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启示的城市“久安之道”
郑州暴雨过后的车辆
摄影:文健
今年入汛后,我国部分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郑州、新乡、焦作、鹤壁等地暴雨导致城市严重内涝,随之出现断电、断网、断水及因道路塌陷、堵塞,使部分急需物资配送困难等状况,导致群众生活陷入困境。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管理,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
1
风险管理,中国城市应对经验仍然稚嫩
应当讲,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表现出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不同要素、结构、层次、功能交织的关系复杂性和形式多样性。
我们常常忘记城市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各种资源要素高度密集,架构愈加精巧化、智能化的同时,城市脱离并悖逆自然的倾向性加大,城市自身增长所导致的内在风险因素也与日俱增。
城市风险不同于城市问题,具有突发性、危害的全面性以及难以预测等特征,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根本威胁。传统的过度依赖政府的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应对。
发达国家已纷纷从传统的控制型安全管理向应急管理、再向现代城市风险管理转变。
比如伦敦在应对各级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一套以全面风险登记为基本特点的城市风险管理体系。
伦敦以复原力论坛为平台,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机制,采取“风险=可能性×影响”的风险评估方法,每年都编制和公开发布《风险登记册》,成为各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规划和业务持续计划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提高城市的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
城市风险危机管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中国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目前,在风险危机管理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城市已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制定了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并建立了公共危机应急体制。但城市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基础、复杂而又亟待建设的系统工程,还需在思想上进一步深化对城市风险的认识,从组织、技术、制度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应对。
2
社会互助,成为战胜危机的重要力量
此次郑州暴雨事件中,一位位挺身而出的市民,着实让人感佩:
商场工作人员和来往的热心市民穿着雨衣,自发排成一排,泡在水里喊着口号,用绳子将被困者一个个拉了出来;街上来不及回家的行人,为了抵御水流冲击,自发抱团过马路;有民宿老板站出来,主动开放50家分店供人避险;郑州所有酒店全部降价;郑州图书馆收留被困人员;高新区一幼儿园为市民提供食物和住宿;有志愿者开着皮卡车运送地铁站滞留人员;包子铺的包子免费放在屋里,写字楼的大门打开,供行路者休息;河南全省及周边各省市的支救援队伍纷纷支援;湖北十堰,一企业得知郑州居民生活物资短缺,加班加点赶制了10万个馒头紧急送来;为全力保障城市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全国各地的电力、通信等部门和企业派出精锐力量,驰援河南……
社会的自发互助成为战胜危机的重要力量,没有他们,我们的损失,无疑会更大。
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打破传统的政府单中心集中应对危机模式,推动危机应对中集体决策力与个体行动力的共同进化,构建“高效性、灵活性、响应性与适应性”四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网络型城市风险危机管理模式,将更好应对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治理挑战。
3
领导干部,需要随身携带三面“镜子”
面向未来,从集体决策力看,无知、无能、无为是风险危机管理的三大“短板”。
如何确保安全,怎样抓好安全,必须讲究方法,作为领导干部,需要随身携带三面“镜子”。
第一面是“望远镜”,看得远,往深谋。“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把握风险走向是谋求战略主动的关键。要增强风险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随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各级领导应按照该要求,提高工作站位、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时代需求。
第二面是“瞄准镜”,挖症结,出实招。要努力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应急处突的见识和胆识,风险发生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紧紧依靠民众,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挑战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找准问题根源所在、确保有的放矢、精准拆弹,最终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
第三面是“显微镜”,真剖析,消隐患。风险结束后,善于发动全体参与救灾工作的政府部门、NGO、志愿者、市民撰写提交细致、具体、管用的灾后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查找工作和体制机制上的漏洞,及时予以完善,真正把应对灾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内化为城市长治久安的宝贵财富。
4
公助、共助、自助,织就城市强韧网络
面向未来,从个体行动力看,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3.89%,但其实我们很多城市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所崛起,相比欧美现代城市上百年成长史,尚处于“青年期”。
很多城市人更多是“脚”进了城,但“脑”中对现代城市运行风险的认知知识和避险技却仍然匮乏。
为此,提高每一位市民应对危机的意识、知识与技能,让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成为促进每个人从身心素养层面实现全面发展的城镇化,而非一种“城乡身份”的城镇化,将是构筑更加稳固城市风险管理基础的关键。
对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组织防灾市民大会交流切磋各方防灾经验得失;建设防灾主题公园,展示、体验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活动;研制防灾课程与技能手册,让防灾从平时做起、从娃娃抓起。通过一系列“细雨润物”式的举措,促进民众形成广泛的“公助·共助·自助”行动意识、能力和网络,真正构筑起支撑人民城市强大韧性的深厚社会土壤。
(作者王伟,系政邦智库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
回看第一篇报告文章,请点击《河南暴雨敲响的城市“自然警钟”》
回看第二篇报告文章,请点击《河南暴雨引发的城市“极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