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房、砖瓦房、水泥房和别墅
【第964期】
在广阔无垠的黄淮海平原上,土坯房曾经是乡村最为常见的建筑,它们矗立在无数的风雨晨昏中,为村民们遮风挡雨,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和乡愁。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潢川县魏岗乡彭寨村一个叫马营的小村庄度过的,因此对土坯房有很深的情感。时至今日,我还依稀记得自家盖土坯房时的场景。
盖土坯房的第一道工序是脱坯。先是把田地用石磙碾实在,然后划出坯的样子,一个人掌着坯刀,一群人在前面拉,这样土坯一块块立在田中,用太阳晾晒,如果遇到下雨天,还要用雨布盖住,防止被雨淋坏。
在晒土坯时,多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们,大家在寻找粘在土坯上的荸荠,俗名野地梨子。这种野地梨子个不大,和市场上卖的大个的荸荠一样甜。
土坯做成后就是打地基,土语叫下根脚。根脚下得深,房子就稳固。如果建房子的师傅多,用不几天土坯房子就基本成型,然后就是上梁。在整个建筑过程中,上梁是最为重要的时段,要在正梁的檩条上贴上红纸,上面好像还有用毛笔写的字,是不是请乡间的风水先生画的符咒,这个我已经记不清了。上梁当天中午要放鞭炮,还要烙一锅圆形的芝麻糖馍往地上抛,这是我们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大家早已等不急了,有胆大者,还在鞭炮齐鸣时,便冲进鞭炮里抢馍。
我家盖的当时是瓦房,这得益于我父亲在粮管所上班,还能有些余钱,上得起红瓦。如果后来我父亲不生病不英年早逝的话,我家会是村庄里的富裕户,我和我哥的命运可能也会改写。当时整个村庄有瓦房的只有我大伯叶少良家,这应该和我大哥叶春明在外面当兵有关,当时好像是大哥用津贴为家里购买的红瓦。同村庄的其他人家全部是清一色的茅草顶,这种草顶也不错,就是怕火灾。
马营这个小村庄的第一个砖瓦房是我二哥叶春才盖的,他当时是民办教师,属于乡村精英阶层。二哥的房子建在我家前面,整个建筑过程我全程见证过,甚至幼小的我还帮忙搬过几块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的这栋红砖房不仅是我们村庄唯一的红砖房,也是周围几个村庄的唯一,在一片土黄色的建筑中分外醒目。他之所以能盖起红砖房,一则是当民办教师的收入,还有一块是二嫂杨忠芳务农所得,他们俩的能干是出了名的。
马营的第一栋平顶水泥房是张奎元家盖的,张奎元小名爱党,他的父亲叫张宝,爱党说他父亲以前在供销社干过,下放到马营的,不过我听同村的老人们却说张宝是走村串户摇拨浪鼓的货郎,因为五九年过粮 食关在老家过不下去,从北集逃难到马营的。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吧,爱党的父亲弄了一个很长的架子车,上面放满了货物,每天早晨很早出门,很晚才回村。我印象中最深的一幕是:夜幕已经降临,年老的张宝在前面拉车,爱党和他姐姐爱琴在后面推车,吱吱呀呀的声音在宁静的乡村显得异常脆亮。他们到底是在新集街道上卖货还是走村串户,我已经回忆不起来了。那个时候,在广大乡村,有经商意识的人很少,爱党一家无疑是马营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果放到现在,运气若好的话,张宝可能会成为千万富翁。
爱党家的平顶水泥房建筑的时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这在乡村是很不容易的,可能是他父亲积攒了一辈子的钱,更多的可能来自做小生意挣的。因为我的家乡地势低洼,十年九涝,要说靠种地挣钱能盖起平顶水泥房的话,简直是做梦。在当时,水泥房代表了乡村最好的建筑,如果谁家里有一栋的话,媳妇要好找很多。爱党是先盖房子后结婚,或者是先结婚后盖房子,我已经印象模糊,但是能在房顶上浇筑水泥无疑在当时是很多农家的梦想。
爱党家的水泥房没有风光几年,吴士明、吴士海、任进胜家纷纷盖起了两层的水泥房,其中以任进胜家的最为气派。这三栋两层水泥房大概完工于2000年后,是外出务工时期的产物。如果把这三栋两层水泥房好好装修一下,再进行外部亮化美化的话,其实就是乡村小别墅,只是就目前来看他们大概不会这么做,因为除了吴士明和李党家之外,大家都在镇上或城里买了房子,平时也不在家里住,只有农忙和过年时才会在家。可能等到房主们手头更宽裕些,年纪更大些,才会整修老家的两层小楼房吧。
土坯房、砖瓦房、水泥房和别墅,这是我在黄淮海平原行走时所常见的四种建筑类型,它们分别代表了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零零年代和今天的乡村建筑形态,也是当时时代的物证,更是当下中国乡村两级分化的缩影。它们和谐或不和谐地混杂在一起,矗立在大地上、风雨中,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每个年代的故事,带给人们不尽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