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中医,读书分这三步走就对了
一位听过我讲座的朋友对我说:“我是真的想学中医的,而且想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学习传统的、原汁原味的中医。所以我一直听您的讲座。我也知道,中医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现在依然在听您讲《论语》。我想问的是,学习中医本身,应该读那些书?”
我于是打算专门写一篇文章,用心地给他一个完整的答复。
中国的传统学问是多维的,文字只是传承学问的一个维度。所以,书必须读,但又不能完全企图通过读书获得你需要的一切。因此读书重在过程,要通过这个过程兼及其他维度。所以,不仅仅是该读哪些书,而且还要知道如何去读这些书。
有人认为书买回家了,书里面的东西就是他的了;有人认为书读过了,书里面的东西就是他的了。实则不然。何况,中医是一门应用之学,书本更不能承载中医的全部,书本中记载的又不一定能运用到实践中。好比读兵书战策,不在多,而在熟读;不在读,而在运用。衡量一个将军的水平,就看他打了多少胜仗。医书太多了,你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关键是如何读,掌握好一个次第。
要学好中医,读书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
精读老师让你读的那几本书
这类书因师承门派而异,要反复读、读通读透。
中医是注重师承的。历代名医国手,数不胜数,你也能从他们的著作中学到很多东西,但能手把手教你的,是你的老师。因此,对于这位老师推荐的书,无论是什么书,都要重视,放在首位。这就好比佛家总是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始劫一来,佛有很多,但在我们这一劫,亲自教授我们的,是释迦牟尼,所以在寺庙的大雄宝殿,要把他供在中间,就连阿弥陀佛都得靠边。而学佛之人,在修行上,首先要听自己皈依的师父的,这叫“具弟子相”,是修行的第一步,“依师求法”,进步才快。
法门无量,各家入门的方法都不同,要读的书也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师门,师父也会因材施教,根据大家的功底、资质,拟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所以,在第一步,千万要专心,第一,不要太喜欢交流,看看张三在学什么,李四是怎么学的,然后再看看自己,起疑心了,心想我这样学能学好吗?一旦你这样想,那我告诉你,肯定学不好。因为你分心了。不但学医,武门也是如此。练功夫是不让人看见的,怕别人看了分心,也怕自己看了别人的练法而心有旁骛。第二,不要好高骛远,觉得这都是些什么破书呀?我要读《内经》,我要读《伤寒论》,其实你看不懂的。你先走好第一步,以后再研读经典,会事半功倍,何必如此着急呢。
第一步要在三年内完成。过去学一门手艺,一般都是在三年内出师,学医也是这样。不能太短,唯恐学得不扎实;也不能拖得太长,唯恐不懂得珍惜时光,太疲沓。
我在学医之初,师父让我读的是姚国美的《病理学讲义》、雷少逸的《时病论》和何廉臣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我都认认真真地读了多遍。当时《病理学讲义》还没有出版,我根据师父的手抄本抄了一遍,又做成电子版,反复批阅;《时病论》的各种版本、注本我都搜集到了,加上师父的讲解、我自己的心得体会,编成一本《时病论集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大部头的,我读得又慢,往往读一遍需要半年时间,我也读了好几遍,书中批注无数。这一番功夫是没白下的,它奠定了基础。师父的路数也是从这里面来的,师父的师父也是重视这几本书的,这也让我跟师学起来更深入、更迅速。
这一步完成以后,就得马上开始第二步了。
第二步
读经典
即《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要精读。
中国的学问,在道的层面是圆融的,不是发展的。经典的境界,后人只能高山仰止;当然,在具体的应用上,人们会有很多创见,但在道的层面却超不出经典。医学也是如此。
经典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我们围绕着他,不断体悟,不断阐释,总能开出新知。由于人生阅历、知识结构、阅读经验、思维方式、个性气质的差异,不同的人读经典体会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先不论这些体会是对还是错,只要是有体会、有新的都是值得鼓励的,有了心得体会,你会在应用中去验证,去粗取精。一边是经典,一边是实践,一来二去,你的学问会陶冶得越来越精纯。经典可以无限地启发你的思维,开拓你学问的境界,善于读经典的人,越读越觉得学问之广阔,自己之渺小。所以,如果某人说,他完全弄通了某部经典,那么他就完蛋了。这说明,他未免太狂妄了一点;也说明,他已经固步自封,难以有什么进步了。
