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一位好友,被袁术当众列出三项罪名,最终死于董卓之手
秦汉时期,游侠交友之风盛行,直到汉末三国时代亦是如此。在汉末群雄中,尤其以袁绍善于交友著称,史称袁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今天本文的主人公,便是袁绍结交的一位好友。他因事得罪袁术,而被袁术当众列出三项罪名;又因激怒董卓,而最终死于董卓之手。此人,便是南阳名士何颙。
根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所载:“(袁绍)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伍德瑜等皆为奔走之友”,此处记载中的何伯求便是何颙。那么,他是怎样得罪袁术的呢?袁术又给他列了哪三项罪名呢?
事实上,何颙与袁术之所以交恶,究其原因还在于袁绍。根据张璠的《汉纪》所载:
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而袁术亦豪侠,与绍争名。颙未常造术,术深恨之。
由此记载可知,何颙与袁绍交往十分密切,但不同袁术结交。这对于生性敏感、气度狭小的袁术而言,显然是不可容忍的。袁术痛恨何颙轻视自己,便借机当众列出了他的三项罪名:
王德弥先觉隽老,名德高亮,而伯求疏之,是一罪也。许子远凶淫之人,性行不纯,而伯求亲之,是二罪也。郭、贾寒窭,无他资业,而伯求肥马轻裘,光耀道路,是三罪也。
上述记载中的许子远,便是南阳名士许攸。郭是指郭泰(字林宗),贾是指贾彪(字伟节)。因此,袁术列出的何颙三大罪行可概括为:一,不敬长者王德弥;二,亲近小人许攸;三,生活奢侈。客观的说,除了第三点外,其余两点,均是欲加之罪。袁术之所以如此不给何颙面子,无非是为了抨击袁绍集团。
董卓之乱爆发后,何颙与王允、荀爽谋划诛杀董卓,但因荀爽去世而没有来得及行动。董卓或许发现了何颙的不轨意图,便以它事为由抓捕了何颙。何颙被捕入狱后,悲愤交加,最终死于狱中。
略带一提的是,在东汉末年天下纷乱的形势下,涌现出了诸多的志士仁人,他们以各种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蓝图,但多以失败而终。何颙,便是这类人中的一位。何颙之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亦是那个时代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