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史话」三晋名臣赞狐突 功著晋帮成霸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七——狐突庙
文/朗读者 碧涧流泉
狐突庙,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城西5公里处的西马峪村。始建于宋代宣和五年(1123年),在金明昌元年(1190年)、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两次修葺,明代扩建了献殿,明正德年间的石柱及木构件至今还保存得十分完好。清代又扩建了山门、乐台以及钟、鼓二楼,遂构成了现在东西宽30余米,南北深75余米,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的重院建筑。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狐突,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37年,字伯行,伯氏、狐子。古晋阳西境人(今山西交城),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是晋献公的岳父,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原姓姬,因其祖受封狐氏大戎(在东周列国大观中“春秋形势图”显示狐氏大戎位于当时赤狄居住地的汾河以西地区,即现在古交、交城一带),而改姓狐,封地即今山西清徐、交城、古交一带。重耳避难外逃时,狐突曾令二子狐毛、狐偃随行护卫。晋怀公畏惧重耳回国夺权,有意加害重耳,以死威逼狐突找回两儿子挟重耳回国,狐突直言:“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贰,何以事君?”坚决推辞了晋怀公的要求,怀公年轻气盛,杀了狐突。狐突之死,将晋国公卿彻底推向了重耳。重耳安然回国,励精图治终成霸业。为表彰狐突忠烈千秋,建庙祭祀。狐突为重耳执政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历史上以狐突教子“忠诚不事二主”而死,深得历代统治者推崇,且被神化,称为“狐神”。因此,为表彰狐突,建庙祭祀。狐突庙就是后人为了纪念狐突大夫扶佐重耳即位所做的重大贡献和刚正不阿的高贵品德而修建的。
民间对狐突也极为崇拜,故立庙以祀之。光绪年间《清源乡志》记载:“狐突墓,在马鞍山下。宋宣和五年封利应侯,乡人建庙以祀之。坐下有泉,遇旱祷雨辄应”。据万历、康熙的《徐沟县志》记载:“狐突曾在本县居住,故有秃尾渠之号。”“秃尾渠从刘村取水,灌溉北门外田地。”乡人将灌溉渠称秃尾渠,寄托了人们对狐突的敬意和良好的愿望。民间盛传,在清源米阳都(今西谷乡一代),每遇天旱,人们都要怀着虔诚之心去狐突庙、狐爷山祈雨。祈雨者队伍较为庞大,先上狐突庙祭奠,祭奠完毕,大部分人返回,只留下一些身强体壮者上狐爷山完成所有的祈雨仪式。据传说,上狐突庙、狐爷山祈雨非常灵验,每次祭奠时,总有一只蝴蝶飞来落在狐突庙供桌上的盘子里,祭奠完后蝴蝶就飞去。传说蝴蝶就是狐突的化身,有求必应。每次下雨后,乡人们还要上狐突庙和狐爷山去谢神(亦称谢雨),谢神时,米阳都人倾城而出,仪式隆重,有锣鼓、社火等。站在谢神队伍中间的一人,胳膊上用铁钩挂满了布条,两胳膊伸直,一直走上狐突庙和狐突山,乡人们就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狐神的恭敬之情和虔诚之意。
