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地铁的读书人
一个在纽约地铁里读书的人,请问他是有学问的概率大,还是没学问的概率大?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奇怪的现象。
有人辛辛苦苦开了个饭店,把消费者当上帝,上帝说口味怎么调整,我就怎么调整,结果生意反而越来越差。
有人没日没夜搞了一款软件,拼命搜集用户建议,用户想要什么功能,我就改进什么功能,结果流失的反而越来越多。
为什么?
为什么你明明按照他们的做,结果却越来越差?
他们在骗你吗?
没有,他说的是实话。
那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基础概率出问题了。
凡事是要考虑基础概率,是要放到一个更大的场景中去考量的,否则你拿到的就是一个严重偏差的数据,用它来做决策,毫无意义。
你开个饭店,是有人给你提建议,但是你别忘了,那些觉得不好吃的人,可能直接就不来了。
你做个软件,是有人给你填问卷,但是你别忘了,那些觉得你软件难用的人,可能直接就卸载了。
能给你提意见的人,永远是一小部分,你真正要问的,恰恰是那些没提意见的人。
拿偏差的样本来做决策,是要吃大亏的。
比如前一阵流行的民国小学生作文,惊艳了很多人,以至于大家说:现在的小学生啊,退步太多了。
不对的,能保留下来的,一定是顶尖的作文,那些普通的作文,根本就没人搜集。
再比如 1936 年美国大选,当时电话调研了 140 万人,数据明明显示兰登会赢得大选,结果呢?罗斯福赢了。
为什么呢?因为 1936 年电话还是富人的专利,你听不到那些穷人的声音。
再比如我们总说孩子挑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为什么从来不说大人挑食?
因为大人只点他们喜欢吃的啊,叫个外卖还要备注一下不要香菜,拿到手里怎么会挑食呢?
关于基础概率,当年有个最经典的例子——加固飞机。
二战期间盟军想加固飞机,军方统计所有返回的飞机的中弹情况,发现机翼弹孔多,但机身和机尾弹孔少,于是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的防护。
大家都觉得没问题,但只有一个人反对,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瓦尔德教授(Abraham Wald)。
他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固机身和机尾(具体论文:A Method of Estimating Plane Vulnerability Based on Damage of Survivors)。
理由很简单:弹孔少不意味着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就回不来了,机翼弹孔多,还能飞回来,恰恰说明不致命。
结果很多飞行员不干了:我开了这么多年飞机,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机翼中弹开回来有多难,你连飞机都没碰过,凭什么相信你。
瓦尔德说:飞机各部位受到攻击的概率,理论上是均等的,但是引擎罩上的弹孔却比其余部位少,那些失踪的弹孔在哪儿呢?一定是在那些飞不回来的飞机上。
为了确定方案,军方派情报人员去调查,果然。
这就是基础概率,也叫幸存者偏差。明白了这个,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战地医院里面,腿部中弹的士兵更多,因为那些胸部中弹的,根本来不及送医院。
为什么袜子为什么总是丢一只,因为丢两只的时候你不知道她丢了。
为什么老板为什么这么挣钱,因为那些亏钱的都打工去了。
好,回到开头的问题,请问纽约地铁看书的人,大概率是有学问还是没学问呢?
重点是什么:纽约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