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制造可叠加式的进步

职场丨认知丨思考

这是我的第227篇原创

今日主题:叠加式进步
Ray先森说✎
最近马云爸爸从阿里巴巴名义上退休,作为中国互联网不得不提的人物之一,我想从他身上的几个小故事,来聊聊我们普通人能学到什么,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旧文,因为之前没有标准原创,导致一些市面上某些公号截取中间某些内容进行洗稿,这边重新标注原创,特此重发)

本文共3892字

阅读时间:8分钟

图片来源:@高清无水印iPhone萌壁纸

这几天,想必你也被马云卸任演讲刷屏了。

不管怎样,阿里巴巴能从20年前走到今天这一步,和马云本人离不开根本性关系,在这篇卸任演讲中有观点、也有痛点、还有泪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一句话:

“过去20年,有人说马云你运气真好。阿里巴巴真厉害。

其实不对,阿里巴巴犯过的错不比任何一家公司少。

但关键时刻我们做出过正确的选择。”

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句话本身就需要决策者的胆识气度、对当下时机的精准判断、对内外环境的微妙感知,甚至还需要对利害关系的谨慎把握。

回过头来看,马云其实就如他所言,他也犯过很多错误,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

从成立翻译社到创建中国黄页,再到离开北京回杭州草创阿里巴巴,

从蔡崇信加入到孙正义投资,再到决战eBay拿下中国零售电商80%的市场份额,

从起用张勇推出“天猫”商城,再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第二次上市。

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在正确的位置上,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吴军在《格局》中写道:

“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做得快、做的漂亮。”

曾经听过一段话说的是:“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其实我更喜欢吴军在文章中说的这段话:

选择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往前走一步都要积蓄更多的势能,让每一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否则走得再远,都是原地踏步而已。

1
追求可叠加式的进步

让成功从偶然变成必然

韩寒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自己经常因为在各个方面都练了两下子,就对专业领域的选手不屑一顾,总觉得自己分分钟能把对方干趴下。结果不是在足球场被小学生碾压连进20个球,就是被潘晓婷这样的九球天后暴击一整晚。

说到底,很多人可能在某些方面偶然取得了看起来非常不错的成就,误以为自己就真的很厉害,继而对专业人士的能力和素质不屑一顾,用韩寒的话说就是:

我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

这样的情况在我身边也时常发生,以前在教很多写作学员的时候,他们一上来就问我:

“你不要教那些所谓的方法论,那我都知道,你就告诉我,我怎么才能写出爆文?怎么才能上稿大号?怎么才能写文卖钱?”

说实话,这样的问题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熟悉网球的朋友都知道,在网球比赛中有一个ace球,你能发出ace球就代表能直接得分,一个非专业的二流球手,偶尔也能发出ace球,但那种成功很难复制,而真正的高手可以在一场比赛中不断发出ace球。

号称“20世纪最优秀的网球选手”之一的伊万尼塞维奇,他曾在一年内的正式比赛中发出将近1500个ace球。和业余选手相比,他的动作标准,更重要的是每次发球动作一致性极高,简直就像一个发球机。

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无法逾越的成功,往往就来源于这些单调的重复。

人们常常被成功时的惊艳所吸引,却忽略了那背后千万次甚至忽略不计的积累。

美国开国元勋亚当斯说过:

“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我的儿子才有机会学习数学和哲学,这样他的孩子,也才有机会学习艺术。

任何一项伟大的成就,都是在此前的基础上不断有效叠加,学习如此、行走如此,连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也是如此。

偶然的成功,不代表拥有长久的成功。

偶然的失败,却能推倒所有的成功。

这些年我经常会看到很多人,总是将自己的短暂成功归因于个人的机智与才华,总觉得自己就该发财走运,殊不知:

过度迷恋偶然成功,会让人忽视重复成功和叠加式进步的作用,将个人命运投掷在不确定性中,

看起来很潇洒豪放,实则不过是自我麻痹而已。

2
放弃不能对长远发展有用的短期机会

让每一步都尽可能少走弯路

吴军在《格局》这本书中讲到,他弟弟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硅谷后来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的美满电子,从一个普通研究人员做起,13年后成为公司CFO,这这硅谷的中国员工中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取得如此惊人成绩?

