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随感
三月天,有和煦的风,初生的草,还有吹面不寒的暖(。・ω・。)。这样的天,最适宜的莫过于能去透透风,呼吸呼吸新年空气,感受属于春的气息。
《论衡.明雩篇》中有一段记述,流传颇广,“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也许暮春比早春更适宜抛开俗务,放飞自我。
可是信步走入街心公园的时候,虽然霞光依旧美好,春的气息昭然,可是公园里的人稀稀落落、屈指可数。除了放学路过的几个小孩子和家长,还发出一些快乐的生息外,就是太阳下围着下象棋的大爷们,不知是半天才走一步棋还是落棋的生息小,总之,听不到声音,落日余晖撒下,一切都笼罩着霞光,静谧而美好!
护城河里的水,清澈而安静,没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波澜。半坡的草,冲破了枯黄,生机乍现,远胜“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稚嫩,可是如此美好的景色,却没有几个人欣赏,近旁的马路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是急促而喧嚣的,与此处的人与自然的相宜相和相差甚远。
年轻人都在忙碌地奔波生计,写字楼里是西装革履下一颗颗脆弱而迷茫的心,不敢停歇,不敢喘息,像是自己逼迫着,又像是被潮流裹挟着,向前向前。早出晚归,奔波于写字楼与大马路,四季的更迭,万物的荣枯,越来越远了,所以人心越来越糙,越来越粗砺了。
转念一想,想起有一天看到一个旅游公司的广告,做的直指人心,80岁以后,不容许再出行,70岁以上,需要子女陪同。然后得出结论的结论就是,如果不抓紧时间旅行,等你老了,有钱都出不去了。突然间就觉得岁月忽老,“逝者如斯夫”。人生短暂,不经意间,就到末路了。也许急忙,执着于挣钱,奔波的心需要稍稍松弛一点,留给心灵稍微的喘息,去拥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哪怕就是发个呆,像这些将生活节奏调至缓慢的老人们一样,去晒个太阳。
至少等到老了的时候不必遗憾,年轻时太忙了,忽略了太多的东西。故事里说,富翁在海边晒太阳,看到旁边的乞丐,告诉他应该去出海,去挣钱,乞丐问然后呢?富翁答,然后等你老了就可以和我一样的躺在海边晒太阳了。乞丐轻蔑地说,那我现在不就做到了吗?佩服这个乞丐的心态,对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怕是很难做到全然放下,但至少,别匆忙于追赶,10万,100万,1000万,一个亿的小目标,为了目标,没黑没夜得奔波,却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奔不动,要在夕阳下晒长长的寂寂的太阳,为什么不早一点儿体会一下年轻时晒的太阳是什么感觉?
表哥,是我们老家的榜样,别人家的孩子,在寸土寸金的地方,在好大气派的大楼里上班,是多少人的羡艷。可是他自己长叹说,回了老家,别人都羡慕我们是上班的人,殊不知这披星戴月,两头不见天日的日子,多难啊!是啊,从小在黄土地长大的人,对土地有一种情结,是心中的难以割舍。挖荠菜,摘苜蓿,闻麦香,打猪草的日子不富足,但绝对是精神的富翁,是对人自我的一种救赎。可是在高大的写字楼里,所有的都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压抑与折损,是端着装着的王总,张总,王局,李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抛开稀薄的社会性,人实际上是应该如草木一般,应和四季而生,是自然的一份子。草漫生,云卷舒,水闲流,那才是最好的状态,人也一样。
忙,只会让人陷于陀螺式的挣扎,而只有忙里偷闲,伴草木共生,与虫鸣同乐,记四时分物,方可得人间意趣,成有情有趣有境有品之人。
春色怡人,出去走走吧,春在枝头,袅袅春幡,春在心间,盎然生趣!
2019.3.1晚 郭江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