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耳”多(一)

最近许多涉菌公众号也许是无话可说,所以开始做关于资源种类的科普,这东西谈何容易,我这半桶水也不敢谈这些,因为不是专门人士做不来。当然这些公众号也不过是做一回誊文公,从有限的那几本工具书里边抄抄,然后编辑得漂漂亮亮,就算成了。不过这玩意能长久吗?书抄完了,咋办?现在收录种类最多的中文工具书才包含一千多种大型真菌,其中大部分还是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的多孔菌类,抄两年都困难。
工具书比较贵,普通人一般不买,所以也有点新鲜感,不过作为菌业的上游基础,对栽培本体技术的作用其实有限。但这玩意好吓人,哪怕是转发,也有点高大上的味道。一些忽悠家,也特别喜欢转发这东西,显得自己阅读的内容高深,也可以长点虚皮脸。
不大不小菇是不屑于干这种活计的,哪怕是写些没啥新鲜的东西,也一定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
之前谈过草菇、平菇、大家可以找出来,那绝对不可能属于抄来的东西。这一次也不例外,俺谈木耳顺便扯扯其他的“耳”菌,绝不抄书。所以文章题目叫《扯“耳”多》,不是扯耳朵(只有女汉子才扯老公耳朵),俺只是扯得比木耳还多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而已。
大型真菌里的“耳”,最有名的莫过于黑木耳,甚至被引申到某个不雅的称呼去了。但产量最高的“耳”,却不是黑木耳,而是一类不太被叫“耳”的东西——“侧耳”,叫侧耳的有好几个人工栽培的种类,包括杏鲍菇(刺芹侧耳),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阿魏侧耳托里变种),平菇(糙皮侧耳),姬菇(美味侧耳),秀珍菇(肺形侧耳)等。
这纯粹属于套近乎,叫侧耳,其实是它的代表种菌盖形状侧生,叫侧菇或者侧伞更合适,和我们要扯的“耳”关系很远。因为以木耳属为中心的“耳”是有隔担子菌,而侧耳是无隔担子菌旗下。这几句话有点太学术,搞不清楚略过就是。
在食用菌的大家庭里,木耳的称呼,是最象形化的,也最好理解的,那就是“木头上的耳朵”,而许多别的东西被称为“耳”,只是因为质地的同类别,绝大多数被中文叫做“耳”的真菌,都是胶质子实体。
银耳、金耳、桂花耳、甚至地木耳,全都是胶质体。不过地木耳却不是属于菌类,它是彻头彻尾的植物,叫念珠藻,这玩意有光合作用。任岛峰说的菌类光合作用显然是胡扯,但一些外表与菌类相似的藻类,就是光合作用这一基本表现让他们露馅了。
不过,地木耳的人工种植,却似乎没有什么大动作,这玩意并不比木耳便宜,而且口感更软乎,味道也别具一格,要是能够走向工业化室内种植那就是很了不得了。它的营养成分相当不错,高蛋白,却不算低脂肪低热量,可以当饭吃,而且是无需加菜的那种饭。
“耳”必须得是胶质菌,这个意见也不是我个人独有,连中国食用菌协会的木耳分会,也号称是“耳类”的协会而不是“木耳”协会,更不是纯黑木耳协会。
但胶质菌却未必是“耳”。
在食用菌大家族,“耳”这个族群显然比“菇”要少许多,在东方国家外,似乎没有形成消费习惯,所以,到“耳”这块的产品技术,绝对是中国土生土长,拥有知100%识产权,不存在任何疑问。
“耳”家族,主要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木耳,一个是银耳,考虑读者的基本状况,就不用拉丁文了,那玩意我也不甚了了,还得抄书。另一个桂花耳家族虽然有些可食,但个体太小,没人重视,又没有食用传统,所以得略过。
还有些别的“耳”,比如“榆耳”、“革耳”,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不属于“耳”这个圈子。
野生的木耳种类多,分布广,条件适应能力强,不讲究集中的话,是非常常见的东西。而野生的银耳类就显然少,毕竟那玩意是菌菌合营体,联姻机会是一道关,所以自然发生量也少得多。
因为这个原因,木耳就显得平贱,当然木耳长相也比较朴实,基本上干了都是黑乎乎的,最鲜艳的也不过是紫红色。
银耳家的孩子,不仅物以稀为贵,并且个个如花似玉,不是一白遮三丑,就是披了黄马褂,总之第一感觉就牛的不行。所以银耳家族历来都是贵的,直到现在,时代不同了,才子佳人都被打翻在地,最贵的黑木耳,已经比普通银耳贵许多了。然而血统很重要,更贵的始终还是银耳里的贵族——原木银耳。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银耳早就大众化了,消费者却仍旧把它视为珍品,舍不得吃,尤其是某些宣传还不遗余力的宣传各种功效,弄得大众迷迷糊糊,更加不敢大快朵颐。倒是黑木耳因为栽培技术的大突破,近十多年来突飞猛进,本来就平易近人,家喻户晓,到现在几乎业已成为餐桌上的一道日常菜肴。

(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