是因为他放弃了很多看起来非常具有诱惑性的机会,他能花七八年的时间专注在一个产品上,将它做到全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且每年能够产生超过10亿美元的营业额。

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280项美国和世界专利,这也确立了他在半导体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的地位。

在后来的交谈中,他和弟弟总结成功原因时,也曾经表示:

要敢于放弃了所有不能对长远发展有用的短期机会。

而敢于放弃那些充满诱惑性的短期机会,对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有着巨大的考验。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做减法,专注在某一方面,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商业评论家金错刀也在他的文章中,说过一个发生在他朋友身上类似的故事:

有一次出差,公司破天荒给他朋友配了头等舱,朋友很兴奋,拿出自己公司产的手机准备拍照留念。

旁边一位貌不惊人、50来岁的先生认出了他的手机,于是俩人一番攀谈。

交谈中得知这位先生是做吸管生意的,就是喝饮料用的那种塑料吸管,平均卖100根才能赚几分钱的利润。当时刀哥那位朋友内心的想法是,您这卖多少吸管才能坐得起头等舱?

于是弱弱地问了一下:

“您一天能生产几万根吸管啊?”

对方回答说,

“平均每天能生产1亿7000万根。全中国四分之三的吸管都是我生产的。”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一根小小的吸管,他生生用二十多年时间,做到全球超过三成的市场份额,毛利100%、净利22%,拥有占全球2/3的吸管专利,全球吸管行业标准是他的公司主导发布的。

后来他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位相貌平平的隐豪就是被称为中国“吸管大王”楼仲平,卖了27年吸管,每年光卖吸管的收入就接近2亿元。

聚焦自己擅长的领域,将每一步都变成后来继续前进的基础,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这都是非常务实的基业长青之道。

物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如果能坚持做到高倍数成长,可叠加式进步,即使起点低,即使30岁还不富裕,10年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

对于那些零资源、无背景、没关系的后进者而言,这是最好的跃迁方式。

3
舍弃不愿舍弃的拥有

聚焦长远着眼未来

前段时间公司空降了一位COO,拿的是阿里P7的头衔,这几天恰逢老领导马云卸任退休,他感慨着说:

“我们当年还在为淘宝要不要做天猫商城而焦头烂额的时候,老马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涉及金融行业了。人家搞金融的和我们说,你们一个做电商的根本就不懂金融,谁知道后来这群人全被阿里干倒了。”

巧的是,在这次卸任演讲中马云也讲过同样类似的话:

“过去20年,我们经常被怀疑、被挑战。甚至有人说,我们不知悔改。我们明明有很好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我们的目标不是希望打败对手,而是希望自己在社会上,在世界,在老百姓用户面前,我们是一家好公司。”

曾国藩曾经说: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有时候那些看起来先天条件极好,一出生就注定成为赢家的人,最后却总在历史面前摔了个大跟头,不是他们不够聪明,而是恰恰是因为他们条件太好而根本没有往前一步的野心。

过分强调现在的拥有,本身就是这一种封闭式思维。

那些想要得到更多的人,永远都在聚焦长远着眼未来,想要成为众人满意的那一个,注定要比普通企业和普通人付出的更多。

所以才有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发心;

也有了助力小微企业的蚂蚁金服这样的金融服务平台;

更不用提很多人天天乐此不疲的蚂蚁森林公益活动。

而实际上,阿里巴巴大可不必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就像他去年在公开信中说:

“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他设立了教育基金资助贫困生,开展计划资助乡村教师,甚至建立了一所学校,专门贯彻他注重素质培养,避免分数决定一切的教学理念。

往前一步,生死未卜。后退一步,安安稳稳。

这本身就是一个眼前利益和未来愿景权衡比较的过程而已,

很多时候,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顶点。

写到这里,其实很多人会觉得像马云这样万中无一的人物离自己太远了,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个体,你未来的发展,也是由你今天每一处的微小选择而导致的。

近年以来,我渐渐明白很多时候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短暂利益,所以放弃了很多看起来非常具有诱惑的事情:

高价帮人代笔写稿、出席各种可以让自己出名的商业年会、给其他公号做主编等等。

一来是个人能力有限,无法胜任;

二来确实也还是想做点自己的事;

曾经遇到很多和我说,你写的那个小号又没人看,阅读量又不高粉丝量更是少的可怜,还不如一篇稿子卖给别人拿钱。

这个时代谁不知道赚快钱的道理?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科技行业如此快速发展没有一样是短时间内就成功的,有些想法诞生于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看起来可能是那么的疯狂,都是在不断积累后实现了量变到质变。

拿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微信来说,其语音通话功能基本可以取代电话,这个想法在二十年前就有,Skype开创的这个功能在20年前被视为异端,但十几年的积累后,在无线带宽进入4G时代后,前期的积累终于厚积薄发。

