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脂砚斋是个神奇的存在。作为《红楼梦》的读者,一定都知道脂砚斋。甚至现存的两个《红楼梦》版本,也是以“程乙本”为底本的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和80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名。

脂砚斋是《红楼梦》的评论者,却争议不绝。不同于毛宗岗之于《三国演义》和金圣叹之于《水浒传》《西厢记》,脂砚斋评《红楼梦》一直以来都批评者,且争议非常大。
首先,脂砚斋其人不详。他究竟是谁,与作者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是男是女一概不知。留下的可查实的资料约等于“无”!
虽然网上能够找到些许文字,其实可参考性不大,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询,不作引用了。
毛宗岗和金圣叹都是历史名人和学者,以研究学问和交流看法评论《三国》《水浒》《西厢》等文学作品。

而脂砚斋更像一个文学爱好者,甚至是作者身边人,甚至不排除作者自说自话的自评自论。这就使得他并没有留下史料,除了《红楼梦》以外,他也没有其他的“著作”和只言片语留存。
这就像某个同学参与编了一套卷子,自己也刷了一遍题却只用了学号署名。若干年后也就不知道是谁了。
尤其在如今连《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都充满争议的时候,脂砚斋更是被打成问号,不断被质疑。

当然,关于作者,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要先亮明:
一,《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雪芹。
二,是不是江宁织造曹寅后人,那是学者研究的课题。不影响曹雪芹是作者,是否笔名也不影响阅读。
三,不同意《红楼梦》是曹家故事,讲述明清秘史!
四,一般读书人读书就好,细心品味书中文化和兴亡滋味更有意义。
其次,《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从甲戌本到庚辰本以及其他各个带有脂批的版本,出现的时间都比较晚,一般是在清末民初。距离《红楼梦》问世,以及程甲本、程乙本问世都有一百多年历史间隔。期间脂砚斋和“脂评本”都不见其闻,这也令脂砚斋和“脂评本”伪造的争议一直存在。

最后,脂砚斋的批语,对于阅读《红楼梦》非常有帮助。当然也需要有选择。
作为《红楼梦》初读者,不建议阅读脂评本,要选择通行本,最好是《程乙本》。
作为《红楼梦》资深读者,可以选择性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至于什么版本不用纠结细分。现行版本都可以。
对于“脂批”,最有意义在于无论脂砚斋是否真实,他都代表了清朝当代人的思维去理解《红楼梦》。古人比现代人理解解读《红楼梦》更客观,以及更有史料价值。
脂砚斋批语出现在清代,对《红楼梦》人、事、物的看法,属于清代的角度,借鉴意义很大。

但是,对于脂砚斋批语,建议只做阅读借鉴,不能当作证据。不好说因为脂砚斋如是说,证明书中确有其事,这又不客观了。
其实,脂砚斋作为《红楼梦》的读者,是否是参与者不得而知。虽然批语中有大量对八十回后故事的线索,但也不排除有人按图索骥。
读书尽量要有自己的理解,不要迷信脂砚斋就是《红楼梦》的密码持有者,过于迷信批语而忽略原文更不可取。
君笺雅侃红楼对于脂砚斋也有颇多引用,甚至一度假设求证过脂砚斋如果是曹雪芹的合作者,他一定出现在《红楼梦》中,化身为某一个人物。相信很多人也有如此的“想法”。比如周汝昌先生就认为脂砚斋是史湘云。

我对脂砚斋是史湘云的说法持保留意见,即便是现实生活中,脂砚斋假设确有其人,是作者身边亲近者,也不可能是史湘云的原型。
根据《红楼梦》对湘云的设计,她的结局是流落烟花巷做了清倌儿,而贾宝玉最终出家而去。不再有交集的两个人,现实生活中交集在一起的概率也不大。
其实脂砚斋另有其人,原文似乎也能找出一些线索“牵强附会”。那么,他究竟是《红楼梦》中的谁呢?本文卖个关子,可以关注后面的文章。赵姨娘为什么管雪雁借丧服?了解作者的深意,才知黛玉结局多悲苦
文|君笺雅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