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学而第一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欤)!”

孔子关心时政,每到一地都喜欢打听当地的政事。他是去找别人、求别人,去“问”来的,还是别人主动来找他、告诉他,他“闻”来的呢?

“闻”“问”二字同源,早先只有“闻”,没有“问”。这里的“闻”到底是“问”还是“闻”,正是子禽想知道的。

子禽,陈亢的字。

子贡,子赣的简写,端沐赐(亦作端木赐)的字。孔门二期生,“孔门十哲”之一,长于言语,擅长应对宾客。

子贡回答说老师品德好,名声在外,都是别人来找他的。这大概是老师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其诸”表示不肯定的语气,意如“恐怕”、“大概”。

温,温和厚道。良,善良实在。恭,恭敬庄重。俭,节俭朴素。让,谦虚礼让。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怎么算“孝”?可以考察三个方面: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儿子)的志向;父亲死了,要观察他(儿子)的行为;如果(儿子)能做到在三年服丧期间保持父亲的“道”,就可以算是“孝”了。

父亲在,当然要听父亲的,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儿子说了不算。想干的可能不让干,不想干的可能不得不干。说了不算,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志向、态度就是要考察的重点。

父亲死了,你当家作主了,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了。这时候,你怎么干就是考察的重点了。

父亲的道是父亲的道,你当家作主了就可以有自己的道了。但是服丧其间,父亲未远,要“无改于父道”才算孝。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功用就是调和;先王之道就是以和为美。俗话说“和为贵”,小事大事都要依照“和为贵”的原则来办。情况也有例外:为和而和,不符合礼节,便不可行。

和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或曰以不平等求平等。真的平等只是理想,古人叫“大同”。大同实现不了,所以才有了礼。礼就是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大家共同遵守形成了习惯和传统。礼是处理差别的,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姻)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复,践言也。

“信”有大信有小信,孔子认为只有“近于义的信”才是大信,大信必须践行。不关义的信是小信,可以破例。

恭是恭敬,脸色庄重,说话客气。“恭”当然好,但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显得做作、太假。只有节之以礼、适度、符合各自身份的“恭”,才能“远耻辱”。

“因”(姻)是婚姻关系,“宗”是血缘关系。宗在这里作动词讲。如果婚姻关系不失亲近,也是可以归往、归向、依靠的。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是孔子在给“好学”下定义:安贫、乐道、多听、多看、多想、少说话。

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君子”的要求:不追求物质享受,对吃、住没有太高的要求;对事情敏感,看得懂却不说透;主动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靠近,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匡正自己的行为。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是有钱人,有钱,才能看透钱。具体得有多少钱才能看透,因人而异。对穷人,钱是命根子,不可能看透。对富人,钱真的就是一个数字,多点少点无大所谓。

子贡总结出一点心得:“贫穷的时候不巴结、讨好人;富贵的时候不骄纵、欺负人。”当然,他是有钱人,所以他说的重点是“我不骄纵、不欺负人,是不是做得很好了?”

老师首先表示了肯定,然后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如安贫乐贫,富贵了也要有节制,做人行事合乎礼的要求。”子贡说的是底线,不去做什么;老师讲的是标准,要怎么做。子贡说的是对他人,老师讲的是对自己。老师果然是老师,水平就是高。

无谄、无骄,不去做什么,还有克制的痕迹。乐、好礼,完全是打心眼里喜欢这样,自然而然这样去做。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如切或磋”是加工骨、象牙一类的制品;“如琢如磨”是加工玉、石一类的制品。子贡引用这句话,是想表达“砥砺德行也要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孔子非常高兴,说他理解得很对,能够举一反三,以后就可以一起探讨《诗》了。诸,也就是“之”,此处代“子贡”。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对别人不知道、不了解自己持无所谓态度。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去强求。但是自己要主动去了解别人,想了解对方是态度,能了解对方是本事。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周)

(0)

相关推荐

  • 胡盼:行路难—学习篇

    作者注:这是同题文章的第三篇. 素材:行路难                  颜渊的生命境界         杜生喜所著哲理诗<行路>: 有人把弯路走直, 惊喜于找到捷径. 有人把直路走 ...

  • 桑老师说论语之——学而(中二)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于子贡说& ...

  • 【《论语》阅读札记(一)】/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一) 傅安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今我读完,感觉它隐约像是一部渐进式故事书,从夫子的文质彬彬, 踌躇满志,到循循善诱,师徒斗嘴,然后是到 ...

  • 知己莫如仪封人——《论语》悟读【62】

    莫愁前路无知己,知己莫如仪封人. <论语>第三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你们或诸 ...

  • 【《论语》阅读札记(十二)】/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十二) 傅安平         大家都知道,老子的寿龄很长,一般都说在百岁以上,尽管连真实的老子到底是哪一个现在还没确定.不过孔子的寿龄也很高,有73岁,这倒是确实的. ...

  • 闻《韶》其实志于道——《论语》悟读【157】

    三月不知肉味道,闻<韶>其实志于道. <论语>第七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

  • 【第212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10章》颜渊的“欲罢不能”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10章>颜渊的"欲罢不能"是何意? 9·10  颜渊喟(音kuì)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 ...

  • 【《论语》阅读札记(十七)】/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十七) 傅安平         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光耀历史两千多年,被历朝各种追封.         孔圣人的名声,一半来自他自己的努力,一半来自别人的追崇.赞颂他的人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阳货第十七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7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9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q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7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6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