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送别袁隆平先生!先生对青少年的寄语请告诉孩子!
袁隆平同志治丧办公室公告
兹定于今天上午10:00
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
举行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六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至第十一届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05:27
03:30 / 03:30
生前,袁老曾写下过一首歌词《我有一个梦》。“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位老人对泥土对田野的挚爱;字里行间,展现着这位老人对科学探索的执着,以及对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孜孜以求……
↑ ↑ ↑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都在教科书里见过这样一幅图片
注释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考大学时
袁隆平想要学农
父母都不赞成
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
最终说服了父母
他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
学习了四年
他说
“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
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毕业后
他一边教书育人
一边做农业科研
而他也度过了自己人生中
最难忘的18个年头
他见过饿殍
听过无数次
“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
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
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
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
他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
他认为杂交水稻大有可为
即使当时的科学家都判定
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因为有了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
水稻才能进行人工杂交
为了寻找它
袁隆平拿着放大镜
对着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
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
特殊时期
他的那些像盼孩子一样
盼出来的秧苗
经常被轻而易举地被人拔光
他怕看不住苗
干脆把种子绑在身上
用体温催芽
无数次实验
无数次失败
他依然没有放弃
1970年11月
在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
大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
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
袁隆平接到电报赶到三亚
确认这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后来的研究
铺平了道路
1973年
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
他正式对外宣布
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正是为了这两个“梦”
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
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30多次赴国际水稻所
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
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
培训了来自40多个发展中国家
约2000名政府官员和农技专家
…………
为表彰他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许多国家都为他颁发奖项
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他为
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
还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尽管90多岁了
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
湖南省农科院
第一件事就是下田
获国家最高荣誉
“共和国勋章”那天
他只知道
衡阳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
他立即赶过去
在现场
袁隆平拿着水稻说
“开花开得好好”
年轻人亲切地称袁老为
“90后梗王”
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
爱好——自由
特长——散漫
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
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
今天
让我们重温
袁老对青少年的寄语
致敬,缅怀!
要注意身体,这是基础
在接受采访时对年轻人
说出了自己的寄语
“首先要注意身体,
这是基础。”
他颇为自豪: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锻炼,
游泳比赛可是武汉市第一名啊!”
要手眼结合、注重实践
普通高中思想语文统编教材中
纳入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一文
对此
课文主角袁隆平说
我就是个普通人
大家把我捧得太高了
“书本知识很重要。
我是搞水稻研究的,
但是书本里面长不出水稻,
只有田里面才长得出水稻,要实践!”
他叮嘱孩子们
和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
一定要手眼结合、注重实践
我没有什么成功秘诀,就八个字
去年全国科普日(9月19日)
袁隆平给全国青少年
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00:32
03:30 / 03:30
袁隆平称
自己没有成功秘诀
只有八个字的成功经验
知识是基础
汗水要实践
灵感就是思想火花
机会宠爱有心人
袁老还用了一句英文概括
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
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
“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
你们必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2019年9月17日
袁隆平参加湖南农业大学开学典礼
他勉励青年人
“同学们,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
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
但是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
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
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
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
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
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躬行实践、厚积薄发,
必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希望更多青年从事现代农业
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在北京启动
他在社交媒体上寄语年轻人
“现代农业已逐步转型为高科技农业,
绝非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
值得年轻人热爱并投身其中。
只有青年人才不断涌入现代农业,
才能为农业产业增添发展活力,
使得改革与创新推动
我国农业稳定健康发展。”
功在当代
惠泽千秋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送别!袁隆平院士
致敬!国之脊梁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