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二十二之:抹去的记忆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二十二:

抹去的记忆  

戈衍东  

1963年,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已大有好转。当年麦季收成不错、大秋作物长势特别喜人,一派丰收景象,当时深入开展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使社会风气空前好转。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样大好形势下,一场特大洪水向献县人民袭来了。

洪水到来之前公社来通知,子牙河决口了。命令我们韩村初级中学韩村完小,立即搬往韩村村里。我是中学负责人,接到通知之后,经过研究,决定让女老师立刻搬走,留下我们八个男老师坚守学校阵地。我们不撤走原因有二: 一是我们中学建在韩村东大岗上,并且与民兵打靶场相连,靶场土堤高出地面有四五米,洪水再大也淹没不了靶场土堤;二是我们留下的八人都会游水,并且年轻力壮,最大的不足40岁,其余七人都在30岁以下,我们留守有利于保护学校。我们的请求公社党委同意了,我们马上分头行动,该撤走的撤走。

留守人员备足粮面和生活用品,并做好房子倒塌的准备,把教学仪器、图书、用品,甚至连学生桌凳一起搬运到学校篮球场,用铁丝捆绑好,同时还搭建了防雨窝棚,做好留守护校的一切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洪水。

抢筑护校堤埝  

我们留守人员,下决心修筑护校防水堤,我们一把铁锨拼命地挖土筑堤,在十个小时的修堤中没有停下来修堤一次,饿了就吃个馒头,渴了就喝口水,有的老师手上起了血泡也不吭一声。正当我们把护校堤快要修成的时候,公社王植江校长趟水(沥水)来通知我们,说洪水已到了垒头公社境内了,洪水大得很,公社党委怕你们有危险,要求你们撤走。我们感谢领导关怀,但我们没有走,当时全校的东西都在篮球场上,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走,我们请领导放心,有靶场我们不会有危险。就这样我们继续筑堤,一条长80米,高1米的护校堤修起来了。

洪水疯狂施虐   

护校堤修起来了,这时忽然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这声音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远变近,哗哗山响,这声音似狂风大作,却不见庄稼树枝摇动;这声音像暴雨倾盆,却不见一片云;这声响似排山倒海,听了让人毛骨悚然。不多时,洪水就来到脚下了。大地形成一片汪洋,洪水像猛兽一样扑到我们面前。

洪水一个劲儿猛涨,护校堤四处冒水,我们八个人拼命的堵,但终因水势过猛,堤埝很快溃滩了。这时洪水也有一米来深。我们八个人无奈地撤到了东大岗,疲惫地瘫倒在地上,连一句话也没有,是劳累,是惊恐,是忧愁……每个人心里都在想着什么?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今天是8月13号吧,是的,农历六月二十五,天渐渐黑下来洪水向人民施虐,无情地吞噬着人们的一切。在不远的小屯村不时传来撕心裂肺的呼唤声和轰塌轰塌的倒房声。

人们常说,洪水猛兽,这次我们真的看到了。然而洪水的淫威要大于猛兽千百倍猛兽可以吃人,而洪水不仅能吃人,他还能吞噬人们的生存条件。我们站在靶场高处,看到小屯村房子大部分倒塌,地里的庄稼都淹没了,甚至鸡鸭猪羊也被卷走了,离我最近的韩村完小房子也倒了,一些门窗、檩条随即付诸东流。真让人心痛极了,我们几个人议论今后日子怎么过,孩子还能上学吗?救灾重建家园洪水来后第三天上午,我们正看着这一片汪洋的凄惨景象,这时远处划来--只小船,船上坐着一个人向我们划来,船越来越近,我们看清了,船上是公社书记魏子新同志,我们迎上前去一一握手,互致慰问,当魏书记看到这所学校房子没倒一间,东西没少一件时,表扬我们护校抗洪搞得好。还说了一些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事。

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任务十分艰难。我参加了救灾工作组,和公社干部李玉岐同志去北张白村。这时上级工作队来了,医疗队也来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救灾工作很快展开,人们渐渐打起精神,树立起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救灾款物及时到位,合理发放,排除积水抢种冬小麦,组织群众互助,为无房户搭建过冬简易房,有病群众也得到治疗牲口没草喂,送到黄骅县寄养,灾后人民生活渐渐恢复着生机。

洪灾后的杂感 

转眼40年过去了,1963年抗洪救灾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年抗洪,我自己受到公社和县教育科的表扬,我自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被评:先进受表扬。惟独这次被表扬自己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内心十分酸楚,因为洪水之后我们韩村中学被撤销了,一百多学生除少数转淮镇中学外,多数都失学了,一个酷爱自己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看着自己学生失学而又无能为力,简直心如刀割。只有无奈地咒骂这可恨的洪水。

