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04:不焦虑的活法是怎样的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12.21)
樊迟随从老师在舞雩台下闲游时,问了三个问题:崇德,修慝,辨惑。
崇德
崇尚道德。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先去做,有付出然后才有收获。《集注》言:
先事后得,犹言先难后获也。为所当为,而不计其功,则德日积而不自知矣。
修慝(tè)
整治过错。《集注》引胡氏说曰:
慝之字从心,从匿。盖恶之匿于心者,修者治而去之。
过失不能一下子改掉,只能一点一点地修,如雕琢玉石般。攻其恶,是批判自己的错误。无攻人之恶,是不计较别人的错误。先管好自己,别人的事不用你操心。
辨惑
辨明迷惑。由于一时的忿怒,忘记自身的安危,以致于连累自己的父母,不就是惑吗?你不是为自己而活,不可逞一时之快意,而将痛苦留给父母。
子张与樊迟的问题几乎相同,为何孔子的答复完全不同呢?《论语稽》言:
子张问崇德辨惑,樊迟多一修慝,然问同而答异者,盖因病而药之也。子张才高意广,好为苟难,故夫子针对崇字以答之。
樊迟勇而志于学,质朴而狭隘,意其为人,必预事而计得,恕己而严人,忿而不思难者也。夫子以崇德修慝辨惑皆切己之事,故既善之,而非与云者,又若诱掖奖劝之,情见于外。
先事后得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
攻其恶不攻人恶者,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悔,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寡尤也。
一朝之忿亡身及亲者,有终身忧,无一朝患也。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