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讲平说2560期:指标都完成了算不算成功,评价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果,重点要看三个方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560期#

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如果在一年当中把上级下达的指标都完成了,那么我们是否能评价他的管理工作就是成功的?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层面的管理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一个政府领导给的答案是,基本算是成功了,但是还应该进一步强调人的因素,关注群众的满意度;一个企业家给的说法是,合格是肯定的,但是要说成功嘛,还总觉得缺点什么;一个投资人给的答案是,不光要有上级的满意,还应该有客户的满意和投资人的满意,再加上员工的满意。大家会看到实际上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他的答案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些答案当中是不是有一些一般性的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呢?当然了,肯定是有的,否则的话,管理也不能成为一门科学,而在教育领域中也不会有管理学这个学科。

关于如何评价一个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或者说成功与否,我想先谈一个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东汉建安19年,也就是公元214年的春夏之交,刘备的部队把成都围得像铁桶一样,而且为了瓦解刘璋守城部队的士气,刘备想了一招,他把大将马超悄悄地从葭萌关调到成都,然后让马超披挂整齐,提枪上马,带着队伍打着旗号围着城转圈。大将马超声名远播,威震西川,而且马超的出现就意味着刘璋部队所期待的来自张鲁的援兵已经不可能出现了。所以随着马超在成都城下一出现之后,再加上使者简雍进城的一番游说,最终刘璋开城投降。历时一年半左右的西川战役终于全面结束。

公元214年的5月,刘备正式入主成都,在夺取西川的战略目标实现以后,刘备做了一件大事,他命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和李严这5个人一起编撰了一套法律体系,名为《蜀科》。这5个人当中伊籍和李严是后来加入的,特别要提一下刘巴这个人,他一开始是反对刘备的。刘巴一开始在荆州刘表手下,刘备取荆州之后,刘巴绕路去了西川,他保了刘璋,最终刘备入主成都,刘巴不得已才保了刘备。不过刘备很宽容,对刘巴委以重任,《蜀科》对于刘备管理西川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志》上就指出,刘璋父子治理西川的最大问题是: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简单讲就是,既没有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且法律体系也比较混乱。所以诸葛亮入西川之后,他提出的主张就是先理强后理弱,这个意思就是先打压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僚豪强,然后再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了法律和教化并举的手段。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在完成目标的同时,他形成了制度规范体系,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打法与套路,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人才,武的有关张赵马黄五虎大将,文的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许靖,特别是在中央政府当中重用了以前的反对派刘巴,同时在汉中战役中破格提拔了级别本来不高的大将魏延,这些都体现了刘备在选拔人才方面的胸怀和眼光。

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完成入川年度总目标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成事,也就是说把有关的各项指标都完成,把这事情办成。第二是立制,也就是说总结经验,订立制度,形成一些标准流程,为整个组织的发展打好制度基础,并且实现用制度去管理人、去规范人、去引导人。第三就是育人,一边做事情,一边发现人才,一边培养人才,把人才工作渗透到各领域中的工作当中去,并且作为各项工作中的核心任务。这样,随着事业逐渐的进步了,人才队伍也逐渐形成了。

通过对刘备入川这件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评价一个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可以看三个方面,40%看成事,30%看立制,30%看育人。我觉得在刘备身上成事这方面可以打35分,立志这方面可以打20分,育人这方面可以打25分。总体上看,在入川过程中,刘备这个领导他的管理工作至少是可以打80分以上的。我们身边也有些管理者得意洋洋地说,今年上级交给我的任务我都100%完成了,所以今年的管理工作很成功。实际上,按照以上的思路我们分析一下,就算是100%都成功了,那这个管理的有效性也只能打40分,不及格。那么这样的问题说明什么?说明管理者还需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要不行的话就每天听一听我们的平讲平说。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