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辣是一種語言。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长沙火车站顶端的标志,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但是湖南人宁愿相信,那是一只鲜艳而巨大的红辣椒。
辣椒,是湖南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无辣椒不能炒菜,无辣椒不能下饭,无辣便使人索然无味。
辣椒,也是湖南人的精神图腾。辣椒的烈,是湖南人的性格。辣椒的红,是湖湘子弟的血色。辣,与湖南人文脉脉相通。
辣,是湖南菜的统帅和灵魂。湖南人擅长吃辣,也生了个辣脾气。辣,形成了湖南刀刚火辣的地域性格,人们勇敢豪爽、热情向上,连说话也带着辣味。
湖南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湖南人对辣的眷恋,是比口音更明显的特征。在湖南,辣本身就是一种语言。
如果要一个湖南人穿越回古代,他未必愿意回到明代以前。因为,至少在16世纪之前,中国是没有辣椒的。
辣椒是起源于美洲的农作物。在它未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餐食里的辛辣味,主要靠花椒、姜、食茱萸来调制,其他还有葱、蒜、胡椒、芥、蒟酱等等。大概在16世纪,令我们欲罢不能的辣椒,才终于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辣椒在中国最初进的不是菜谱,却是花谱:万历年间,浙江人高濂写的《遵生八笺》最早将辣椒登记在册,称其为“番椒”,但只是将辣椒花当作一种花色。
时至今日,在中国地图上,如果按照“辛辣度”涂上不同层次的红色,长江中上游地区会是最深的一块。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南部等地,今天都是有名的重辣区。不过,历史上最先接触到辣椒的,可能是浙江附近的沿海地区,只是这里的人不好辣,至今仍是典型的淡食区。
但是,辣椒一路溯江而上,很快征服了大片地区,并从花谱普及到了菜谱上。湖南是最早形成的嗜辣区,以湖南为大本营,随着“湖广填四川”等大规模移民,又将这一饮食习惯传播到川、贵,并兼及鄂、滇、赣等地。
大概在清代中期,中国饮食重辣区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如果辣是一种语言,那么它的乡音会是湖南味。
重辣区地域范围很广,但也有些共同的环境特征,比如冬天湿冷、夏季湿热,通风不足、水质寒凉等等。
辣椒选择湖南并非偶然。在辣椒传入以前,湖南人就已经养成了重口味。辣椒是强烈辛香食材,能下饭,也有利于袪除人们体内严重的湿寒、湿热,在日照不足的冬日里,缓解人们的焦虑和抑郁。
同在重辣区,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喜欢的辣味也有所不同:四川的辣,显著特征是麻辣,在辣中佐以花椒,麻木人的味觉,消减了辣的刺激,还产生了别致的香味。贵州多酸辣,辣椒常被泡制成酸菜,令辣椒素损失大半。陕西人喜欢咸辣,咸辣并重,辣味被咸味掩盖。云南的辣多为糊辣,辣椒经油炸焦、炸糊后,辣味也大大损耗……
唯独湖南的辣,是纯辣,是鲜辣,辣得鲜明,辣得地道,辣得本色,辣得透彻,辣得痛快,辣得不遮不掩,辣得义无反顾。湖南人把对辣的爱,用最直白的方式讲出来。
湖南人从来不掩饰对辣椒的喜爱,也对自己吃辣的能力颇为自信。
湖南人的厨房里,少不了各种辣椒:剁辣椒、泡辣椒、蒸辣椒、烧辣椒、白辣椒、芝麻辣椒、油淋辣椒、皮蛋辣椒、豆豉辣椒……家常口味的菜,如麻辣仔鸡、口味鸡、口味鸭、口味虾等,都是重重地加辣,菜上一片红粉,汤里一层红油……
对湖南人来说,没有辣味,就等于无味。湖南厨师离了辣椒几乎无法炒菜,不管什么菜,要是不撒上一把辣椒,总感觉不到位、不放心。连素炒大白菜,也演化为剁辣椒炒芽白:在白菜上点缀一撮红辣椒,既增了味,也添了色。
更有甚者,在湖南还有一道极品菜:青辣椒炒红辣椒,还要再配干辣椒、豆豉、大蒜。外乡人连看一眼都要冒汗的辣味,却只是湖南人舌尖上最家常的味道而已。
剁椒,对湖南人来说,是最亲切的辣椒形态。
先将新鲜辣椒洗净,晾晒后,去蒂剁碎,再加入大蒜、姜、盐或者白酒,装进坛中腌制,制作出“鲜咸味辣”的口味。一坛色彩艳丽的剁椒,混杂着鲜红的汁水,湖南人光看这画面,就已经爱上了。
在湘菜的世界里,没有人不爱剁椒。剁椒既是宠儿,也是百搭款,无论什么食材,放上几勺剁椒,就能散发出湘菜的香味。剁椒鱼头是湖南传统名菜,肥美的鳙鱼遇上鲜红的剁椒,也是辣椒与当地物产完美结合的典范。