这次洪水,不仅夺去了一些人的生命,而且冲倒了几乎所有房屋,冲走了人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家几代人的积蓄。灾后重建家园,在当时人民公社体制下,人们经过一两年甚至三五年也难以恢复元气,总之,洪水给献县灾区人们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算的。幸好毛主席及时提出“一定要根治海河”,随着滏阳新河、子牙新河的开挖,献县人民才从“抗旱、防汛、救灾”的阴影中走出来。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

  • 天象异常生水患 信心永固斗洪魔——各地联友用楹联为运城抗洪救灾加油

    各地联友用楹联为运城 抗洪救灾加油 铸坝抗洪,抢险救灾,大爱无声三晋暖: 凝心聚力,攻坚克困,真情有道万家安. --山东曹县  杨玉汉 为患殃民,云集雨骤洪流起: 战天斗地,抢险救灾众志坚. --陕西 ...

  • 抗洪纪事

    顾家有字 推平民作家  读大众文学 诗词故事 抗洪纪事(三首) 宁宏翎 抗洪纪事 1 2016年7月初 鄱阳湖区告急 内涝未排完 倒灌水又外侵 圩堤成了浸泡中的豆芽 内忧外患 命悬一线 2 如果洪水可 ...

  • 【诗词楼阁】抗洪救灾诗词收录

    抗洪救灾诗词收录2 (2021.7.23夜-7.25.) 收录:王一兵老师 律绝 1.倪少芬2.陶園居3林雪荣4.蔡海生5.心海6.陈七召7.詹青8.汪中学9.天道酬秦10.邢建设11.栾石玉12.郭 ...

  • 《古角之声》微刊第6期|抗洪篇

    抗洪篇 今年庚子,多事之秋.國际局势紧张,国内灾情不断,刚渡过了疫情之难,又迎来洪水之灾,且都是破历史纪录之大灾.然而,在中国共产党英明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渡危艰,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重建 ...

  • 03·8抗洪救灾中的华县军民

    邮箱:3125136050@qq.com 03·8华县洪灾纪实 自2003年8月下旬,华县先后经历了五次洪峰袭击,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渭河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灾情之惨重,均创历史最高. 9月 ...

  •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二:关于泛区的潺期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十二 关于泛区的潺期 吕智杰 自清末李鸿章开挖滹沱减河之后,滹.滏两水在献县境内交汇注入子牙河,而子牙河河道狭窄,宣泄不畅,每到雨季下来的大量洪水便滞留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六 :抗洪救灾中的献县人民医院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六 抗洪救灾中的献县人民医院 于蕴然 献县人民医院前身为河北省卫生厅.献县张庄天主教堂合办的普济医院.当时医院职工五百余人,病床五百多张,占住天主教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九 :抗洪救灾中的卫生防疫工作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九 抗洪救灾中的卫生防疫工作 郭景志 刘清河 1963年8月由于邯郸.邢台.石家庄等地普降大雨,上游山洪暴发,导致各河水位暴涨,滹沱河.滏阳河上游漫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四: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四  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卢宪京  距县城西北八华里,滏阳河.滏阳新河.滹沱河的交汇处即子牙河.子牙新河的分流处,高矗立的进洪闸和节制闸,像 ...

  • 献县《激战洪魔》之 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五 三次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回忆 韩锡俊 自古献县多水患,有"献县泛区"之称.所以历届县委.县政对献县防汛工作都非常重视.每到汛期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八​:冒雨奔赴机场抢运农药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八 冒雨奔赴机场抢运农药 曹广新  牛步连 1963年,献县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洪水灾害.我们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下面记述的是从张村 ...

  • 《激战洪魔》之二 根治海河为献县开创了新天地

       <激战洪魔>之二 根治海河为献县开创了新天地 吴芝田 献县地处冀中平原,属海河水系的黑龙港地带.历史上曾是黄河.漳河和滹沱河横行肆虐的地方.后来,黄.章二河改迁,滹沱.滏阳.子牙这三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一:泛区抗洪经历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一 泛区抗洪经历 王凤鸣 滹沱河自清朝改道东流以后,西部四十八村几乎年年被淹,人民生活饥寒交迫,吃穿无着,生活十分困难,有不少人家被生活所迫就外出讨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三​:营救落水青年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三 营救落水青年   口述  :杨景琛     整理:  张熙凤  薛汝香 1963年闹洪水,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第一次洪水灾害,至今虽已40年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