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学不到什么东西? 2024-06-04 11:21:52 几个月前,有个不太熟的朋友找我,说:最近想读点书。你是不是读了很多书?能不能介绍几本给我?我说,行啊。随手列了个简单的书单给他。昨天晚上有事找他,末了记起这个事,问了句:上次介绍的书怎么样?他说:喔,我大致翻了下,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我知道的,就没细看。听了这句话,我很想告诉他:你这样读书,是很难学到东西的。01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深度文章,感觉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甚至看到一个概念,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在哪本书里出现过。但到真正用起来时,却又不知从何入手。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吗?其实不是。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讲一个对我触动很大的故事。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徐复观,是民国著名学者熊十力的弟子。1943年,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时,请教熊十力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告诉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了,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徐复观后来回忆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出处:周为筠《在台湾》一书)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正确的读书方式,不是去找「知道」,而应该去找「不知道」。02读书的本质,是获取新知。而聚焦于「知道」—— 你能得到什么新知呢?你所读到的,都是已知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但很多人却不具备这个意识。这两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叫做:日本煮饭爷爷村嶋孟被誉为「米饭仙人」,标榜匠人精神,是否过誉了?看到这个标题,我的第一直觉是: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是的话,这位老爷子在煮饭上有什么过人之处?但点开问题,靠前的回答都是什么呢?各种揶揄: 这不就是营销吗,就是想卖大米嘛; 坐等什么时候出「白开水之神」; 为什么没人叫我嗑瓜子仙人; …… 更有甚者,表示:煮个饭都能煮出花来,你们这些小资,能不能别这么崇洋媚外、自欺欺人?这些态度,其实都可以归为一类 —— 我把它们称为「封闭性心态」。什么是封闭性心态?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观念,去解释新事物。他们喜欢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求「相同」,把共性提取出来,自认为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并把一个新鲜的世界,改造成自己熟悉、稳定的世界。与之相对的态度,我称为「开放性心态」。秉承开放性心态的人,会有更强的好奇心。他们的态度,是从「相同」的事物中寻找「不同」,并且去探求「不同」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和原因。他们乐于接受一个新世界,并且把认知和解释新世界,看作一种冒险。封闭性心态是不是一定不好?当然不是。很多时候,它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降低注意力的消耗,帮助我们把精力集中到更重要的事情上。但当我们在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候,我们更需要的,是开放性心态。拿前面的「米饭仙人」来说:这是不是营销重要吗?我关心的是,这位老爷子是不是真有过人之处?有没有什么技巧,是平时能用起来的?哪怕定性为一场营销,去思考、分析一下背后的营销技巧,也比「营销而已,有什么好谈的」好得多。这才是学习。无论是读书,还是学习技能;是从信息中学习,还是从经验中学习,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地方是我不知道的?能够如何为我所用?而不是看到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往自己熟悉的概念上面靠,告诉自己:「这不就是xxxx吗?」抱着这种态度,是永远无法得到任何新知的。你只是在不断强化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03为什么说「开放性心态」优于「封闭性心态」呢?我在之前的文章说过,神经科学认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以「概念」和「联系」的方式,储存在我们大脑当中的。每一个概念就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就是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些点和线组合起来,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网络。封闭性心态,是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都将它拆解,用自己知识网络中已有的概念来解释、替代。它会不断地强化固有的知识联结,但并不会新增任何节点。而开放性心态则相反。每遇到一个新的概念,哪怕暂时无法解释,也先将它纳入大脑,作为一个新的节点,再不断尝试将它跟固有的节点建立联系。它会不断地增加新节点,扩大整张网络的范围。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我们大脑中的知识网络越广,越丰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有效。举个例子。我大学的时候,读过彼得·德鲁克的书。那时,囫囵读完全套,只觉得「这些不都是套话吗?是个人都知道」。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新意。但当工作了几年,了解了许多管理知识和行业积累,拓展了视野之后,重新拿起德鲁克,才发现:原来自己以前根本没有读懂。许多看似普通的内容,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几乎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的理解能力变强、智商提高了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的知识网络,被极大地拓宽了。每看到一个概念,我能够「联系」起来的知识大量增加,自然,获得的收获也就更大。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浸淫于某个行业、岗位太久,就很难接收新鲜事物了?原因就是:他们的知识网络已经被固化,很难再用「开放性心态」去理解新事物。他们更需求的,是心智的稳定性。他们希望这个世界是熟悉的,能够被理解。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真正善于学习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呢?他们不会拘泥于「知道」,也不会去寻求「相同」,他们乐于接受新观点,对「不同」极其敏感。对他们来说,新鲜感,比起稳定感,是更值得追求的东西。他们不会担心「自己的认知被颠覆」,因为他们无时不刻都在修补和怀疑自己的认知。04说回主题。