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总有一些人他们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这一生,其实这没什么不好。

在对的环境和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去做对的事,去创造可以无限叠加的进步和积累,这样的人生远比“毕业三年,年入百万”的爽文真实的多。

与你共勉。

写在最后:
从今年开始
慢慢只写自己的公号
虽然更新很慢
但都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工作感受
不知道关注我之后
对你有什么帮助或是改变
欢迎和我留言

-End-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欢迎你的“留言”

(0)

相关推荐

  • 胡盼:时值

    当机会来临时,需要的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把握住.能力,是一切机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何让"时"来临时不那么被轻易地失去,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时",日.寸 ...

  • 王阳明: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格局,从立志开始

    格局决定方向,努力决定人生! 从小立志,才能指导我们努力的方向!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这是立志,但要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靠行动!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圣贤之人,他后来也是那样做的! 从格竹失败 ...

  • 作为一个热爱学习和进步,喜欢思考的人,我...

    作为一个热爱学习和进步,喜欢思考的人,我很感谢那些打开我对世界的认知,让我思维有提升的人. 有的人的帮助比较高级,是不同层次的提升,境界很高,眼光很广. 有的人的帮助比较常见,让我了解到一些行业,一些 ...

  • 酸奶吸管你扎几次?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积极的,我们都朝着目标努力,但好多时候我们又都是消极的--你知道你的潜意识有时会阻止自己成功么? 这是一个挺恐怖的问题.谁会自己不想成功?!是的,就这么怪.有时候你从一开始干, ...

  • 三个成长建议,给即将和已经步入社会的你

    走出校园后,除了吃饭和住宿费变贵,使人感慨生活不易. 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没有老师会强制你上课.做作业和考试了,就连曾经监督你写作业的家长也改问工作和交友的事了. 也因此,毕业以后的学习.充电都变得私人 ...

  • 职场: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做局,不懂得做局说明你的段位太低

    真正的高手只忙于做局,有些人只是这盘棋中的某个棋子,高手从来不在乎一场得失,他们要得是最后的胜利,要得是谁能笑到最后. 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你可能无法理解,他们不喜欢规矩,却喜欢用规矩管束一些听话的人,按 ...

  • 高手都懂得这4个“天道”

    文|张涔汐 一次我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朋友,八面玲珑,对饭局上的所有人照顾得非常周到. 私下好友告诉我:我了解那个人,他做人非常成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后来,一个非常有智慧的长辈说:这是做人的 ...

  • 临时接到饭局邀请,傻子才说“我有安排”,高手都懂得这三个礼数

    临时接到饭局邀请,傻子才说“我有安排”,高手都懂得这三个礼数

  • 选水草处为钓点时,钓鱼高手,都懂得把这5点作为判断标准

    "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这句鱼谚,估计就算是不喜欢钓鱼的人都听说过. 其原因也被众人熟知:水草处不但食物多,而且还便于鱼儿藏身.另外,天热的时候,水草处可以遮阳,天冷的时候还可以 ...

  • 为什么高手都懂得给自己大脑加一个外挂?前...

    为什么高手都懂得给自己大脑加一个外挂? 前两期我们分别介绍了大脑的三层结构,也了解了因为进化时间的不同,最迟发育的理智脑在本能脑和情绪脑面前还相对非常弱小,我们屈从于本能和欲望也是天性使然,但是我们发 ...

  • 巴菲特提醒年轻人:生意高手都懂得两条经营哲学,学到就是赚到

    提起巴菲特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连睡觉都在赚钱的老人.2018年在<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6450亿元保持第二位,时至今日,依然是世界富豪榜前十位. 我们都知道成 ...

  • 山水画高手都懂得“写心畅神”,学会这几招,你也不再迷茫

    [摘要]:大家都知道,山水画是"写心畅神"的,但是能真正做到自如的抒写自己情感,达到"写心畅神"的画家,少之又少.本文简要剖析如何才能自如的"写心畅神 ...

  • 心理学:人际高手都懂得心理学原理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很受欢迎,人缘很好,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情商高,还是因为他们懂得人际交往得心理学原理.人际交往得本质就是互相帮助,展现自己的价值,你有被人利用得价值,你的人缘就会越来越好. 人际交往 ...

  • UC头条:哲思 | 真正的高手, 都懂得“底线致胜 ”

    人民论坛哲思,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 每晚九点三十分,带你看清世界,认识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无规矩不成方圆." 做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做人的底线,更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