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谚语解~16
武林流传 / 徐纪注解
基 因 库
“打拳(练武)不是走路、吃饭”。
教训吾人,“练武”必须真诚、专心。 必须重新做人,改变常人举手投足的动作习惯,而练成武术独一无二的“打拳”、踢腿。
“国技、国术”。
武术,就是武打的“技”术。清末民初,推崇之为中“国”的“技”击之术,简称“国技”,一如国号、国歌、国文、国乐、国剧(京戏)、国医(中医)者是。 而“國”是中国。 中央国术馆创立,改叫“国术” ── 中“国”的武“术”。
“武术、武艺、武道”。
中国人的称呼,循级而升... 初学入门,叫它技“术”。 各人自有成就的,才够资格叫它“武艺”。而门派如林,推陈出新者,始足以当之。 而“武道”二字,是由习“武”,而有人生之体悟。 其旨甚高,其人必慧。 然而在技术上之成绩,不一定高明。
“拳以人传”。
“拳”是活物,赖习“拳”人之成就,才得展现,流传。 死“拳”迨如乐谱,与音乐有关,而不等于音乐。 必须有人演之奏之,依其修为,而为好的坏的不同水平之音乐。 武术之为物,亦正如斯。
“一胆、二力、三功、四艺”。
武术是武打的技术。 其所依凭的,首先是大“胆”,其次是生来强健之“力”度,再次才是锻练得来的武术之“功”力,最后,才能要求习武纯熟,自我现展,与人不同之“艺”能。
入 门 法
“步落招成”。
中国武术之“招”式,全身一致。 而、运作之距离,步短手长。 常见之错误是:步式已到,而拳也掌也,晩了一秒、半秒。 正确之操作则是手足身躯之施为,必须在同一刹那完成。 故云:“步”子一”落”,全“招”必“成”,不容分毫先后快慢之差异。
“经于内,发于外,而不形于色”。
发招由“内”行“经”全身,而成招于“外”,以攻以防。 运作之途径,以意领身,全在“内”运而“外动”。 “不形于色”的“色”字,就是“形”“色”之义。 不可向“外”张揚手足,以挥以击,如不习武者然。
“把式把式,全凭架式。 没了架势,何来把式“。
“把式”是北方话,可指各色各样之技术、拉车的叫车“把式”、溜狗的叫狗“把式”,而练武,也叫练“武把”。 武术外现之招法,必有“架式”。 失此依凭,如何锻练。 然而,此谚只述外形,而未触及内在之修为。
“形曲力直”。
打拳发劲,身“形”卷“曲”,而所成之“力”,“直”取向人。 然而,“形曲”必须适度,而“力直”只是取向,由全身发出之拳掌,滚动纒丝而向前。 其实,也是“曲”的,万不可“直”。
“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是一般俗语,而在武术上的意涵是:一丝一“发”之小动作,也必须发动“全身”以施为。 亦即是说:中国传统之武术,没有局部之动作。
“借假修真”。
套路,就是“假”的设定,叫人依式操来... 而、内含之基功发展,攻防命意,内外如何结合,变化如何掌握,才是“真”正之“修”为。
“照顾足下”。
本是禅宗用语。 巧哩,正好提醒今之武者,不可一上来就先动手,而必须由足底起始,上行腰胯,经由肩背,才到达手臂。 这是中国传统武术唯一的正确之操作。 以故,那能不先“照顾足下”呢!?
“必先以博学为功,后以约为用”。
俞大猷语,极是! 初学之时,不妨多方尝试,广识武技之不同,寻觅一己之所喜所能适习。 夫然后,不必浪费时日精力,转而“以约为用”,掌控发挥,以求必胜。 武术非戏耍娱人之物,絶不以多为胜。
“心为元帅,眼是先锋”。
“心”就是意念,指挥己方之三军,共同作战。 “眼”不一定是“眼”睛,常是己接敌手时之知觉,乃是“心”“眼”。 由此知觉得知之讯息,以发我方之攻防。 迨如军中之“先锋”,首先接敌,定我大计。
“戏台上半个少林”。
“戏台上”以剧娱人,吟唱做表之外,常演身手过人之武技,以博彩声。 其中,采用武术者不少。 然而,多已变形易像,“半个”武术已太过客套了!
