纪录片《世界历史》45神圣同盟

 45 

神圣同盟

——CCTV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第45集 神圣同盟

1814年初,第六次反法同盟攻入法国。到了3月,大势已去的拿破仑主动退位,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因为联盟国们纷纷宣称皇帝拿破仑是重建欧洲和平的唯一障碍,拿破仑本人将信守诺言,他和他的继承人将放弃执掌法国的所有权利。”原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六的弟弟路易十八,则跟着反法联军进入巴黎,登上了国王的宝座,实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同年5月30日,反法联军与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规定法国恢复到1792年战争开始前的边界,即放弃全部在战争中占领的土地。

欧洲的封建君主们,希望尽快恢复他们的政治统治秩序。为此,1814年10月,欧洲各战胜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这是世界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史称维也纳会议。1815年9月26日,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共同发表宣言,建立了一个欧洲范围的国际组织,他们给这个组织起名为神圣同盟。

根据《巴黎和约》规定,在战争中参加任何一方作战的国家,都被邀请参加会议。因此参加会议的除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法国以外,还有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以及德意志境内和意大利境内的许多邦国,如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汉诺威、那不勒斯、撒丁、教皇国等等,共200多人出席了会议,但所有重要的决议都是在俄国、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四国的秘密会议上做出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和外相梅特涅公爵、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威廉三世和他的全权代表哈登堡、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累是会议的主角,其中尤以英国和俄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列强在会议中为各自的利益而勾心斗角:英国要尽一切力量,把在战争中占领的欧洲及欧洲以外的领土固定下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态度最为强硬,声称:一个拥有60万军队的人是有不着为协商而烦恼的,骄横的表示企图占有波兰,“我需要找一位俄语翻译,但是俄国沙皇宣布他即将攻打波兰,的确使人震惊。”奥地利则是竭尽全力想恢复帝国过去占有的土地。普鲁士的威廉三世扩张的欲望也很强烈,只是不敢直接和他强大的盟友俄国对抗,所以他非常热衷于补偿原则,即对俄国的让步要在德意志境内补偿回来。

作为战败国法国的代表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哥尔一心要为法国重新争得大国的地位,他提出正统主义原则,这一原则主张:法国在已经恢复了正统的波旁王朝统治的情况下就应该得到尊重,不能任意损坏其利益。同时,运用这一原则,一切恢复旧的正统统治的国家也都不应该遭受列强的任意瓜分。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大陆,大多数国家是封建君主制度,因而这一主张博得了君主们的喝彩,成为会议奉行的原则之一,促成了一些旧王朝得以复辟,造成了历史的倒退。

会议开始不久,四强就因为波兰和萨克森领土划分问题形成了两营对垒的局面。在十八世纪末的几年内,波兰遭到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的三次瓜分,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

1807年,拿破仑战胜第四次反法同盟后,在原来被普鲁士、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领土上,建立了一个自己的附庸波兰大公国。

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想借机扩大俄国领土,要独吞华沙公国,由俄国沙皇兼任波兰国王。普鲁士当然坚决反对将自己的占领地白白让给俄国,但又不敢与沙皇对抗,于是强烈要求按照补偿原则,将拿破仑的忠实同盟者萨克森的领土全部划归自己,这一要求得到了俄国的支持,但却引起了奥地利的激烈反对。因为萨克森是德意志境内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果全部划归普鲁士所有,普鲁士就会立即变得强大起来,而这是奥地利绝对不能允许的,也是法国无法忍受的。英国担心欧洲大陆的力量均衡被破坏,为抑制俄国便支持奥地利同俄国对抗,这样,就形成俄国、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英国、法国为另一方的局面,双方僵持不下。法国代表塔列朗,则看到了维护法国利益的机会。

1815年1月3日,英、奥、法三国签订了秘密的军事同盟条约,即《维也纳秘密条约》,以对抗俄国和普鲁士。与此同时,塔列朗又抬出正统主义原则,为萨克森国王辩护,他指出,萨克森王已经像父亲一样统治其臣民40余年,在各方面都是贤德的,尽管屈从于拿破仑,但那些据此羞辱他的人们自己也犯有同样的过错,大家都应该按照正统原则恢复自己的尊严,而不必单单的加害于萨克森王。这番话显然是针对沙皇亚历山大和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的,因为他们在1807年都曾卑怯地屈从过拿破仑。俄皇亚历山大对此非常恼火,但在英、奥、法同盟面前,又不得不做出让步。这样,俄国和普鲁士最终未能如愿并吞波兰和萨克森。

1815年3月1日,当俄、英、普、奥四国还在明争暗斗时,拿破仑率军返回法国,重登帝位,开始了所谓的百日政变时期。路易十八闻风逃往荷兰。拿破仑发动政变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引起了极大的震惊,他们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大联盟,联盟包括了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拿破仑进入巴黎后,发现了路易十八办公室里存放的那份英、奥、法三国签订的旨在共同对付俄国和普鲁士的秘密条约副本,他意识到这是分裂神圣同盟的好机会,立即差人前往维也纳,将其交给了沙皇亚力山大一世。沙皇非常气愤,当面对质,梅特涅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由于大敌当前,沙皇无暇与他过多理论。盟军70万人的军队浩浩荡荡开赴法兰西。6月12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迫再次逊位,结束了短暂的百日王朝。

