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
“蠹”在孝义话中可以读sōu,是“(虫)蛀”的意思。
1.兀一根圪榄子教虫虫蠹啦,不结实。
2.教蛆儿蠹咾的果子才是好果子咧。
3.买白菜就要买蛆儿蠹咾的咧,外说明没有打化肥。
○《说文解字》中,“蠹”的解释为“当故切 ,木中虫。从䖵橐声”。
○《说文解字注》中,“蠹”的解释有“在木中食木者也。今俗谓之蛀。音注”。
○《康熙字典》中,“蠹”的解释有“虫在木中谓之蠹”。
○《汉语大字典》中,“蠹”读dù,解释有“蛀虫”,还有“蛀蚀”。
○《现汉》中,“蠹”的解释有“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普通话的“d”与孝义话的“s”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倒:sào
2.颤抖:颤sǒu
3.开端:开sǐ
4.让遁:让sǒng
普通话的“u”与孝义话的“ou”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醋:còu
2.粗货:lǒu货
3.覆的地下啦:kòu的地下啦
4.挣的还不敷自己花咧:挣的还不lōu自己花咧
5.瞎瞽儿:瞎gǒur
6.锢锢锅:锢lòu锅
7.看顾:看yòu
8.颁颅:颁lòu
9.奴才:nōu才
10.平素:平sòu
11.祖宗:zǒu宗
12.帮助:帮còu
13.蛀:sōu
14.触他先人咧:tòu他先人咧
15.疏火:sōu火
即“蠹”是可能读sōu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蠹”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河曲方言词汇研究》中有“搜”,解释为“蛀”。
2.《金圪垯 说古老精深的临县话》中有“圪虫螋倒山”。
3.《忻州谚语词典》中有“虫子没牙,锼了榆把”,解释为“榆把,用榆木制的器具的把儿。比喻小小的隐患能坏大事”。
4.《平鲁方言志》中有“螋虫”,解释为“蛀虫”。
○《说文解字》中,“𧐂 (如不显示,左食右上人右下虫)”的解释为“乘力切,败创也。从虫、人、食,食亦声”。
○《说文解字注》中,“𧐂”的解释有“毁坏之伤有虫食之。故字从虫”。
○《康熙字典》中,“𧐂”的解释有“同蚀”。
○《康熙字典》中,“蚀”的解释有“日月亏曰蚀,稍小侵亏如虫食草木之叶”,还有“凡物侵蠹皆曰蚀”。
○《汉语大字典》中,“蚀”的解释有“虫等蛀伤物”。
○《说文解字》未收“蛀”。
○《康熙字典》中,“蛀”的解释有“木蠹虫,亦名蛀虫”。
我的理解是,“蠹”起初读dù,后来在孝义话中音变为sōu。
“蠹”在普通话中音变为shí(蚀),人们不知道“蚀”即“蠹”,于是新造了“蚀”。
“蠹”在普通话中还音变为zhù(蛀),人们不知道“蛀”即“蠹”,于是新造了“蛀”。
与“蠹”音变轨迹相类似的还有:
1.“时”在孝义话中可以读dòng,如“时不时”。
“时”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zhә(一声),如“时不时”。
“时”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sī,如“时间”。
“时”在普通话中音变为shī。
2.“食”在孝义话中可以读diә(一声),如“食面”。
“食”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shә(三声),如“猪食子”。
“食”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chә(一声),如“食饭”。
“食”在普通话中音变为shí。
3.“使”在孝义话中可以读zhә(三声),如“使不上劲儿”。
“使”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sǐ,如“使劲儿”。
“使”在普通话中音变为shǐ。
4.“队”在孝义话中可以读duε(一声),如“队的地下啦”。
“队”在孝义话中还可以读suā,如“队咾一跤”。
“队”在普通话中音变为duò(堕),zhuì(坠),shuāi(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