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药:了解一下银柴胡,和“金银”没有关系
在中草药系统里,柴胡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杠把子”,因为其升阳解表、疏肝理气的功用,成为历代中医手里很常用的一个。
而“银柴胡”这味中药,虽然名字和柴胡相近,很多人却不大熟悉。甚至有的人一看到“银柴胡”的名字,便下意识地认为它和柴胡相差无几。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今天,我们就有必要详细说说银柴胡。
相对柴胡来说,银柴胡顶多只能算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银柴胡”这个名字最早见于《本草纲目》,但被列在柴胡的项目下。直到《本经逢原》和《本草纲目拾遗》开始,才从柴胡里单独列出来。
而目前市面上,也有银柴胡和山银柴胡两种,一般认为,其中的银柴胡才是正品,山银柴胡则相对低劣,而且品种更加复杂,有些地方用山银柴胡替代银柴胡的。此外还有“西银柴胡”这样的别名。
从植物属性来说,银柴胡属于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银柴胡狭叶岐繁缕的干燥根,一般多是野生。主要出产于宁夏银川、甘肃、陕西、内蒙等地。
从外观上看,银柴胡是圆柱形的,长大概在15到40厘米左右,直径则只有1到2.5厘米,表面胃淡黄棕色或灰黄色,没有分枝或很少分枝。顶端有多个密集的小疣状突起,本草家称之为“珍珠盘”,这是残留的茎基痕。
根的上端和中部常生有不规则的圆形小凹孔,俗称“砂眼”。质松脆,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射线宽而疏松,呈黄白相间的放射状花纹。
其中,砂眼处的断面有褐色砂粒包裹其中,这是银柴胡的特征之一。但银柴胡名字i的“银”字,指的是它颜色为银白色,和金属里的金银没有任何关系。
银柴胡气微,味甘微苦,入药者以根条粗细均匀、表皮细、淡黄棕色、断面淡黄白色者为佳。
传统本草家认为,银柴胡性味甘而微寒,主要能入肝肾二经,能清热凉血、除骨蒸。常用于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症。炮制也比较简单,一般切片生用,也有部分用鳖血炒用。
总结历代医家对银柴胡的使用经验,为治虚热和疳热的常用药,因能退热而不苦泄,被认为是“虚热之良药”,大致有如下几点:
1、 用于阴虚发热、痨热、骨蒸盗汗。
这个功用,可以说是银柴胡的主要“本职”,内经有云,阴虚则热,而阴虚导致的热,大多以午后发热、晚间潮热为主,同时伴有干燥、濡润不足、消瘦等表现。这时候,银柴胡常和青蒿、鳖甲、地骨皮等配伍,代表方剂如清骨散。
2、 小儿疳热:
古代中医儿科有“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的说法。受古代医疗生活水平的限制,小儿疳积是古代儿科常见的一个证候,其中的“疳积发热”又是最常见的一个表现。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疳热大多和肠道寄生虫病而致的营养不良、低热、眼结膜炎等有关,古代儿科多称之为“肝疳”。这时候,银柴胡常与栀子、黄芩、连翘等配伍,起到清肝化积、退热除蒸的作用。
最后,需要厘清一下银柴胡和柴胡的异同:银柴胡之所以也用“柴胡”冠名,主要就是因为它“退热”的方面,似乎和柴胡退热相同。
但柴胡的退热,退的是外感的表热,而银柴胡的退热,则退的是阴虚之热,两者截然不同。
此外,柴胡还有升阳疏肝之用,银柴胡在这方面就明显不足了。因此,柴胡和银柴胡是不同混用的。
最后强调一下银柴胡的炮制。传统做法有一种“鳖血银柴胡”的做法,就是用鳖血和银柴胡充分搅拌吸透,然后文火炒干即可,对骨蒸潮热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