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声‖关于春天的记忆

谚云:“春打六九头”。己亥年春早,黄历上的立春时辰是戊戌年腊月三十日11时14分,说明猪年的春在年里。立春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人说春天是美好的,不说別的,春天来了的时候,穷汉娃子就不害怕冷了。然而我的记忆中的春天却与美好无缘,始终与饥饿相伴。

那时候,总觉得春天是漫长的。新年里刚刚吃了几天像样的饱饭,十五过罢,架板上的瓦罐里便米光面净,柜子里也扫不出丁点粮食来了。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母亲便将冬日里辛苦织就的一匹老粗布交给父亲,让他拿到集市上换回一点粮食背回家中暂度饥荒。春暖了,地里的野菜就萌生了,我便和一帮小伙伴常常挎竹篮到野外剜野菜,拿回家糊饭吃。野菜剜完了,就捋树叶儿。柳叶、槐叶丶榆叶、杨叶、杓儿叶、神仙叶,都是我们填肚子的野(叶)食。有一种叫做“老鸹蒜"的野生植物,也被我们挖了回来煮熟当饭吃。

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三年困难"的春天,家乡人将树叶、树皮都吃光了,就挖“观音土"当食充饥,吃得人个个面带土色,不少人浑身浮肿,用手指头在小腿上轻轻按压,立即会陷出一个酒窝状的深坑半天起不来。医学上说那叫“浮肿病",是由缺乏营养造成的。还好,多亏上边及时拨来了数百斤救命的黄豆,分配给村上患浮肿病的大人小孩煮食。阿弥陀佛!总算没饿死人。我那时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是吃饭长身体的时候,却因为极度的缺食,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个头也矮挫挫,因 此 村 里人给我 起了一个“秤砣”的绰号。春季里长天大日头,人们整天饿着肚子还要在生产队的地缝缝里“磨洋工",挣工分。那时讲阶级路线,父亲的头上无端被戴了顶“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即使上级偶尔给村上分下来一点返销粮,也永远评不到我们家。一次,饿得实实没办法的我,便趁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悄悄溜出家门,偷生产队“红薯母床”里下的红薯母子吃。不知怎的让母亲知道了,她将我骂了个鬼吹火,还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说咱人穷志不穷,就是饿死也不能做贼偷生产队的红薯母秧吃。这事若让生产队知道了,罚工分事小,我和你大的脸往哪儿搁?打那之后,我便牢牢记住了母亲的教诲,再不做“偷鸡摸狗”的荒唐事了,虽然每年荒春上我们还是总打饿肚。

后来,我有幸考上地区一所中专学校。年年春天,家乡的父老依然打着饿肚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只是越斗越穷,越斗越没有饭吃。然而,我却沾了公家的光,在学校的大灶上天天有白馍吃。我因怜悯父母亲,以及几个姊妹伙在春天里挨饿受罪,便每每勒紧裤带,将从口中省下的几斤粮票拿到大灶上全买了“杠子馍",星期天背回家接济全家老小,使他们勉强度过了三载难熬的春荒。屈指算来,这已经是数十年前的旧事了,但每每l回忆起来总令人不寒而栗,眼睛发湿。

年年逢春,今又春到。堂前春燕筑新巢,窗外桃红柳绿,草长莺飞。看今朝,家家丰衣足食,处处欢歌笑语。昔日里贫穷落后的面貌早已一去不复返。倘若我的那些已经逝去多载,从未享受过幸福的父辈们能够活到今天,不知会高兴成啥样?

作者简介:田家声,男,省作协会员,已退休。擅散文创作,弄文30余载,在全国70多家报刋杂志发表文章近千篇,计1OO多万字,已出版散文集4册。获各类文学奖励20余次。虽垂垂老矣,仍在笔耕不辍,不为别的,只为充实生活而已。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淮安文学坊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学

                力荐悦读         松风阁语

作者往期作品阅读:

田家声‖戏说“土地”

田家声‖名字琐谈

田家声‖蚕神

田家声‖商洛酒俗

田家声‖寻石记趣

田家声‖家乡故人二题

(0)

相关推荐

  • 【记忆深处】陈庆礼||冬天的记忆

    冬天的记忆 陈庆礼 苏北的初冬,千里原野一片灰白.放眼望去,村庄.树林.沟渠.田园均给晚秋的劲风蒙上一层尘霜.偶尔看到生产队没有收尽的棉柴田像紫色的补丁镶贴在大地上.近处场边地头散落着一个个蘑菇状的麦 ...

  • 李永春【记忆系列】之:杀年猪〡中国少儿文学微刊第315期

    中国少儿文学微刊   总第315期 关于杀年猪的回忆,也只能是为了揭示和记录那个特定时代的生活碎片.在离雷坞村不远的一个旅游景区里,杀年猪被当成一个乡村旅游的节目进行推广,轮番地进行演绎.它和传统娶亲 ...

