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3221-老照片:晚清的贫困能到什么程度?村庄破败,百姓穿破衣烂衫

晚清时期,陕甘地区因深居西北内陆,交通不便,很少有摄影师踏足这块土地拍摄照片。不过,1910年(宣统二年)3月,《泰晤士报》记者乔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种种困难,深入甘州、凉州、肃州一带,拍摄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甘州当地的大车。

甘州、凉州、肃州都在今天的甘肃省境内。莫理循的这些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上干旱、贫瘠的甘肃以及此地生活困苦的居民。

高台县的驼队。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述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历来为战略重镇,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千百年来,全副武装的军队和满载货物的商队穿梭往来,不绝如缕。

荒原上废弃的烽火台。

上述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百毫米。根据莫理循拍摄的这些照片,触目所及都是戈壁沙漠,给人以荒芜、凄凉之感。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当地百姓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些照片明确地告诉我们,当地严重缺水。

来自凉州的官差。

在甘肃的那一段时间,莫理循看到这样的景象:倾颓的城墙、人数不多的村庄、荒凉的河谷和大山、尘土淹没脚踝的道路,以及麻木、迟钝、辛苦但平和知足的官差、马夫和农民。

黑泉的村民,那几个孩子衣不蔽体。

莫理循了解到,由于歉收,饥饿在甘肃普遍存在,很多地方已经有三年颗粒无收了。但是,缺粮并非完全因为天气干旱,更主要是人为因素。“粮食缺乏是由于大面积种植罂粟而非谷物。”因为贫困,农民想种罂粟多获利润,但种罂粟导致缺粮,缺粮导致粮价高涨,所以农民不得不经常忍饥挨饿。

农民的院落。

除了自然风光,莫理循更多地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他的照片记录下的大多是破败的村庄以及衣衫褴褛的穷人,很少有衣着体面的士绅、官僚、商贾。此举可能有猎奇的意味。

疲倦的旅人。

莫理循这样描述他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他们肮脏的程度令人吃惊。客栈的院子里有一口井,井口低于地面,院子里流出的水有可能流进井内,汲出的水中就可能有地面的污水。如果是医生,肯定注意到这里普遍流行肺病。所有的人都有随地吐痰的习惯。房屋空气不流通,忽视排水设施,必然会产生肺病。”

护送莫理循的士兵。

这名拿着长矛的士兵,受命从抚彝厅开始护送莫理循西行。据莫理循记载,他只有18岁,但面孔饱经风霜,看上去倒有40岁,艰难的生活给了他沧桑的面孔。

荒凉的村庄。

西北一带战乱较多,导致很多村庄变成废墟,村民或死于战乱,或四散奔逃。莫理循说:“村庄毁坏是这个省大部分地区的特征。”

嘉峪关东门楼。

嘉峪关是位于河西走廊上的一处隘口,峡谷穿山,危坡逼道,形势非常险要。此地也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有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城池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与长城连为一体,壁垒森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