狐突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分内、外两院。外院,宽展的院落与过门乐台组合成一座可容纳数千人的露天剧场。山门单檐悬山顶,构筑别致,外观为门楣上书“狐神谷祠”。东西厢房各七间。外院的主要建筑为献殿,又称膳庭,面阔五间,东西宽24米,硬山顶琉璃剪边,檐下斗拱有似卷云,似象鼻,又饰以蚂蚱耍头、六角头、直棂栏,多变和繁杂的形制,殿内石柱、梁、檩等构件,都为明代原件。献殿前后开窗,殿内宽敞明亮。梁架正中悬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书匾“泽沛苍生”。东西两旁立明、清、民国年间石碑8通。两山墙有明壁画布雨回宫图50平方米,西壁为出巡布雨图,上部乌云滚滚,电闪雷鸣,下部龙王骑龙,夜叉持伞,侍者前呼后拥,有一老者(即狐突)左手执杯,右手扬拂,作施甘露状;东壁为回宫图,万里晴空,禾苗茁壮,一行人马从南而入,描绘狐突施雨后回宫的情景。
由献殿后门入内院。院内古槐参天,苍翠欲滴;树干粗壮挺拔,几人不能合抱。中轴线建正殿三间,分前后两室,前为单坡五檩勾连卷棚式,为清代重修时为保护后室而另加的。门楣悬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额书“三晋名臣”匾;内悬清光绪十八年“功著晋邦”匾。后室为狐突夫妇寝宫。元代曾作过修葺,但整体仍保持宋代风格。面阔三间,歇山顶建筑,低矮雄壮,四角飞翘;周施单翅斗拱,粗壮朴实,疏密得当;彩绘蓝绿相间,浓淡相宜;构件雕刻玲珑大方。室内两侧塑官吏、侍女、武士彩塑像;中筑约一米高台坐,上彩塑狐突夫妇坐像,紧靠后墙。狐突红脸,头戴金冠,身着红袍呈王者像;夫人则戴凤冠,穿霞披,吊玉坠,呈命妇冠服像。两旁彩塑侍女六尊,是给狐突夫妇尚冠、尚衣、尚书、尚席、尚沐、尚膳的六尚侍女。正殿两侧的东西偏殿各塑黑白龙王夫妇像。内院两侧为碑廊,存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重修利应侯神像碑记》、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重修利应侯庙记》等碑十通,分列左右碑廊。
狐突庙地方建筑手法特点突出,碑刻、匾额、塑像、古树一应俱全,尤其是碑廊和献殿内共存的各种碑刻18通,在光绪《清源乡志》中有关于狐突碑的记载:“狐突碑,在马峪狐神庙内。碑石光亮如镜,可鉴毫发,俗名'透灵碑’。”详细记叙了历代各朝对狐突庙的维修情况。其中一些碑刻所反映的内容为其独有。这些碑刻涉猎面广,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作为忠贤的楷模,狐突距今已有2600年之久。当地人建祠纪念他,除了对其高功厚德的仰慕外,更重要的是世人期盼着自己心目中的千万个狐突来造福苍生。而狐突庙更以自己宝贵的艺术价值,久经沧桑被保存下来。
相关诗集
狐突祠
乔 宇
晋家争立衅谁开,霸业中衰未可回。
诸子为君从患难,当时谋国总贤才。
丹青遗像忠魂在,香火空山祀典来。
自古英雄常死节,不须重起后人哀。
乔宇(1457-1524年),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乐平(今山西昔阳)人。明成化二十年进士。曾任户部左侍郎,右侍郎,累官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狐大夫庙
潘耒
皋落千年泪,韩原一片云。
几能开霸业,魂尚拥储君。
故里堪遗庙,空山况有坟。
灵旗风过处,寒雨暮纷纷。
潘耒(1646--1708年),字次耕,又字稼堂,晚自号止止居士,吴江(今江苏)人。曾任翰林院检讨。有《类音》《遂初堂诗集》《文集》《别集》。
过晋大夫狐突祠
柯嶟
闲来狐突祠,剔藓读残碑。
创建知何代,荒凉适此事。
苔封松径少,僧寂鸟声迟。
亮节千秋在,遗忠立晋基。
柯嶟,乾隆年间人,生卒不详。
赞狐突
若水
并州自古诞王侯,曾有几人享万秋。
璀璨烟花风打散,瘖然落叶雨流沟。
当年霸主成娱话,往日枭雄尽已休。
贵有丹心开碧血,虹桥雨后耀神州。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等。
原创作者/碧涧流泉
来源/太原市太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