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院

76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夕阳一落山,车轮便邂逅了老家的院墙,那时那刻,我像落叶寻到根,心里踏实。向父母问安后,便到村北头看望二叔。

两扇木门在夜色里虚掩着,院里没一点动静。推开木门,几间矮屋疲倦地向我招手。借着月光我看见院里堆满玉米棒,几株树影打着瞌睡,风吹来,树叶也懒得动弹。

二十多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情形,欢笑声不断。奶奶扯着嗓门喊孙子们吃饭,那高八度的声调能绕着弯把你从犄角旮旯里拽出来。两个姑姑经常叽叽喳喳地斗嘴,谁也不肯认输。堂弟闲着没事逗狗、追鸡,他把馒头扔老高,狗张着嘴扑到空中去接,鸡被吓得扑棱着翅膀跑开,那场面相当热闹。

如今,亲人们个个远离,院里残存的只是她们快乐的幻影。夜色,又给孤院添了几分愁绪。独自生活的二叔应该更加思念亲人。最心痛的是年轻轻的二姑永远地走了,大姑为生活所迫,也很少来家里探望。堂弟当兵后,定居外地,只有二叔坚守着孤院。院子静得接近荒芜。站在院门向里张望,窗户里没灯光,院里也不见人。难道二叔不在家?我喊了两声二叔,一个微弱的回音穿过夜色,爬过树梢,再由微风送到我耳朵里。“是坤啊!”声音是从院子一角传来的。睁大眼望去,一团黑影在南墙根晃动。我知道那是二叔,天这么黑了,不知他还在忙活什么。见我来了,慌忙丢下手里的活,迎我去屋里坐。屋里灯光暗淡,一桌,一椅,一灶,再加几件简单炊具,是二叔生活的全部家当。我知道二叔不穷,是他觉得一个人没必要准备太多东西。他边跟我说话,边拨开炉子,锅里空空的,天黑了,还没做饭,不知他平时是否总这么凑合。

其实,二叔是个讲究人,爱干净,心灵手又巧。年轻时靠修表营生,在当时,他也算村里的手艺人。在街坊眼里,他高人一等。他每天驮着修表箱到集市上去,每天都高高兴兴地赚回几元钱,小日子过得也算红火。

可二叔命苦,在堂弟很小时,他和婶婶离了婚。婶婶个小,又不好看,娘家还是小村小户,奶奶打心眼里看不上她,平日里免不了发生口角。后来,奶奶瞒着二叔代他办了离婚手续。事后,二叔也没说什么,可长时间找不上媳妇,二叔的脾气就越来越大,经常以斥责儿子来发泄情绪。堂弟见到二叔像耗子见着猫,躲在奶奶身后憋着嗓子哭。每次吵完儿子,他总难过地沉思良久。有时,眼里还噙着泪。奶奶也想给二叔再娶,可家里条件不允许。二叔因此埋怨奶奶。奶奶自觉理短,再不敢大声跟二叔说话。 

光棍汉想女人,天经地义。二叔爱面子,遇见漂亮女人从不敢正眼看,等人家从门前走过,才瞅着背影解解眼馋。他经常偷偷到婶婶家村口等,不是落空,就是碰一鼻子灰。直到婶婶再次出嫁,他才死了心。

后来,爷爷去世,大姑和二姑出嫁过日子,堂弟又去当兵,家里只剩他与奶奶,由于婚姻问题,他与奶奶无话可说。自那时起,他很少出门,天天借酒消愁。酒是劣酒,一瓶不过两元钱。那时候生活条件差,饭都吃不饱,劣酒也不是寻常人能喝得起的。二叔靠酒打发日子,积蓄很快花光。他把家里能卖的都卖掉换酒,包括他的宝贝家当——修表箱。奶奶看着心疼,也没办法。想必,她后悔代二叔办了离婚手续吧?虽说那时村里的光棍汉多,但不是家里穷得丁当响,就是好吃懒做,要么就是残废。但像二叔这样既有手艺,又有排面的人打光棍还是很少见的。像二叔这样父母代替办离婚手续的更罕见。也不能全怪奶奶,她没文化,哪懂得那么多。怪就怪当时的婚姻制度,有关部门不经过本人同意,就发放离婚证,实在有些荒唐。

可能是天可怜他,某年,一个逃难的女人路过家门,想跟他过日子,奶奶虽不愿意,也不敢说什么。那女人想接济家人,不长时间就要回趟家,不是扛走白面,就是小米。奶奶提醒二叔说那女人可能是骗子,二叔不信。自从有了那女人,二叔也有了心劲,开始做些小生意挣钱,对那女人更是百依百顺。可事实让奶奶猜对了,不到一年,二叔家的财物几乎被索光。终于有一天,她从二叔家蒸发了,二叔因此伤心欲绝。