“动如风,稳如钉”。
形意拳谚,而具普遍之意义。 不“动”则已,“动如”疾“风”人人知之。 所需留心在意者是:无论再怎么求其手快,脚中之平“稳”,才是根本。 一步一式,“如钉”子一般地,深入地表,壮如山岳。 唯有平“稳”之中的快,才是真快。
“头三脚难踢”。
人的手臂,虽称万能。 初学之人比划招式,似乎容易。 而腿“脚”之日常功能,先在支撑。 一“踢”“脚”时,便失平稳。 是故,初学时之难度,大于双手。 看似“踢”出一“脚”在做功,其实另一立定之“脚”也不空闲,必须努力平衡也。
“明劲牵暗劲,暗劲逗明劲”。
“劲”有“明”“暗”长短,而变化施行,综合互易。 有时“明劲”在先,“牵”出“暗劲”;有时“暗劲”先行,而“逗”引“明劲”。
“沈肩坠肘,力量到手”。
“沈肩坠肘”是中国武术的基本身形。 必如此,才能由腿脚启动,上行腰胯,至于“肩”“肘”,而“力量到手”。 倘如壮气填胸,“肩”“肘”等不及地用力,就是自己拘束了劲道运送之途径,一如山崩坍方,交通中断,“力量”受阻,送不“到手”矣。
“光说不练”。
愛好武术,又善言词之辈,谈武论艺,滔滔不絶,徒似内行,而“光”会“说”嘴,到可以开一间武术广告公司,专做宣传。至于武术嘛,自己是“不练”的,且由旁人受苦辛。
实 战 诀
“须要从人,不要由己。 从人则活,由己则滞”。
实战之时,因应敌招而折解,叫做“从人”,人无处躲。 倘如“由己”出手,心意已定,变化不灵,是之谓“滞”。
“当场不让父,举手不留情”。
交手应敌,必尽全部之心力,不可保留。 此谚以“不让父”来说明“不留情”之必要。 除非不“举手”,而一旦“当场”应敌之时,不可存丝毫之保留。
“高踢矮试”。
“高踢”是练腿,增强其活动范围之能力。 “矮试”是试敌。 腿到用时,万不可以“高踢”。 不但不易中人,而且自开门户,引人胜己。
“手见手,对换去。 后手跟前手(肘),跟上前手(肘)不用愁”。
两“手”之攻防,必相呼应。 此去彼入,此攻彼防。 而且,“后手”必须“跟”紧“前手”,约在“肘”部。 若能如此,斯为正法,“不用愁”人之破门入户矣。
“百打百破,快硬不破。 (唯快不破,唯硬不破)”。
无论若何招式,纵有“百”般不同之“打法”,便有“百”般之“破”法,世上絶无必杀之絶招。 一招之用,“唯快”则人虽知其“破”法,而已不及,则“不破”矣。 一式既出,强“硬”坚刚,人虽已经架住,而仍被攻入,为“不破”矣。
“明拳暗腿”。
手上分“明”,先以手法乱之。 而、下边的“腿”同时“暗”进,败之必矣。 而此处之“腿”字,解法有二:一是踢低“腿”,另一则是指步法,占据必胜之形势,其利远胜于踢击。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 犯了招架,就是十下”。
“一”招中人,不及“招”“架”,是为上佳。 倘如攻来防去,“就是十下”,十数下、数十下,也只证明了技非高明之必然下场。
“进一寸,打一尺;进一尺,打一丈”。
身“进一寸”以攻人,心意“打一尺”。 人“进一尺”以取敌,则心中必“打一丈”。 “打”人不在击中目标之部位,应在穿透目标之全体。
“拳里加跤,必是英豪”。
不可取的谚语。 “拳”就是攻防之“拳”脚,十足充份。 如能“加”上一些“跤”法,自然是好,而并非必要。 此谚之生,总在“拳”脚不灵,接战之经验又少。 便以必须接体而后能摔之“跤”法,以为就是增强。 一旦取胜,便自认“英豪”。其实,乃是“拳”脚功夫不好。
“(足)踢不过膝”。
高腿,乃是练法。 用以实战则少有成效,且自身多陷危机,引人攻入。 而、真有实效之腿法,不宜太高、太明。以低为尚,在实用也。
“一身的拳眼”。
“拳眼”者,破绽是也。 见人功夫不实,只会虚弄花招。 若是实战,处处都是引人攻入的漏洞者,就讥之曰:“一身”上下,都是“拳眼”。
“双拳难敌四手,高手架不住人多”。
以一抵十,力抵万人,乃是小说家语。 可以消遣、自愉,而无此事实,不可真信。 “双拳难抵四手”是用以一打两,指出实情真理。 而后加强之谓:“高手”也“架不住人多”。
“手快不如半步跟”。
