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养老金融诈骗!

近日,媒体报道,黑心养老金融骗局导致许多老人上当受骗,甚至有人因此自杀。细看之下,其实也并没有太特别,走的还是非法吸取公众投资款,然后跑路的金融诈骗老套路,不过换了个马甲而已。之前是以房养老、现在变成了投资养老院养老,这种诈骗本质上与投资什么理财产品、基金、某宝等等如出一辙,都是以投资后可获得较高回报作为诱饵制造的“庞氏骗局”。

先是职业 “营销团队”充分研究琢磨透老人心理,通过打造出环境、服务俱佳的“完美”养老院、养老公寓等机构;然后“营销”团伙四处活动,营销人员告诉老人如果不投资成为会员就不能在这家“养老”机构住。根据投资金额不同,会员等级不同。利息返点以“赠送消费卡”等形式体现,但对金融、投资风险绝口不提。一些老人看中了机构承诺的收益,不惜血本购买多个床位。然而一旦老板“跑路”、机构“暴雷”,老人们的“养老钱”则可能血本无归。这些所谓的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营销”的团伙,“研发”出一套针对老人的“推销战术”,然后向养老机构推销“营销外包”模式,或者与养老机构狼狈为奸,源源不断吸纳老人资金。

老人们为什么会上当呢?除了投资回报利益诱惑外,还有养老困境的问题。当前社会,依靠子女养老越来越难了!不少老人都有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想法。然而,民办养老机构经营普遍存在盈利难、融资难的“痛点”。老人消费能力不高,养老行业利润空间非常有限,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收益率低,不少养老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陷入经营危机。正是这样的背景,导致不少养老机构与金融骗子们合作开始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套路。有些养老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后不仅迅速解决资金运转问题,加大投入、规模建设后还“美誉度”倍增,一跃成为行业“标杆”。当然,也有一些养老机构从建立之初就只是为“圈钱”而产生的,租地建设、亏本造景,实际上早已谋划好拿到钱就转移财产或直接跑路了。

这些诈骗并不新鲜,为什么就管不住呢? 期待着涉及养老机构监管的相关部门要形成 “监管共同体”,严厉查处这类违法犯罪行为;此外,还应该强制要求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项目要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收费标准,不以任何形式超额收取养老费用,并畅通咨询、举报渠道。同时,也要加强养老金融诈骗的宣传力度,警醒老百姓。

从老人角度来说,在选择养老机构入住时,要查看相关证件并按规定签订养老服务协议,未在市、县(市)民政局登记的养老机构,不入住、不投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