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密」长打王你学不来,但你应该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远!
文/朝向高尔夫学院上海分院资深教练孙立谦
(超长预警!!!听说读到最后都有收获喔!)
每年的世界长打王大赛都会成为高尔夫圈子的热点话题。这项温文尔雅的运动因为这些击球距离超远的大块头的出现,展现不一样的暴力美学。除去惊叹那几乎无法想象的远距离击球外,球迷们更是对他们异于常人挥杆充满好奇,到底这些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作为一名教练,我不赞成大家模仿他们的挥杆,因为如此夸张的挥杆动作必须要建立在超级柔韧度、肌肉力量以及协调性之上,随意模仿能不能击中球不说,还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运动损伤。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他们的挥杆当中了解到高尔夫击球力量的秘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在自身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提升击球距离。下面我就以2016年长打王头衔的乔·米勒的挥杆为范例,来帮大家解析力量的秘密。
站位
乔·米勒的站位看上去和我们所了解到的高尔夫挥杆的站位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只是双脚之间的幅度略宽于常见的幅度,这是为了加大上杆时重心转移的幅度,同时更宽的站位也更有利于下盘的稳定。事实上职业球员在需要一个又高又远的击球时,也会采用加宽站位的方式。但是过宽的站位会限制髋关节的转动,而且导致身体过多的左右移动,造成轴心的偏离,所以我们在正常挥杆中不会这样做。
架Tee
除了更宽的双脚间距,他的握杆属于双手略强势的正常握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球Tee是架的非常高的,球的整体几乎已经超过了杆头的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获得击球时杆头由下至上更多的空间,毕竟乔使用的是杆面角度3度的一号木杆(角度小于大部分的推杆),要想获得足够的起飞角度,就一定要有非常好的杆头由下至上的攻击角度,高起飞角是获得远距离击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的球总是飞行高度过低而没有足够的飞行距离的话,我建议你将球架高,让杆头由下至上击球,这会明显提升距离。
胯部转动+重心转移
顶点位置杆头已经向下指向了球,说明乔的上杆过程中形成的三个杠杆的角度要远远的大于常人,这让他下杆中获得更多的杠杆释放角度,从而增加杆头速度。除了已经超过90度的转肩幅度外,乔·米勒的胯部转动也尤其明显,这样可以使他在下杆过程中得到足够多的身体转动幅度,从而获得更快的转体速度以及力量。
事实上在真正的上杆顶点之前他胯部的转动幅度还要更大一些,这说明他在完成上杆至启动下杆之前已经将胯部回转了,这其实也是许多职业球员的共有动作,这样可以在原本的上杆基础上增加身体的扭力。在上杆顶点乔的左脚跟完全抬起,身体重量几乎完全压在了右侧,这让他的下杆可以更加夸张的做出充分的重心转移,从而获得更多的力量。
强大力量
下杆的过程中,乔·米勒充分利用了之前上杆所创造的条件,最主要的是他凭借超级协调性和强大的脚踝力量,他仅仅倚靠左脚脚尖着地就已经拥有的稳定的下盘支撑。左腿迅速的向目标方向移动,增加了上半身与下半身之间的反作用力。所有投掷类项目的运动员其实也都有类似的技术动作。如果你无法做到上述的这些,那么还是在整个挥杆过程当中让左脚安静的踩在地上才会更加稳妥一些。
惊人的释放
紧接着,乔·米勒按照正常挥杆的下杆顺序,将上杆时所形成的三个杠杆逐一释放,当然他超出正常范围的杠杆角度让他得到了超级充分的杆头滞后,从而作出了惊人的延迟释放,达到了极高的杆头速度。在击球的一瞬间,他的重心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保持在了身体右侧,这是为了让脊椎更加向右倾斜,从的获得足够的杆头由下至上的攻击角度以及向前击打的空间,打出一个高起飞角的击球。但是在最后的手腕释放的同时,乔将保持在右侧的重心一起转向了左腿,这让他在击球时更加增加了一个力量来源。
也正是因为非常充分的杠杆释放和重心转移,他在击球后的收杆阶段身体转动幅度也超出了正常水平,人也顺势向目标方向迈步移动,从而缓冲大力高速挥杆所带来的惯性,如果不这么做,他极有可能损伤腰部与背部肌肉。
距离与稳定平衡
最后我要说的是,高尔夫的挥杆技术是在打得最远与最稳定的方式中找到了一个更合理的平衡,长打王们的挥杆只是尽可能的将最远的方式放大,但是他们同样失去的是击球的稳定性,乔·米勒在决赛中只有两颗球落在地有效区域之内,没有人会冒着OB的风险在下场时也如此疯狂吧?看他们打出400码以上的距离确实很过瘾,但是这样的非人类挥杆还是切勿模仿。
不过对于距离和稳定,乔·米勒有自己的观点:“不要担心球会飞去哪里,只要你能尽可能地打远,打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你觉得乔·米勒说得有道理吗?欢迎在底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