人之本能,必爱动“手”,求快求劲,以为得力。 不知中国传统之实战教训是下盘为重,那怕只有“半步”,先占形势,才是取胜之法宝。
“壮欺弱,慢让快,有力胜无力,手慢让手快”。
一百年来,内家拳之虚妄,中人极深。 其实,“壮”健才能“欺弱”,手“慢”必“让快”招。 “有力”难挡,必胜“无力”之敌,“手慢”了,就“让手快”一方取胜。 此理虽无知童子,亦必明知。
“甩头变脸”。
摔跤之诀要,“甩头”向某一方向,“脸”面必随之而“变”,人人可以目睹。 而其实际,在擰頸椎,下及脊背身腰,以甩出贴身接体之对手。
“打出人不见”。
一是“打”得极快,“人”不及见。 一是四手应战,手已伸在体前。 如以短劲猝撃,“人不”能“见”也。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打方为真”。
形意拳语,“打法”要熟习自然,不假思索。 届时一招之出,“手脚齐打”以克敌,“方为真”会,真能实战也。
“步步前进,天下无敌”。
本是戚继光军中组伍作战之时,使用械之法。 然在徒手对敌之时,亦同此理,必须“步步前进”,所以取胜。 “天下无敌”则是夸耀之语,所以引人注意此原则,试施此方法也。
“拳不空发,手不空回”。
一“拳”既出,必有余意。 出“手”之后,必有后续的功防空作。 中国武术,没有一招既发,不中敌,或无敌之时,就无变化续攻,而自动将我“手”后收“空回”,再打第二下的用法!
“起脚三分险,动腿三分虚”。
“起脚”“动腿”,就剩下单足独立了。 无论中敌,或受招架,其反作用力必然影响己方之平衡,后续之攻防。 所以说,“虚”哉、“险”矣。
“输了要服,栽了要认”。
本系江湖人语,要人知机识相。 然在武术之研求中,亦具正面之意涵。 “要服”、“要认”不在崇人抑己之不得己。 而是要能学人所能,取人长技。
“拳不过头,肘不过肩”。
“过头”“过肩”已離敵身,已在目标之外矣。 打“拳”用招,欲取敌身。便拉长加大自己的动作,乃是破绽,引人胜己而已。
“手见手,没处走(对换走)”。
双方四手竞出之时,舍互相接触之外,根本就“没处走”。 自然,此非接触不动,必然变招攻防。 我方如此,对手亦然。 两人四“手”,互“对”互“换”而“走”动也。
“乱拳打倒师傅”。
许多所谓的“师傅”,死守套路,只教套路,依式而引,不可分毫错乱。 久练功深,其实是拘束了自己,消亡了人类自然之反应能力。 此辈如遇不会套路之对手,只顾“乱拳打”来,則一个是凶猛自然,一个是拘守自愚,還自以为高明,必然被“打倒”。
“狮子博象用全力,博兔、亦用全力”。
普通教人做事尽力之俗谚。 取象这种动物,而在武术亦然。 对敌之时,不可计较人之强弱,必须尽之在我,“全力”“博”杀也。
内 外 功
“身中一宝,隐在丹田,轻如密雾,淡似轻烟”。
〈道藏辑要〉中语。谓以“丹田”为“宝”,然而,要“轻”而“淡”,不是鼓起以傲人,呆而不灵。 不是专积于脐下,而要能够游走周身上、下、前、后诸“丹田”之部位,至为紧要。
“咬钢牙,提肛门”。
在上是“咬”牙切齿,在下则收“提”大小排泄器官之间,约如掌大之部位以发功劲。 此谚用“钢牙”,协音“肛门”以为趣无妨。 然而,不是真正收缩“肛门”一点之部位。 功效无着,或恐便秘。
“长生之要,以养气为根”。
〈知地游〉语,足见自古先人,既知以“气”,来求健康长寿。 可叹子孙不肖,至今仍在尚“气”,以神秘胜,而无科学之正确解释。 似乎,“气”者、意也。 心意到了那里,知觉凝助什么器官,则必引起生理之集聚,推促,以之强化其运行。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语。 “以心”念运“行气”息,先要“沉着”,再求“收敛入骨”。 更活泛时,“气”运身体各处,要求“顺遂”自然,不努不凝,斯可以“便利从心”,由我作主,意到力到,气到招成也。
“九转炼金丹,蝉蜕出凡胎”。
“炼金丹”,久而难成,定要勤而不弃。 “九”者状其多,“转”则尚活泛... 这般如此,习而有成时,则如从“凡胎”之中,“蝉蜕出”尘,非世俗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