后来,二叔生活里再没有过女人。

现如今,他常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消磨时光,思念儿子成了他每天的课题。

当我夸他门前那棵石榴树长势好时,二叔赶紧给我摘石榴。我推辞说不要,可怎么也挡不住他的热情。他踮着脚,挑最大的给我。他边摘边说,数今天结果多,我一个人吃不完。我问这棵树结果几年了,二叔说是华结婚那年栽的,第二年就结果。华是我堂弟,我知道二叔又想儿子了。他絮叨说华工作忙,回不来。我想二叔巴不得石榴过年才结果,那样堂弟就可以吃到他的石榴了。

二叔见了我,像见了儿子一样亲,摘完石榴又去南墙根摘枣。他说,你别看这枣不红,可甜哩,不信你尝尝。说着,他一伸手摘了一个,在衣角上蹭蹭递给我。嚼在嘴里,的确又脆又甜。二叔见我爱吃,使劲伸胳膊摘,可树高,他够不着几个。他忘了自己已是六十岁的人,爬到旧拖拉机头上摘。看二叔老迈的身躯颤颤悠悠,很为他担心。二叔以前可不这样亲孩子们,人老了,孤独,来个亲人就感动成这样,想想就觉得心酸。

二叔从拖拉机上下来,拖拉机伸了伸被压弯的脖子。拖拉机也老了,跟着二叔奋斗了二十多年,至今也没停止劳动。二叔除了用他耕田、种地,还拉土盖房。二十多年前盖这院的房子就是用它拉土。由于地势低,这几年房基有些下陷。他怕儿子回来没好房住,去年又拉土,翻盖了三间新屋。

看着眼前这三间新屋,怎么也不敢相信是二叔自己盖的。我问他,为嘛不找盖房班,他说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干,省钱。由于院子低,雨水总往屋里流,二叔用旧拖拉机一趟趟把土运回来,垫高了院子。院子垫好了,二叔量尺寸、画图纸、挖地基、运砖、拉水泥,旧拖拉机那些老零件像老人满嘴松动的牙齿,突突突地响个不停。他与老拖拉机进进出出,成了形影不离的老朋友。

父亲看他太累,想帮忙,二叔知道父亲年龄大了,就婉言拒绝。二叔准备好盖房的前期工作,就开始一砖一砖地垒,咔咔嚓的敲砖声让寂寞的院子热闹起来。他每天垒两圈,墙垒高了,就搭起木架再垒,直到封顶,才叫人帮忙抬房梁。去年回家过年时,他还没来及装修,就急切地让我与堂弟等人在新屋里吃饭。看得出,他很高兴。

现在,新屋静悄悄,黑洞洞,冷冷清清,再无过年时的热闹气息。

可能二叔又盼着过年吧!

薛丽英,就职于邯郸市复兴区铁路小学。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邯郸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你我她》签约作家。散文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散文风》、《河北散文家作品选》、《燕赵散文》、《中原文学》、《邯郸文学》、《九月》、《你我他》、《陶山》、《邯郸教育》、《邯郸日报》、《邯郸晚报》、《邯郸广播电视报》、《中原商报》等。

微刊编辑部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64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10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48元(含邮资一期一册2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谊景村丽园里1-3-302 邮编300210   收款人:刘士芬。征订事宜请联系刘士芬女士  手机:15122164320

-------------------------------------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0)

相关推荐

  • 怀念二叔【李新燕】

    (右二为二叔) 二叔,您在那边还好吗?那边,您不用再承受病魔的折磨,劳累地干活了吧. 二叔,我多希望再看您一眼,听您说一句:"走,带你瞧唱戏去!" 小时候,因为生活在同一个院子里, ...

  • 故乡:正在慢慢死去(续)

    去年12月的一天,二叔打来电话告诉我,说堂弟下个月结婚,让我去接亲.我一听,马上问二叔那天是星期几,二叔说那天是星期二,让我星期一下午就去,我想了想,那天正在上班呢.我回复二叔说,如果单位没有特别的事 ...

  • 赵亮作品:阴阳李生序列(连载之八)

    阴阳李生序列 德配叔家的大院(八) 文:赵亮 家乡界沟邴集赵家寨,位于县境西北部千年名河八丈沟南岸,有宋之时"宽八丈,深八丈,八丈河水通汴梁,苏学士赈灾济贫荒",以东坡先生<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父亲的梦想/赵艳荣

    看央视<城市梦想>节目,被一个个农民工在外拼搏的故事所感动,也让我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九年了,有两个画面还常常定格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父亲在热气蒸腾的老式油坊里轮着大锤 ...