当你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时,你脑子里想的是「很多观点跟我一样嘛」「这些东西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特别有新意的」—— 你就要注意了。因为,你很可能在舍本逐末。用这样的心态读书,只是在浪费时间。你除了强化对自己的认同之外,又学到了什么东西呢?大卫·库伯提出过一个「库伯学习圈」。他认为,学习一个新的技能和概念,需要经过这么一个循环:具体经验 → 反思 → 抽象性概括 → 应用于实践只有走完一遍流程,你才能说真正学会了这个知识点。这就叫做「内化」。可以看到,抱持着「我知道」这种心态的人,只达到了第一步「具体经验」。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概念,并把它「辨认」(figure out)了出来。并没有真正去思考和理解。但从「辨认」,到真正「理解并运用」,中间还有巨大的路程要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读书,才能保证学到东西呢?051. 反思辨认知识点,是谁都会的事情。但辨认之后呢?不要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进一步去思考:这个知识点,跟我所理解的,有什么不同?不妨这样问自己: 它们的表述是否一样? 它们的推导是否一样? 它们背后的逻辑是否一样? 它们应用的情景是否一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都是「贴标签」,「日常生活中,不要给人贴标签」,和「在办公室里,如果你很内向的话,不妨找到一项技能、一个垂直领域,把它作为你的定位,让别人给你贴上标签」—— 这里的两个「贴标签」,是同一个意思吗?它们矛盾吗?如果你按照上面的问题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两者明显是不同的。前者强调的是「不要轻率地对别人下定论」;后者强调的是「让别人快速记住你,提高存在感」。重视概念之间的差别,多进行反思,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2. 抽象概括进行「反思」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去思考:这两者之间为什么会有不同?如何概括它们?能不能用一个更高的模型统一起来?举个例子:关于 Todo List 和 GTD 的工具,我试用过起码 20 款,每一款都用了至少一个月。为什么要试用这么多软件呢?是每一款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吗?不是的。原因很简单。只用一款软件,我就会被这款软件的框架限制。所以,我会不断去发掘新软件,寻找它们背后的逻辑,思考开发团队的构思,并结合自己掌握的时间管理知识,去归纳、总结,抽象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一旦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其实用什么软件、怎么用,都已经不重要了。飞花摘叶皆可为剑,甚至用最简单的备忘录,也能满足我的需求。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3. 应用实践通过前面两步,得出一个抽象模型之后,下一步,就是把这个模型,应用到实践中。用它来理解你读到的信息,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你才能发现:你抽象出来的模型是否严谨、全面,是否有足够的解释力。紧接着,再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进行反思,重新开始下一个循环。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让它向着更高层次伸展、蔓延。这才是真正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快速」「高效」。这并不是真的在学习,只是在满足学习的焦虑感。不要成为这样的人。让大脑动起来。 赞 (0) 相关推荐 开放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 思维是什么?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人们往往又很容易被思维都限制,被思维所定势. 思维,不同的人思维不同,有些人思维是开放的,有些人思维是封闭的.开放性思维的人认为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封闭性思维的人 ... 发人深省:批判视野下的中医“象思维” 批判视野下的中医"象思维" 所谓"象思维",是指产生于阴阳五行理论和象数易学,以阴阳.五行和卦象等象概念或象符号为基本思维要素,具有一定推演规则,并通过对诸思维 ... 这些能力很重要,可惜大多数人却没有! 有的时候,明明觉察到一些能力很重要,可自己偏偏做不到. 比如以下这几种能力. 1.学习的能力.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换代也是很快. 单纯靠知识的积累,是无法赶得上知识更新的步伐的. 每一个行业 ... 《论持久战》中的唯物辩证法 首先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一般(普遍)(共性)的知识作为指导,去研究其中特殊(具体)(个性)的东西. 比如: 毛主席研究中日战争,不是漫无目的的研究,而是以一搬的知识为指导,即"战争&quo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有什么用?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1230万阅读的热门问题: "我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7293个回答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句话:&quo ...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还是没能过好这一生? '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 ... 结构思维: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不会这个方法论 结构思维: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不会这个方法论 读了很多书,但很快就忘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 你已经记住了,只是缺乏"诱因". 知乎高赞:读了很多书,但很快就忘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 这是福传读书的第159期精神粮食 作者|邢福传 来源|福传读书(ID:fuzhuan_520) 哈喽,你好吖,我是邢福传~ 我相信许多人,自从踏出校门以后,基本就很少接触书本,好像读书跟自己已经没有什 ...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文/张晓彤 图/lylean lee 最近重读了<百年孤独>,一时间难以从马孔多居民的生活里走出来,说话间总是带出某些情节.朋友笑我容易被书迷住,小心掉里面出不来. 想想也是,我是个读书 ... 为什么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学历很高,却一事无成 为什么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学历很高,却一事无成 《认知觉醒》:别让自己读了很多书,却成了最没用的人 白岩松曾在<痛并快乐着>中写到: 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你要拼,也想赢 ...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工资却很低”,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工资却很低”,你的问题是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