就在滑铁卢战役前夕,即1815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签订了有关领土问题的《最后议定书》。法国、西班牙、那不勒斯,都恢复了波旁王朝。奥地利得到加里西亚,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作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处于极为分散和不统一的状态,瑞士则成为永久中立国。这份《最后议定书》划定了新的欧洲政治地图,称为维也纳体系,其结果是造成了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退到了1792年前的边界,俄国西进的势头被遏制在维斯瓦河,奥地利成为了欧洲东南部的大国,普鲁士在德意志北部取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维也纳会议还使俄国、普鲁士、英国、奥地利等国在瓜分殖民地上达成协议。在这个体系里,大国主宰一切,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则被任意宰割。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出现了一个复辟时代,重新建立了反动的封建统治。维也纳会议所确定的正统主义原则代表了各国的封建王朝及地主贵族的利益,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遭到了残酷镇压。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葛新生)“拿破仑的政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引起俄国、奥地利、英国、普鲁士几个大国的忧虑。1815年时的欧洲已经不同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动摇着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民主的口号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情绪高涨。仅以法国来说虽然恢复了波旁王朝,但是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建立的不少行政、法制制度都得以保持,列强担心法国东山再起,破坏维也纳会议调整欧洲疆土的条约,干扰欧洲的和平与安宁,他们力图保持维也纳体系的稳定,使来之不易的所谓胜利果实经久不变,永恒长存。”

维也纳会议逆历史潮流而动,在欧洲重新建立起了封建的反动统治,为了使这一体系更加持久,防止和镇压可能出现的人民革命运动,1815年9月26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朗茨一世与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建立起所谓的神圣同盟。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是该同盟的倡议者。沙皇到了巴黎之后,结识了克吕德纳男爵夫人,深受她所宣传的神秘主义的影响,所以《神圣同盟条约》富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倒不像是一份法律文件。然而,神圣同盟在公正、慈爱、和平的幌子下实际上却是以军事力量去维持欧洲的政治现状。

恩格斯在谈到神圣同盟时说:它是所有欧洲的君主在俄国沙皇领导下反对本国人民的一个阴谋,神圣同盟条约只是些相互求援之类的空话,而无相互制约的具体条件。所以,它不是一个需要履行一定义务和手续完备的协定。梅特涅评论说:这是一个空洞而响亮的文件。卡斯尔累说:它充满神秘主义和胡言乱语。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葛新生)“但是神圣同盟实际上是强烈的君主主义和教权主义思想的产物,它主张用武力镇压任何地方发生的革命和扼杀政治上、宗教上的民主自由,针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生活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是欧洲反动君主共同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反对革命的同盟。梅特涅是神圣同盟的中心人物,而俄国则利用神圣同盟扮演了欧洲宪兵的角色。”

条约发表后,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国君主邀请各国签字。除了英国、土耳其和梵蒂冈以外,欧洲各国君主都在条约上签了字。英国虽然没有参加这个组织,但因为它于1815年的1月与俄、普、奥订有四国同盟条约,因此四国同盟实际上就是神圣同盟的补充。此外,英国的代表还参加了神圣同盟的各次会议,法国在1818年被接纳为成员国。

1822年,神圣同盟成员国允诺沙皇在俄国西部边境成立一支10多万人的神圣同盟后备军。沙皇成了神圣同盟的太上皇和保护人。神圣同盟使俄国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就这样,欧洲各国的君主为了对付人民、镇压革命,把拥有庞大的镇压手段的沙皇俄国当作了靠山。而沙皇也以镇压革命为己任。

1820年,意大利境内的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西班牙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神圣同盟决定出兵干涉,议定由奥地利派兵,前往意大利镇压,数万奥军侵入那不勒斯,革命遭到镇压。与此同时,奥军帮助撒丁军队将皮埃蒙特的起义扑灭。1822年10月至12月,欧洲列强在意大利的维罗纳,举行了神圣同盟的最后一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俄、奥、普、英、法及意大利等国。法国波旁王朝提出要派兵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1823年4月,10万法军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西班牙,5月23日攻陷首都马德里,在西班牙恢复了教会和国王的统治。与此同时,西班牙属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神圣同盟曾企图以武力镇压那里的民族解放运动,但英国担心这样会影响它们同美洲的贸易关系,美国也反对。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为此发布了著名的《门罗宣言》,反对任何欧洲势力干涉美洲事务,这个干涉计划才未能实现。从这以后,神圣同盟再没有召开任何会议。神圣同盟的倒行逆施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的。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推翻了所谓正统的波旁王朝,沉重地打击了神圣同盟。

1848年的欧洲革命更加波澜壮阔,长期名存实亡的神圣同盟因此而彻底瓦解。维也纳体系也随之彻底崩溃,成为历史的陈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