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博物馆出土金银器欣赏(6)
59 、二龙戏珠银碗清(1616~1911年)高7、口径11.3、底足径6.1厘米重153.2克1959年12月刘受农捐赠,镇江博物馆藏。银质。直口,折唇,直腹向下弧收,圈足外撇,上有茎。腹部锤碟錾刻二龙戏珠纹。
60、 椰子壳寿字银胎酒杯清(1616~1911年)高4.5,口径9.1,底径 4.9厘米重35.53克江苏省泰州市汪镜英捐赠,镇江市博物馆藏。银胎。仿椰壳形,圆唇,圆腹,圈足。腹外壁以线刻梅花为地捧出四个泥金"寿"字。整器为椰壳色。
61、 金佛像牌东晋(317~420年)长 5.1,宽2.8,厚0.1厘米重21克1962年江苏省镇江市东南郊汝山贾家湾东晋墓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金质。长方形薄片状。正面线刻一佛,螺髻、裸身、双手下垂过膝、掌心向前、双膝外张、双足呈一字状外展,有头光两圈。背面錾刻半回纹状折线纹。此佛像造型特异,与一般常见容仪具足、宝相威严、着衣、披裟者不同,应为佛教徒举行"浴佛"仪式时专用的释迦太子诞生金像。金牌边缘有剪琢痕,推测此牌原应刻佛像两尊,背刻完整回纹,后被人从中剪开,墓主人夫妇二人各执一半,是研究东晋佛教艺术及其传播的极好实物资料。
62 长干寺舍利金棺唐大和三年(829年)盖长6.4,头宽1.9,头高2.8,底长5.1,尾宽1.6,尾高2.1厘米重 54克1960年5月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金质。锤镍而成。除底部外,通体以鱼子纹为地,遍体浅刻精细花纹。棺头上部刻如意云纹,中部刻划直线纹,下部为门扉,左右各│有乳钉三排九枚;棺尾刻五朵如意云纹,线条卷曲凸起,上托慧日;两侧各刻两个高髻人首、鸟身伽陵频迦鸟,一前一后,前者一手托盘,一手张开,后者双手合捧果盘,身侧衬以卷草纹;盖顶刻三只仙鹤振翅高飞,四周云海缥缈。
63 长干寺舍利银椁唐大和三年(829年)盖长11.5,底头宽4.3,头高4.9,底长9.6,尾高3.9厘米重223.9克1960年5月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银质。椁头刻门扉和卷草纹,上托慧日;尾部刻如意云纹;两侧各刻双头伽陵频迦鸟,身侧衬以缠枝花纹;盖顶刻一对飞仙,上身裸露,长裙飘扬,披帛飞举,前者仰身,一手托盘,一手张开,后者侧身,双手持果盘,飞行于流云花丛中。
64、 唐大和三年禅众寺舍利银椁唐大和三年(829年)通高12.4,底长9.7,底宽8厘米重406.7克1960年5月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银质。椁作带座箱形,盖面微鼓,与下部的椁体扣合,椁体下面为直棂乳钉门,有门环和锁,可开启取下;椁尾刻鸿雁一对,衬以如意云纹;两侧刻满花卉,在花丛中,两只伽陵频迦鸟,一作合掌状,一作双手捧花盘供养状;椁下部有三层式的假底座衬以破式海棠和蔓草纹;盖顶刻仙鹤一对,间以卷草纹。
65 龙虎纹银椁唐(618~907年)头高4.8,尾高3.5,盖长10.7,底长8.1,宽2.8~4厘米重63.48克1975年3月江苏省句容县行香公社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银质。盖呈船篷形,前后各设一圆形榫孔,与前后的榫套合。前挡錾刻一展翅立凤,间以缠枝忍冬纹,后挡饰对称四环状缠枝忍冬纹;左侧刻一腾龙,张口吐舌,鳍背,鳞身,足作三爪,间饰瑞云纹;右侧面刻一奔虎,形态与龙相近。
66 银佛牌唐(618~907年)长 5.7×宽4.3厘米重16.31克1960年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银质。长方体,两面均略凹进。边缘装饰两圈联珠纹凸边,内錾如意云纹。中部区域一面刻楷书文字"比丘惠平施",一面刻楷书文字"佛"字。
67 释迦牟尼诞生银像北宋(960~1127年)高1.7厘米重5.1克1960年5月江苏省镇江市甘露寺铁塔地宫出土,镇江博物馆藏。银质。为一裸体童子,作左手指天、右脚跺地状。该器为北宋重修宝塔时加放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