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西人与东非两王国2
二、布隆迪王国
在16世纪中叶,布隆迪已建立王国。以放牧为生的图西人到此对当地胡图人农民建立了他们的统治。17世纪中叶,布隆迪王国开始向外扩张,到19世纪上半期,国王恩塔尔·鲁加安巴统一了布隆迪大部分地区,并占领了今卢旺达南部与坦桑尼亚西部的一些地区。但是这个王国未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长期处于分散割据状态,王子(甘瓦)在领地上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直到1900年,布隆迪国王(姆瓦米)只能有效控制国内一半领土,其余领土分属半自治的酋长控制,这时期布隆迪王国的统治是以一种独特的封建保护关系为基础,即“保护人”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或牛群分配给农民和牧民经营,向他们征收一部分收成,并强迫其服劳役。农牧民实际上处于农奴地位。国王姆瓦米是最高保护人,全国土地都属他所有。这种封建保护制度一直维持到1976年才废除。
19世纪下半叶,布隆迪政府和人民抵制阿拉伯贩奴商人和欧洲探险家的侵略活动,使外来殖民者未能在此立足。1885年,柏林会议(1884~1885)决定将布隆迪划为德国势力范围;1890年,德国将布隆迪并入它的“东非保护地”,1896年又在布琼布拉设立兵站,不断派出远征军侵夺各地。1899年,德国把布隆迪和卢旺达合并,改称卢旺达-布隆迪,划归德属东非殖民地,实行间接统治。1903年6月6日,布隆迪国王被迫与德国兵站指挥官签署协议条款,接受德国的保护,从此丧失独立。
1916年比利时军队从扎伊尔进占布隆迪, 1922年7月,国际联盟将布隆迪当作委任统治地交给比利时政府。1925年比利时当局强迫布隆迪与比属刚果殖民地建立一个行政联盟,由比利时与德国先后派出官员驻扎,在布隆迪实行分而治之和间接统治。1946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布隆迪交给比利时“托管”。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布隆迪形成了许多政党。1961年 6月布隆迪国内有23个政党,影响最大的是1957年成立的民族统一进步党,简称乌普罗纳党。布隆迪民族统一进步党原来代表保守的酋长们的利益,1959年王子路易·鲁瓦加索尔将它改组成为比较开明的政党,要求立即实现国家独立和实行国家制度的民主化。比利时殖民当局迫害进步政党的领导人。1961年1月,比利时被迫同意卢旺达-布隆迪实行自治。1961年9月18日,在联合国监督之下,布隆迪举行大选,民族统一进步党获胜,组织了临时政府,宣布与国王姆瓦姆布扎四世合作,实行君主立宪制。1962年6月27日,第1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结束对卢旺达-布隆迪托管统治,承认其独立。随后不久,布隆迪拒绝联合国关于成立卢旺达-布隆迪联邦的提议,于1962年7月1日自行宣布独立,称布隆迪王国。
独立后,布隆迪王室与政府间发生了意见分歧。政府要限制王权,王室反对改革。同时图西人和胡图人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1965年国内开始发生骚乱;10月18日,一批胡图人军官企图夺取王宫,迫使国王逃亡国外。布隆迪全国学生联盟和鲁瓦加索尔民族主义青年组织等也积极宣传反对君主制度。在农村,胡图人恐怖分子袭击图西人,政府对胡图人进行镇压。1966年7月夏尔·恩迪泽耶王子在部分军官的支持下,接管国家最高权力,称恩塔尔五世。1966年11月28日,M.米孔贝罗发动军事政变,废黜了国王,宣布成立共和国。
三、卢旺达王国
1700年时,卢旺达境内一共有8个王国。其中由图西族“Nyiginya”氏族统治的卢旺达王国从18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壮大,到19世纪时已在国王基加利四世的统治下达到巅峰。
卢旺达是非洲大湖区较早形成的国家。特瓦人是当地原始居民。胡图人大约于2 世纪从乍得湖、尼日尔河一带迁移来。约在14~15世纪,图西人游牧部落相继迁入,对当地的胡图人农民和特瓦人建立了封建保护制度,鲁甘祖·布温巴在基加利附近布瓦纳坎布韦地区建立了王国。16世纪,王国向外扩张,逐步兼并中部地区。19世纪后半叶,国王(姆瓦米)基格里·鲁瓦布吉里基本上统一了卢旺达全境。建立起由军事酋长、土地酋长和牧民酋长组成的地方行政机构,各级酋长的权限和任期,均由国王决定,从而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与此同时,图西人统治者对胡图人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封建保护制度,即“布哈克”(指“牛群契约”或“放牧契约”),宣称国王是牛群和土地的唯一所有者,也是最高的保护人,并以此建立起国王对酋长、农牧民的保护关系,使广大胡图人农牧民降到农奴地位。
1885年欧洲列强的柏林会议(1884~1885),把坦噶尼喀连同卢旺达和布隆迪划为德国势力范围。1889年10月,德国宣布卢旺达为德属东非的“保护地”。德国殖民当局在1891年以后对卢旺达实行间接统治,保留原有的国家机构,由德国总督通过其驻扎官来监管当地的自治。1895年又宣布一切土地均为王土,而殖民当局有权出卖或是出租土地。1899年,德国殖民当局把卢旺达和布隆迪合并,划归德属东非殖民地,改称卢安达-乌隆迪,实行间接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卢旺达被国际联盟划为委任统治地。1922年 7月卢旺达-乌隆迪被委托给比利时统治。比利时政府把卢旺达并入比属刚果殖民地。此后,德国和比利时派出殖民官员实行间接统治,他们与姆瓦米相互利用,加强姆瓦米的专制。卢旺达各族人民在1911~1912年和1928年掀起大规模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卢旺达-乌隆迪又由前国际联盟委任统治地改为联合国托管地,仍由比利时治理。卢旺达胡图人上层分子对图西贵族长期把持行政和经济部门深为不满,1957年 3月,一批胡图人知识分子发表《巴胡图宣言》,提出胡图族应享有平等权利并要求废除图西贵族的特权。1957年 6月G.卡伊班达创立了政治组织──穆胡图社会运动,1959年10月19日改组为胡图解放运动党,即帕梅胡图党。
1959年11月间,由于民族矛盾加剧,许多地方发生了胡图人农民暴动。比利时殖民者挑起图西人和胡图人农民的激烈冲突,造成严重流血事件,殖民当局以恢复秩序为名进行镇压,大量图西人难民流亡邻国。
1960年6~7月间,比利时殖民当局实施改革,以乡为单位取代小酋长辖区,举行乡政选举。帕梅胡图党在选举中获胜,取得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权。1961年 1月,比利时殖民当局与卢旺达各主要政党代表就卢旺达的政治前途问题举行一次圆桌会议,比利时当局被迫同意卢旺达-乌隆迪自治。1961年1月28日,卢旺达中部城市吉塔拉马发生政变,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帕梅胡图党控制了临时政府和议会,推翻了图西人君主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