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易经残卷·蒙》近古殷周时代(草稿)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文言:(原缺)
蒙:蒙昧无知《序卦》“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盈,饱满。这里指正常的。物,这里指人。始生,小的时候。这里转指蒙昧无知,但是这种蒙昧又属于正常的,类如小孩子。在先贤的心目中,殷周时代的这些民众们,佗们就像小孩子一样,总是那么幼稚可笑。佗们总会做出一些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来,例如这卜筮行为。卜筮行为是一种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这里指事情的端倪,然后根据这些情报往出推测结果的这么一门学问。佗类似于数学中的证明题,证明是数学上很难的东西,做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是先把所有已知条件摆出来,把要证的结论摆出来,觉得简单的证明题这样一摆就就知道怎么来解题了,一时之间想不明白的难题则需要从中寻找这些已知条件它们彼此间的联系,或借签其它题的解法,最后才能找到思路。与证明题不一样,卜筮是只知道已知条件,根本就没有结论,进行卜筮的人要根据这些已知信息来往出推测将来的那个结果是怎样的。为了保险起见,请有能力的人对未来进行卜筮,看看吉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到了这些幼稚可笑的人这里,佗就变样了,成了迷信。就像先哲的鬼神学说,转变成迷信者心目中的鬼神之道那样,三人成虎了。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虽说我们是主动的,但这不是我们在刻意要求佗该如何如何,而是因为彼此是同类,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角度出发,我们有义务来维护我们身边的这些人们在言行上的正确性。志应也。
初筮告:彖辞注解说“以刚中也”。例如,当朋友初次找人来给佗自己算卦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告诉佗算卦是一种迷信行为,那些给人算卦的人都是骗子,真正的卜筮不是那样的,佗是这样这样这样的。假如经过再三说教,对方依旧不听,那就随佗去,听之任之,不再浪费精力了,以免自取其辱焉。
君子以果行育德:贤者在教导这些蒙昧无知的百姓时,所教授的这些东西都是百姓们可以做到的,佗们并不好高骛远。
山下有险,险而止:山,仁者也,仁者乐山。险,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人。止,行正之谓也。那些宽厚仁爱的王侯们,他们的手下当中虽然有勇武的人,但是这些武夫们对暴力的应用还是很有分寸的,他们一点儿都不过分。
以亨行,时中也:贤者和这些蒙昧的人在一起,彼此的交节之所以是好的会聚,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这些蒙昧者的言行才是“中正”的。因此,初筮告,若是再三渎,则不告也。人家认为这东西佗不对,还说啥呀说呀。正是能够尊重对方的意愿,因此这场聚会才是好的聚会。不强求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圣哲的思想之所以能够隐藏在这些书册之中,那是民众们的这种愚昧无知所造成的结果,那是圣哲们处心积虑地弄虚作假,最后把这些蒙昧幼稚的民众们都给唬弄住的结果。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文言:(原缺)
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为了让民众们不再违法犯纪,为其讲解现有的这些案例,以震慑那些不法之徒。一味地进行恐吓,这是在推广刑罚,非正人之道也,故曰“吝”。应该教之以政。《诗》曰:“九十其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节也。
文言:(原缺)
包:容纳。有容乃大。
克:地位对等。《左传》:“如二君,故曰克。”子克家,指长幼平等,男女平等。平等待人,人必乐近之,是以刚柔节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文言:(原缺)
女:女子,柔弱顺从者也。
金:五行之一,金主杀伐。
夫不有躬:这些女性虽然柔弱顺从,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这样的人就可以任由人左右。谁若是敢于传播这种倚强凌弱的思想,那佗的人身自由就别想要了。高仁义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文言:(原缺)
困:被限制在那里,令之无所适从。
独远实也:让民众们做佗们做不到的事情。《韩非子》曰:“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文言:(原缺)
利用民众们的这种愚昧,顺势革除佗当前的错误言行,令从新开始,以正道运行于世间。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文言:(原缺)
打击这些错误的言行,不能主动出击,以强迫对方如何如何。只能像防贼一样地防着,不让这些人有机会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