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学渣凭什么上“北大”读研
他曾经是一名“学渣”。大学前两年,他挂科数量高达8门,学分绩点只有1.08;后两年,他逆袭成功,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他就是来自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2014级的学生何颖。
高考前,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过许多话题,有人说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也有人说考上大学就自由了。何颖也错误地以为大学就是一个可以随便逃课打游戏,肆意谈恋爱,无人管束的地方。考上大学后,何颖第一次逃课内心多少感到紧张和不安。然而他发现,并没有人在意他有没有去上课,渐渐地他逃的课越来越多,发展到后来整天不去上课。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玩游戏,从一天玩两个小时发展到一天超过十个小时。第一次挂科,何颖还是有些自责,可是发展到后来,他可以因为想睡觉而不去考试,舒适安逸的生活将何颖的底线划得越来越低。
光阴似箭,何颖浑浑噩噩度过了两年的大学时光。不过,到了大二结束,他累计挂科8门,平均学分绩点只有1.08。这样的绩点,连学位证都拿不到,他终于尝到了虚度时光带来的苦果。何颖开始慌了,在他的心里,隐隐萌生出了想要改变的想法。一天,他又一次玩游戏到凌晨三点多,此时哥哥才下班回家。同样作为一个本科生,为了不足4000元的工资,哥哥时常需要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那晚,哥哥告诉说:“我最后悔的是本科阶段没有好好学习专业课,白白浪费了四年的青春,现在只能默默地羡慕其他同学。”何颖幡然醒悟,暗下决心要改变自己。
大三开始,何颖不再逃课,而且每堂课都坐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想要改变,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学业问题。何颖除了应修的课程,还需要另外重修挂掉的8门。因此,他的课表被排得满满当当,多到可能同一时间要在三个不同的教学楼上课。
何颖每天6点半准时来到教室,只为了占个好位置,他先去一二节课教室放下自己的课本,再去三四节课教室留下课本和字条,然后开始上自习。日日如此,风雨无阻。
后来,何颖认真分析了自身情况和就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考研深造。2017年3月,他开始了考研这段破釜沉舟之旅。他将目标初步定为3个不同档次的5所学校,备考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何颖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院校。到了第三阶段,他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足够信心,于是将目标锁定到北京大学。冲刺时间,何颖每天坚持学习长达11个小时以上,整个备考期间用掉的草稿纸累计近8000张,摞起来有1米多高。
2017年12月底,在经历了两天的奋战后,何颖以全国排名第11位的成绩进入了复试。而进入复试的近百名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本科毕业于非“985”、“211”的学生。面试时,看着别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人持有8项专利,有人发表过4篇论文等科研成果,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他们更加自信,告诉自己我并不比别人差。在面试了四家研究所之后,何颖终于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了,也成了同学眼里的“逆袭神话”。
何颖只是一个的“学渣”,他凭什么上北大去读研?其实很简单,就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8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