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培产业技术向何方(上)

中国食用菌的产业化规模,无争议的居世界第一,虽然大家心知肚明每年披露的3000-4000万吨(折鲜)产量含水量很高,但即使对折,也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的。
关于大和强的问题,已经讨论非常多了,从官方角度看,自是志得意满,所以干扰越来越多。不过长远看,食用菌产业的行政干扰一定会有结束的那一天,因此,还是很有必要考虑,在干扰消除之前,我们的行业技术,到底该做些什么准备。
目前上层都在忽悠加工,似乎那就是唯一出路,事实上,任何大宗农产品最终的加工,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栽培基础之上。加工固然是一个出路,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加工,并且,搞加工的暴利心理实际上反过来抑制了加工产业的规模。无论把功效说的如何天花乱坠,它都必须最终被消费掉才算。而暴利的加工产品,始终只能是小众的东西,无非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产品开始出现到市场饱和的过程会略长。
最终市场容纳量最大的东西,还是消费者比较普遍能够接受的东西,才能做成大产业。而普遍接受的前提,是价格平民化,亦即是产品利润平面化。
中国食用菌加工的方向,除开作为食品的基本路线走之外,目前的理念有两个:一个是吃老本模式,即按照中医理论那套东西去忽悠;另一个是吃幻想,即按照目前流行的但却得不到科学界认同的一些“研究”结论去玩。当然这两个东西之间还不太完全是背离的,常常还可以勾兑。
得益于中国教育的愚化效果,不论是传统理念忽悠老糊涂,或者幻想理念忽悠新傻b,市场都非常广阔。但这种东西和权力干预行业是一个道理,潮起潮落,早晚是要露出底裤的。
但严格来说,食用菌(包括药用菌)的加工,都不属于食用菌行业。而是分别属于食品行业和制药行业。只有栽培和育种制种,才是食用菌行业的本体。
很多人觉得食用菌本体技术似乎已经到头了,至少,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节点,那就是基本技术构架已经形成,而重大创新速度越来越慢。这种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所以就有许多人把利润增长点寄希望于新菇种的驯化,于是最近一些日子,所有的珍稀菇说法统统都变味了,贵族菇种除尚无法人工栽培的外,已经不复存在了。
啰啰嗦嗦讲这些话,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食用菌培植业的本体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是关于菌种种性的保持技术,一个是现有栽培菇种的生产技术的优化。前者是一个需要从头开始的新题目,后者的重点是如何增加可靠性和平稳性。
商业化的食用菌生产历史太短,摆脱稀缺的日子不多,但种性伴随的商业化需求,既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品质稳定性的一部分,是由生产管理方法决定的, 但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商用菌株的个性特征,部分菇种株间商品品质差异小,比如白金针菇和真姬菇,另一些菇种的株间品性差异就很大,如香菇和木耳,还有些菇种品性稳定性极差如羊肚菌和蛹虫草。
为了达成品牌化忠诚度,就必须形成产品品质稳定,这是离不开种性稳定前提的。种性稳定是不能依赖育种技术的,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食用菌菌种业的技术构成:即由过去的“育种+保藏+制种”概念,更新为“育种+保持+制种”概念。
近年的生产问题,越来越多的显示传统意义上的菌种保藏技术方法,在保持食药用菌种性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甚至有时候根本不堪应用。只要是从事长期生产的同业人士,相信都会有这样的认知。
种性保持的核心难题,是缺乏理论支撑,没有任何公认的原则方法可以指导相关的探索研究。但这个技术和一般生产技术的不同,是它拥有易于保密的特征,因为这类技术的具体工作量比较小,无需雇佣工人,极大的预防了泄密。
由于该类技术的实际研究也无从通过理论指导快速实现,实际上多多少少带有些个人灵感和运气成分,所以应该可以成为稳定的利润来源。相信不久就会有专业性的个人或者公司,利用该类技术服务行业。由于该技术可以接受委托服务,只要保证不扩散委托方菌株,即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同时该类技术也将成为创办菌种生产企业的背景技术,其最终应用的竞争,是通过菌种水平及市场竞争实现。
由于保持种性技术的成本和风险,相对选育和引进都要低,因此应该成为未来若干年食用菌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