  • 站在门口的人

    我还记得我和我堂弟小时候经历的一次灵异事件: 事情发生在2004年10月份左右,那年我六岁,堂弟四岁. 当时爸爸带着我回到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三伯和爸爸出去买东西了,准备等着姑姑他们去奶奶家吃饭,把我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君君原创散文《我的六叔》

    我的六叔(散文) 君君 我小时候对于家族的记忆特别强烈,那时候我大概有七八岁的年龄,每年春节的前几天,都会有一个高高大大的叔叔出现在我家的堂屋里,渐渐地我从大人的口中知道那是我的六叔,和我父亲是一个爷 ...

  • 光阴里的故事

    见到他,是在三叔的葬礼上. 接到三叔去世的消息,我便匆匆赶回了老家. 三叔进城找了一份门卫的工作,和三婶一起住在门口的警卫室.三婶还揽了一份清理街道的差事,活不是很累,也能增加一份收入. 三叔病重,便 ...

  • 【安徽】何文慧《小萌娃堂弟》指导老师:陆敏

    小萌娃堂弟 金笔作文六级 何文慧 我家有个可爱的小萌娃,他就是我的堂弟. 堂弟脑袋圆圆的,像个小皮球:若隐若现的眉毛下,镶嵌着两颗葡萄似的眼睛:鼻子微塌:一张整天"喋喋不休"的小嘴 ...

  • 36岁建筑女工坚持每天看书2小时:父母的好习惯,造就孩子的好未来

    进化妈:每个父母都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殊不知,真正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孩子不是听父母如何说的,而是看父母如何做的. 作者:一鸣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近几日,被陕西西安的一位妈妈震撼到了. 她就是36 ...

  • 一抹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独居在家的日子里,喜欢夜晚出去走走,昨夜也如此. 已是深夜,一些店铺早已关门.街路上行人很是稀少,可浴着晚风,观着夜景的我,并不感到孤独.我的兴致本就是闲游,又怎会孤独? 行进到柳影路边,看着掩映在 ...

  • 【第203期 :临屏嵌句《满院清辉添寂寥,凄凄孤影度寒宵》碎玉诗词学院总群集作】

    大家好,今晚嵌句以"满院清辉添寂寥"为嵌句写七绝 二萧: 萧箫挑貂刁凋雕迢条跳苕调枭浇聊辽寥撩僚寮尧幺宵消霄绡销超朝潮嚣樵谯骄娇焦蕉椒饶烧遥姚摇谣瑶韶昭招飚标杓镳瓢苗描猫要腰邀乔桥 ...

  • 黄苏23 谪客孤守定惠院 月光作伴好还乡

    黄苏23 你能想像苏轼这种人会得抑郁症吗? 谪客孤守定惠院 月光作伴好还乡 苏轼在小城黄州四年多的时间,游历周边山水甚多,但涉及到起居与生活的行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处: 定惠院.安国寺.临皋亭.雪堂. ...

  • 天堂一般的学校! 香山慈幼院曾是6000孤贫儿童的桃花源

    每到霜秋季节,香山10万株黄栌,叶红似火.游人到西山览胜,一般很难想象,这里还是我国慈善教育的发源地,这里的皇家别院.古刹名寺,曾经是数千孤贫儿童的乐土,是他们的家. 香山慈幼院由辞任归隐的民国总理熊 ...

  • 日 本 正 倉 院 | 收 藏 著 4 0 0 多 件 大 唐 絕 世 孤 寶

    人们总说"大唐盛世",仔细回想起来,关于这个1200年前的黄金时代并无太多具化的想象.唐人的日常生活究竟如何?史书中记载的那些传奇的"金银平脱"工艺." ...

  • 户型改造 ┃ 金隅紫京叠院144㎡四室两厅改造 ┃ 南京装修

    面积:144㎡ 户型:4室2厅2卫 楼盘:南京 · 金隅紫金叠院 设计公司:东方一木装饰 户型解析: 1.门厅面积较为理想,能做一个较好的收纳.南北通风效果好. 2.客卫面积较小,不方便家人的生活起居 ...

  • 评估促发展,教育沐春风——辛置小学迎接市教科院领导教学评估检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这春意盎然,清风拂面的季节里,市教科院王丽杰主任.齐海峰老师.卢蕊丽老师,教育办张主任.尹老师一行于5月6日莅临我校,进行了全面的教学评估检查 ...

  • 中国信通院洪坤贤:混合云形态持续演进,四大能力成为关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经历十余年发展,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十几亿元快速成长至2020年的近 ...

  • 低碳饮食为什么能减肥?深圳先进院专家在《科学》发表文章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斯茹 通讯员 牛超群 刁雯蕙 "四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夏天的脚步临近,减肥成效的"验收"时刻也到来了.针对众多减肥一族偏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