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他大孙子开的玩笑
刘邦在建立大汉朝之后,汲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没有广封宗室镇守四方以至于天下大乱时没有赢姓子孙勤王。故在大汉朝的蓝图上封建(封邦建国)与郡县并行(朝廷控制的区域)。诸侯王国有独立的政、军、财权。
西晋开国之后,武帝司马炎广封诸王,他认为曹魏之所以被他们司马家窃取,原因之一就是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曹家没有宗室力量来勤王(魏文帝曹丕开国之后对宗室的权利是大加限制)。诸侯王国都领有属军。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个决策,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同时呢,弊也伴之。刘邦广封诸侯的结果是,在汉景帝的时候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所幸汉景帝最终成功平息此乱,可也把他们老刘家整得够呛。而西晋就没那么幸运了,"八王之乱"直接引发了后来的"五胡乱华",敲响了西晋王朝的丧钟。"衣冠南渡",汉族士大夫颜面尽失。
有道是任何一项政策他不是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它得看时候,看形势,诸侯王国亦是。春秋时晋献公大肆屠杀公室,结果是权利被权臣窃取,晋国的国土最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天下稳定之后,中央集权才是重事,诸侯王国如继续在中央的卧榻之策酣睡,大乱是必然的。
朱元璋同志在解决掉功臣集团之后,广封朱姓子孙。犹以燕王、宁王、秦王、晋王既位高又权重。诸王皆是开府、领军、治民。老朱是这样想的,靠着这些儿子们既镇守了边疆,又让他不担心江山落入异性手里。所以他的睡眠质量是一天比一天好,倍香。吃什么都麻麻香。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老朱同志沉浸在大明江山万万代的美梦中的时候。被他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撒手人寰。人之痛,莫过于老年失子,何况是被自己培养了这么多年的太子。
从此,天是阴的,饭是无味的。失子之痛让他这位父亲日渐消瘦。国事之重让他这位皇帝尽显老态龙钟。
该处理的问题还是得面对,太子,国之本。自己黄土埋到大半截了,这个问题反而愈发急切。可是立儿子还是立孙子又让他举棋不定,头痛不已。四子燕王朱棣屡立军功,威震塞北。杀伐决断,老朱同志无数次的感慨,"燕王类我"。现实的说,立燕王,他老朱放心。而朱标长子朱允炆业已成人,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储君应该是他的。而现实问题是,孙子年幼,既没有处理问题的经验,又没有自己的人事圈子,且一副儒者之相(老朱是最讨厌儒生的,曾说过孟子如果在世的话,他一定得弄死这老小子)。传位于孙子,老朱心里是没底的。忐忑,还是忐忑,可惜当时没这首歌让他吼吼,甚或听听。
朝中立即分成两派,有支持燕王的,有支持朱允炆的。最终老朱还是选择了长孙,自己还活着,可以慢慢对其调教。如果选择了朱棣,将至其他儿子于何地。啊,就让我以平常心度过我余下的帝王生涯吧。
世界上任何的天长地久,任何的撕心裂肺在时间面前永远都是那么苍白。丧子之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老朱同志心里已慢慢的淡化,只是在空闲时,在家庭聚餐时,前太子的身影会从自己的脑中掠过。毕竟,老朱同志的儿子还是蛮多的,身体好嘛,哈。
大明王朝的兵制是卫所制,老朱同志曾经自豪的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有一次,储君朱允炆陪着爷爷检阅部队。旌旗敝野,战马嘶鸣。老朱同志又找回了当年打天下时的豪情,"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现如今,老子依旧是"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
"孙子啊,有你那些叔叔们为你守卫四方,你就踏踏实实坐你的江山吧",老朱此时无比自豪,自豪中夹杂着自信。
"可,可,可是叔叔们要是造反呢",此时朱允炆似乎忐忑的有点结巴,说实话,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还是很有政治眼光的。
朱元璋被整蒙了,他能感觉到孙子这句话的分量。自己雄才大略,自负异常,可这个问题,自己硬是没有想到过。可能老朱同志还是对他的血脉过于自信。
更可悲的是他还没有准备解决此事时,死亡之神还是降临在了他的身上。家人横死时的无助、一个人放牛时的自在、青灯佛影下的孤独、沿街乞讨时的凄惨、指点江山时的豪迈、坐在皇帝宝座上俯视苍生的自豪。啊,朱老兄,你本淮右布衣,天下与你何加焉?够本了,这辈子赚的够大了,也累了,你就就永远的休息吧。可就是孙子校场的那句话真是让他死不瞑目,做爷爷的真想把这个遗患给解决了再走。可,谁能斗得过命呢,睡吧,剩下的事交给苍生吧,谁将执掌天下之牛耳,不是你朱元璋同志能左右的了。
一代雄主极不情愿地闭上了眼睛。
储君朱允炆在他诸位叔叔虎视眈眈的注视之下忐忑的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
话说在燕王朱棣眼里,他压根是瞧不上这位侄儿的。天下本是我的,黄口小儿焉能执掌江山?以至于君臣之份上往往失礼。造反,是迟早的事,是必然的事。
伴随着轰轰烈烈的"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再也按耐不住,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让大明帝国狼烟四起。而最终朱棣竟然实现了他问鼎中原的大梦(论实力燕王的实力远在朝廷之下,可论政治策略和军事手段他远在朝廷那批文弱书生之上的,在他镇守北平时,打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羊腿都啃不安生)。
或许黄土之下的朱元璋同志怎么也不会想到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的悲剧会发生在他朱家子孙身上。更不会想到他的长孙建文帝的去向在后人中已成千古之谜。老朱啊,人死要是能复生,以你的脾性是不是会从棺材板里蹦出来呢。开个玩笑。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来"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历史就是这样轮回的上演着。
今天先写到这里。咱们细水长流,慢慢煮这一碗老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