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
《中药大辞典》:千屈菜
【出处】《救荒本草》
【拼音名】Qiān Qū Cài
【别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体具柔毛,有时无毛。花期7~8月。
【性味】苦,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治痢疾,血崩,溃疡。用于痢疾、瘀血经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敷。
【附方】①治痢疾:千屈菜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溃疡:千屈菜叶、向日葵盘,晒干,研末,先用蜂蜜搽患处,再用药末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备注】同属植物光千屈菜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是:茎叶无毛,叶对生,披针形;花3~5朵集成短小的聚伞花序,在叶(苞)腋呈轮生状,萼的附属体短,长0.6毫米左右。分布我国北部及东北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千屈菜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别名】对叶莲、鸡骨草、大钓鱼竿、乌鸡腿、对牙草、铁菱角、败毒草、蜈蚣草、水槟榔、水柳、马鞭草、棉包根、哮喘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千屈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全株有柔毛,有时无毛。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叶对生或三叶轮生;种子多数,细小。花期7-8月。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大肠,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血。主痢疾;泄泻;便血;血崩;疮疡溃烂;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止血崩。2.《中国药植图鉴》:止泻,治细菌性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屈草
【拼音名】Qiān Qū Cǎo
【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黑褐色。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具短柔毛或无毛。单叶对生或轮生,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夏秋开紫色花,长穗状花序生于枝顶。朔果卵形,全包于宿萼内。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2~4钱;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