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早报 | 补津液≠多喝水!津液不足如何补?方法都在这里了
放马山歌 赵聪 - 聆听中国
打开音乐,开启早报唠嗑的一天~
人体依靠津液滋养,那如果缺少津液是什么表现?正值夏季,机体津液容易随汗流失,可能不仅仅是口渴这么简单。
还会出现五官都很干、身体发热、汗少或无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心烦神疲的情况。这种情况,仅仅靠喝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要想认识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水液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黄帝内经》讲:“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意思是说:水在入胃之后,变成津液给了脾;在脾的运化作用下,输送给了肺;又在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下,通过三焦水道,把水液输送至全身各处,头面官窍和四肢皮毛。
水液被身体各部位利用完之后,会变成浊水,从三焦水道下输膀胱,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胃、脾、肺、三焦、膀胱,还有肾,这些脏腑都参与了水液的代谢。
充足的津液,不仅需要正常、健康的饮食水谷摄入,还需要脾胃的正常运化以及有关脏腑辅助。因此仅凭喝水远远不够,否则那些大口灌水的人,岂不是津液最充盛?
补充机体津液,既然不能只靠补水,不妨用麦冬、石斛、沙参等这些滋阴之品,泡水代茶饮,或者和粳米一起煮粥食,益胃生津。
除了大人,孩子也需要补津液。孩子脾胃虚弱,津液来源容易受影响,如果再遇到发热的症状,津液损耗更严重。
平时可以用粥品进行调理,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山药冰糖粥、黑芝麻粥等等,都有养阴益胃、生津运脾的功效。
最简单的莫过于乌梅白糖汤了。药店买的乌梅,取5-7颗,白糖两勺,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后当做饮料喝,酸甘化阴,是滋生阴津的圣品。
机体津液充足了,整个人水润又灵动,也不易遭受“苦夏”之扰,伏天可以舒舒服服过~
本期早报素材选自杏林明师课堂
《黄帝内经》明师百讲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