经典,除了上面所列的书之外,还可以考虑这些书,魏晋时期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朝王冰的《外台秘要》、孙思邈的《千金方》,清朝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它们也有经典的性质,可根据具体需要选读。至于《本草纲目》,只是集明以前本草用法与研究之大成的一部著作,鸿篇巨制,罗列庞杂,可以作为工具书,供查阅,而不适合作为经典来精读。之所以现在人们提到中医就想起《本草纲目》,是因为外国人推崇这本书,我们也就跟着嚷嚷这本书好了。(包括四大发明,也是由外国人提出来并备加推崇的,因为这四个东西帮助了他们的航海、侵略和文化传播。其实相对于整个中国文化来说,四大发明只是几个“小玩意儿”而已,更精妙的东西外国人看不见。)
如果说,第一步是入门、夯实基础,那么,第二步则是深入,提升境界。当然,在书目上,这两步可能有重复。
读经典,至少先要读一遍原文,然后可以参看各家解释。在参看各家解释,又难免结合各家临床经验,此时,你就不知不觉开始第三步了。
第三步
读各家医书
可精读可泛读,也没有具体的篇目要求,随缘而读即可。
各家医书,类目繁多,有医论、医话、医案,有对经典的阐释,也有经验的汇编。怎么读,是个问题。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大家都不愿意说的问题:中国的医家写书的特点、目的、心态,都是很复杂的。那种写来沽名钓誉、写来赚钱的书,必然粗制滥造,我们无须看,也无须评论。即使是作者真心写来传世的书,也要仔细分析:
中医有大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书写得再全,也都是在言传的层面,不可言传的东西依然未能言传。遇到能说会道的医家,可能会表达得多一些,如果遇到茶壶里煮饺子的医家,那他能写出来的就更少了。
即使某位医家善于言传,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全部写出来,他会有一个选择。于是,他写出来的东西跟我们需要的东西就会存在不对称。有的东西,他认为很重要,写出来了,不幸的是,我们也早已知道,不用他津津乐道地重复;而有的东西,他认为不重要,懒得说了,可要命的是,这恰恰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接着,还要看他愿不愿意传。就连师父教徒弟都喜欢“留两手”,何况写书以教天下人?为什么要留两手?因为“道不可轻传”。那么轻易就把绝活传给你了,你必然不懂珍惜,不珍惜,就学不好。留两手,你就会去琢磨:老师留的究竟是哪两手呢?我得仔细留意留意。这样一来你学得就深入,想得就透彻。所以,不传是为了更好地传;而留两手,是为了毫无保留。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妙处,根本就不是自私,而是紧紧抓住了人的心理。当然自私的时候也有,那就是对外人,所以,在写书的时候,就不是留两手的问题了,可能有很多保留。越是嚷嚷“我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传给大家”的人,越有所保留,内行人从他的书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他又不可能什么都瞒着,这就不能让后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了,甚至还会招来嘲笑。所以他在书里面还是要写一些真东西的。
最后,在他好不容易传下来的这点东西里面,适合你用的,有所很少一部分。因为你和这位医家所处的年代可能不一样,面对的患者人群也不同。
这样一来,每位医家的书里,都只记载了他全部学问很小的一部分(这就是读书和跟师的区别,跟师,你是要学到师父的很大一部分东西的)。这一小部分东西,能对我们有一些启发和补充就很不错了。所以,读各家医书的前提是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问体系,然后和各家对话,吸收其精华。
各家医书,首推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他们的书很值得一读。然后就是明清医家,民国医家,现当代医家。其著作都有可取之处。有人说什么解放后的人写的中医书就不读了,也是一种偏见。
第二步和第三步,在时间上必然有重合。因为,读经典是一辈子的事情,读各家著作也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文摘自传统中医-唐略@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