  • 阳信人走天涯(4)

    书接上集:张玉兰娘仨在沧州下了火车,赶巧搭上了部队的汽车,以平安回到山西交城田家峪...... 田家峪的早晨 1977年初冬的一个雪夜里,张学安一家人终于在两年之后得以相聚.然而,离开田家峪的时候,完 ...

  • 母亲节特刊|母亲的“谎言”

    我的母亲在世时,是一个人人称道的贤妻良母.她淳朴善良.诚实勤俭,协助着父亲将我们兄妹四个抚养成人,其功其德,在我家来说,可谓大矣!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良母,在我的沉淀记忆中,却有过三次"说谎& ...

  • 散文||耙红薯的记忆

    耙红薯的记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是我们那一代农民的主要粮食.记忆里,老家的农民主要种植红薯和玉米,而红薯又是农民度过冬.春两季的"救命稻草",没有红薯,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

  • 散文《父亲的饺子》 陈久平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一辈子总是吃母亲做得饺子,吃一顿父亲做得饺子很难,我在一生中就吃过一顿父亲做得饺子,而且很香,永远不会忘记这种香味. 那 ...

  • 怀念母亲

    几多哀思和追忆, 几多离别泪断肠. 清香一炷祭亲人, 年年无尽思念情.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语言,也是人世间最永恒的话语.任时光匆匆流去,万物更迭,唯有爱不死不灭,在有爱的人心中世代流淌,悄然传承.清明 ...

  • 【张芳霞原创】我的野菜情结

    ▲题图由作者本人提供 我的野菜情结 文 | 张芳霞 突然觉得我的运行轨迹貌似地球,自传是完成单位的本职工作,公转是在"两点一线"间来回转.平淡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条不紊的 ...

  • 田家声‖商洛酒俗

    商洛人嗜酒就如同广东人喜欢食蛇肉一样.这里大凡农家男女老幼皆会饮酒,会饮莫要说起,还会猜拳丶打杠子丶掷骰子.这里无论谁家遇了红白喜事,没菜还可以将就,没酒就不成礼仪了.席上讲究"打通关&qu ...

  • 田家声‖寻石记趣

    假日闲暇,在家闷得慌.我对妻子说,咱去看丹江吧!妻言,如今丹江水不清,浪不急,无水鸟,绝虾鱼,有甚好看的?我说,那咱就看石头,丹江石好玩哩!妻又言,咱山里广出石头,出了门稍不留神都能让石头把人绊的栽跟 ...

  • 田家声‖家乡故人二题

    (一)虎子大大 我的家乡人称叔父为大大.虎子大大是四爷的儿子,也就是说他是我的叔伯大大. 虎子大大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那时乡村文化人少,他从学校返乡后,只在生产队呆了半年,锄把还没暖热,就被公社抽 ...

  • 田家声‖棋花面

    棋花面又叫起花面丶棋子面丶片片面,是商洛民间久食不厌的传统美食,寻常百姓的最爱.以其面片筋柔,汤鲜味美而称著. 棋花面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由于宽汤大煮,又称为" ...

  • 田家声‖三爷轶事

    三爷生得五大三粗,却天生耳聋,说话口吃,家贫如洗,加之过分老实,终生于娶.记忆中,三爷总是一脸的憨笑,只会下苦做庄稼.单门独户居住的三爷,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把个日子过得恓恓惶惶.然而,他把世事看 ...

  • 田家声‖米皮

    米皮本是陕西汉中丶关中一带的美食.因其色泽白亮,筋薄细软,口感爽滑,别有风味,从它落户商州的那天起,便引起了众多食客的喜爱.而今,商州城里经营米皮的饮食摊点少说也有数十家,尤以打"秦镇米皮& ...

  • 田家声‖咸菜

    冬月里是农家人腌咸菜的日子. 趁晴好天气,从菜市场买回(或于自家菜园子里拔回)腌咸菜的原材料,拎回家用清水淘了,晾干水分切碎,搅拌了盐.五香粉.葱.姜.蒜.香菜等调料,揽入坛子(或缸)内,用棒槌压瓷实 ...

  • 田家声‖灶神与粘面

    民以食为天.食中自有食中趣,于里便吃出个饮食文化来.饮食文化有时更能展现一个地方的民俗风情丶历史人文.就拿陕南商州来说,民间腊月二十三烙粘面饼敬灶神和正月十五蒸粘面点灯就颇有一番情趣. 所谓粘面即用糯 ...

  • 田家声‖古代人的冬季生活

         赏雪玩雪 冬天里,最有特色的自然要数皑皑白雪了,于是赏雪玩雪就成了人们乐于从事的一项活动. 据南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所载,南宋君王宫中赏雪多赴明远楼,后苑还呈大小雪狮儿,并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