如果剁椒鱼头是湘菜经典的“排面”,那么辣椒炒肉就是普通湖南人的乡愁。
青红辣椒和猪肉,两种平凡的食材碰到一起,成了湖南人可以吃一辈子的下饭美味。肉嫩椒香,油脂入味,一道菜还被开发出了许多吃法:早上一碗辣椒炒肉粉,中午一份辣椒炒肉盖饭,晚上一个辣椒炒肉卷饼,一份辣椒炒肉,可以从早吃到晚。
长沙本地有一家餐厅,靠着辣椒炒肉成为了当地美食名片,一年能卖出100万份辣椒炒肉。辣,像是湖南人随便谈着家常,一不小心就谈出了骄傲的名声。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湖南人同好一辣,但因风土民情的差异,嗜辣程度和烹辣技法也不尽相同。
如果湖南是中国吃辣的中心,那么邵阳就是湖南吃辣的中心。论猛辣之冠,非邵阳莫属。邵阳人性格刚烈,是湖南人个性鲜明的代表,那里人吃辣的能力更是超乎想象。一碗又香又浓又辣又爽的邵阳米粉,对邵阳人来说,俨然一种价值取向般的存在。
湘西土家人极喜食辣,有“辣椒当盐”的说法。土家族人居住的地理条件不佳,吃辣有利于御寒、健脾胃。那里每家每户都晒干辣椒,以备冰冻雪封、农忙季节和蔬菜淡季食用。辣椒的地位不是佐料,而是最常见的蔬菜,长期盘踞在人们的餐桌上。
外人认识湘菜,容易陷入误区,以为湘菜就是辣,别无他味。
辣,的确是成就湘菜的要素,然而湖南的辣,不是一辣到底,而是层次分明的辣:酸辣,油辣,脆辣,鲜辣,苦辣……粗一尝,都是辣味,但细细品尝,五味俱全。
湖南厨师擅长驾驭辣味,既考虑市肆、宴会、家常等不同对象,又注意地域、气候、季节,还有原料、菜式的因素,使辣分出清浓、轻重层次,适当用辣,辣而不燥,“盖味而不抢味”。
湖南人在辣椒的掩盖下调和百味:湖鲜、海鲜、鲜笋、鲜菌,乃至本地特产的豆豉、腊味、菜油、菌油等风味,都能从辣中透溢出来。这种功夫,惟在三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末,一曲《辣妹子》唱红了大江南北。一个“辣”字,令热情泼辣的湖南妹子,在人们心目中活灵活现。
倒也说不清,是湖南人因为性情火爆,所以爱吃辣椒;还是湖南人因为爱吃辣椒,所以性情火爆。无论如何,湖南人坚忍刚烈、骁勇强悍的性格,恰与辣椒的气质相通。辣椒与“辣人”,一拍即合。
红火饱满的辣椒,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已经升华为一种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饮食文化也影响了一方水土。
民间有言:近代湖南有两大土特产,一出辣椒,二出名人。不过说来奇怪,在中国古代史上,湖南人是比较沉寂的,《二十四史》记载的名人中,湖南人的比例还不足一成。
但是近三百年来,湖南人在各领域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是不是辣椒刺激了不甘寂寞的湖南人?从小在辣的环境下长大,湖南人也养成了不怕艰苦、刚猛热烈、敢为人先的性格。
食辣的文化,融汇在气势磅礴的湖南山水中,也流淌在湖南人蛮霸、火爆的血液里。湖南人的辣劲,就是一种勇敢豪爽、敢想敢做的精神。
近代湖南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在中国各省份中尤为突出。《西行漫记》里提到,有一首叫《红辣椒》的歌曲在当时很受欢迎:“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
湖南民歌唱道:“远方的客人莫见笑,湖南人最爱吃辣椒。”不过,时至今日,不仅是湖南人爱吃辣,吃辣在全国内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口味虾走上了湖南人的餐桌,并且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成为全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麻辣小龙虾”,并且影响着原本不嗜辣的地区:上海、宁波、北京、广州,这些原本的淡食区或轻辣区,都入围了最能吃小龙虾的城市榜单。
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也有数不胜数的湘菜馆,鲜辣的口味、家常的性价比,令湘菜在每个角落飘香。
几百年前,辣椒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今天,湖南人把辣味推向了全国,也在促进着各地之间的交流。辣,不只是湖南人的眷恋,也成为了中国人舌尖上的欢愉。
编辑 | 终绛
- 参考资料-
《辣椒湖南》蒋祖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