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釉泪是否为瑕疵,温度过高形成?忽略这4点说明你还是新手
釉泪,实际上是出现在建盏底部的一个挂釉现象,其固有的特点是釉珠似掉非掉、垂而不落。不少刚入门的盏友会以为这是建盏的瑕疵,其实不然。
釉珠的存在,可视为建盏造型上的一大特色,不仅展现了建盏的流动之美,并且极其考验匠人们的施釉 工艺的。那么建盏釉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形成的原理又是什么?可能一大部分的盏友对此还是一知半解,那今天小编就从以下四点为大家详细讲解下:
1、 形成原理
首先建盏釉泪的一个形成主要还是跟这个釉的特性有关。
因为建盏所施的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这类石灰釉黏性强,其成熟温度一般在1250℃左右,在高温中容易流动。
此外,建盏的烧造方式是正烧,且惯施厚釉。上完釉的盏在窑中烧制时受向下的重力影响,釉水向下流淌就容易导致建盏的沿口釉层较薄,而盏器底部堆釉较厚,釉水厚到一定程度会往下滴,形成滴而不落的"釉泪",自然而带有的个性美。
2、施釉方式
建盏烧制时普遍采用的是蘸浸法一次性施釉,生胚上釉遵循的是"盏内上全釉,盏外上半釉"的规律。
由于釉在高温窑烧下具有流动性,由上至下釉层积厚。这样若施釉过薄,则会影响釉面结晶,导致釉面斑纹形成的效果不佳,使得兔毫斑纹短、线条不流畅,或者油滴不饱满圆润。
反之若施釉过厚,则建盏在烧制时干燥收缩度大,易导致釉层开裂,出现缩釉等重大瑕疵的几率大了很多,也就导致废品率升高。
因此建盏上釉,上的是厚釉,且需保持厚度均匀适中。古时匠人为了掌握施釉的度,在盏外设有一条止釉线,只施半釉形成露胎,为下垂的釉提供空间。
上釉的方式也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普通盏型上釉法。首先手持盏底,往盏内舀一瓢釉水至满,静置三秒后再将多余的釉水倒回釉桶里,这样便是上了全釉。紧接着上盏外的部分,手持盏底于盆中浸釉至止釉线后拿起,保持盏口向下,缓慢转动手腕,使盏上的釉水分布均匀且光滑平整。
第二种则适用于特殊盏型—钵型。
由于钵型建盏的底足和其他器型不同,为平足。手持盏底浸釉时不易把持,易掉落。因此在为钵型盏上釉时需在普通上釉法的基础上再运用一些辅助工具。
上盏内釉时方法同上,若有釉水留至口沿外,则需用美工刀将其刮去;上盏外釉时,需先用釉夹钳或铁钩固定好盏,再用另一只手轻扶盏底,方可浸釉。有经验的师傅有着熟练的上釉手法,可恰到好处的控制釉的厚薄。釉泪便是釉恰到好处的聚成滴珠状,这才形成了建盏欲坠的灵动之美。
3、烧制方法
建盏烧制过程采用的是正烧 ,又称为"仰烧",是一种利用匣钵盛装坯件的烧造方法。入窑前先将施好釉的建盏坯胎口向上,放在垫具上装入匣钵入窑烧制。
但由于建盏施厚釉,在高温烧制下釉水受重力影响流动,向下聚集在盏器底部。若施釉量和流动性适宜,会形成聚釉、釉泪,这两者是釉水肥润的标志。
4、温度控制
建盏釉泪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釉水的流动,一般需要窑温达到1250度以上才能使釉水顺畅流动。
由于柴烧窑温的不可控制,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质。只能大原则掌握住,其他的呈现就视为随机性的效果。并且在窑内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窑内氛围剧烈,加剧釉水的流动,容易有粘窑现象的产生。
反之窑内温度稍低,则釉水不流或流动缓慢,造成堆釉或过度露胎的情况,不仅影响建盏的美观更容易导致变形。所以控制釉水的流动,使之恰好垂釉欲滴是需要多个因素的配合。
釉泪的存在是一种美感,一种工艺的体现,并不是所谓的瑕疵。凝珠成泪使建盏静中有动,露胎流釉之美反而别有风情,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