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2024-07-28 21:16:16 中国书法在线质感上的共性追求,表现出明显的辩证意味。01/书法线条要有力度,但它是刚柔兼济的。讲究力度,是中国书法的传统,落实到线条,即要求『多力丰筋』『骨法用笔』。线条有力,线质坚实,字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线条无力,肥肉没骨,臃肿乏神,则有『墨猪』之诮。从线质感看,书法线条的力度应当是刚柔兼济的。唯其刚,方强佷硬直,力可摧岳,唯其柔,方软而结实,筋韧劲道;刚而不柔,易脆而折,柔而不刚,易靡而费,刚柔兼济最能彰显书法线条的『坚韧』质感。中国书画家喜欢用『骨』字来概括和表述线条的力度,颇为耐人寻味。骨,本是人或动物肢体中的主干,它坚硬、刚强,古人造字却将『月肉』置于其下,何故?因为『骨』内含着一种刚柔兼济的本然之性。借助显微镜观察,我们会惊讶发现,骨组织中充满着大量的脂肪细胞!当然,对线条力感之刚柔兼济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书法家的作品中,是可以有所侧重的。王羲之《丧乱帖》之“顿”字如王羲之书法的线条,以刚为主,以柔为辅,硬朗坚洁,似硬玉;赵孟頫书法的线条,以柔为主,以刚为辅,婉和秀润,似软玉。赵孟頫《洛神赋》之“不”字书法作为中国四大国粹之首,其刚柔兼济的线条力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向度。中国文化是『儒道释互补』的文化,儒是主体,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性偏『刚』;道、释是辅体,主张『看透放下,自在随缘』『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其性偏『柔』。文化以化人,培养铁骨柔情、剑胆琴心、内方外圆的君子人格,是中国文化的理想和追求。02/书法线条要有厚度,但它是虚实相生的。书法的线条以质厚为本,这里的『厚』当然不是物理学视角的,而是视觉心理学视角的,它墨象丰沛,深沉充实,有块垒感,有体量感,书法家津津乐道的『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笔法,追求的正是这种『厚』的线质效果,这种效果的反面是『薄』。『厚』『薄』的概念,常常跟人的修养、涵量、境界联系在一起,从人们惯用的相关词语或成语,可窥其一斑,如仁厚、宽厚、温柔敦厚、厚德载物,浅薄、刻薄、轻薄无礼、妄自菲薄,等等。因此,有厚度的线条,其审美空间就得以奇妙拓展,它不仅具有艺术意义,还具有人格意义。 《争座位帖》元末明初拓本在这方面,颜真卿书法堪称典范,其线条的厚度跟人格的厚度实现了完美结合,那是一种深沉而博大的厚,一种动人心魄令人崇敬的厚。然而,对于线质之『厚』,应当辩证把握,它是虚实相生的,这源于老庄哲学的有无论,成于书法艺术的具体实践。实中蕴虚,虚中见实,实以张势,虚以流 韵,实而不板,虚而不浮,这种线质之『厚』,方臻微入妙,耐人寻味。这类似土地的质感,滥用化肥、活性下降、板结硬化的土质,就不是好土质,它坤性全失,藏不住水,长不出好庄稼。上乘的土质有柔性,丰实而虚松,浑厚而涵容,透气性好,保水性强。黄宾虹的线条,包括其书其画,均臻此妙境。以其篆书为例,他擅使笔尖,不用笔肚和笔根,中锋抵纸,笔锋游走如锥画沙,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线质浑厚如杵,精纯不杂,内美中含,得『深』字三昧。他悬臂捏管,以指转笔,不徐不疾、不言不语地从容写来,线条波澜不惊,自然浑成,隐约流露出一种似不经意、自乐其乐的游艺心态。其线条节奏的起伏不定、线条边线的凹凸不齐,微妙而有趣,丰富而耐看,散发出一种带有文人意味的冷逸荒寂的淡淡气息,这显然得力于虚,是以虚造境的成功典型。03/书法线条要有生机,但它是动静结合的。书法的本质是以线条表现生命的状态,因此其线质尚『生』,即饱含生机与活力,元气充盈,溢于笔墨,则线条洋洋有生意,所谓『气韵生动』是也。这种充满生机的线条,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彰显。一是线条之间的动静结合。时而用长线,用曲线,用连笔,用疾速,则线条呈动 感,时而用短线,用直线,用断笔,用缓速,则线条呈静态。书法线条之间的动静结合左:颜真卿,右:王献之书论『龙跃天门,虎卧凤阙』『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等语,即指动静结合之妙。动显神韵,静含意境;动以赋形,静以养心;动重时间,静重空间。动与静相反相成,不动不显静之泰,不静不见动之奇,动静结合则作品生机流荡,活力满满。在这方面,王献之、颜真卿的不少作品,堪称典范。王安石的『一鸟不鸣山更幽』,被黄庭坚讥为『点金成铁』,因为失却辩证,无『动』相衬,『静』则寂若死灰,毫无生气。二是线条之内的动静结合。在运笔的过程中,把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起来,把动势与定势统一起来,行而止之,止而行之,即动而求静,即静而求动,这样写出来的线条,其线质就有动静互涵之妙,古人强调用笔要『擒』得住,用墨要能『吃』纸,线条似『熔金流走』,乃至字形犹『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求的正是动静互涵之妙。书法线条之内的动静结合左:弘一主静,右:怀素主动线条之内的动静结合,随字体不同而有别。行书、草书,动者为主,静者为辅,在行笔的过程中,时间参数重于空间参数,线条『动如涛』,澎湃激荡,气吞虹霓,但动不舍静,此时『静』不能缺位,线条要畅而涩,要神旺而意静,虽奋疾而不失节,若树木得疾风而不拔。『颠张狂素』之草书,即具此妙。篆书、隶 书、楷书,其线条以静为基调,静中含动,这种『动』,既表现在用笔动作微妙变化而带来线条的悄然动容上,也表现在『静如岳』的线条所潜蓄的那种聚精凝神、寻机待动之势。戒躁而主静的线条,多渗透书家的人格修养,更契合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儒的温静,道的虚静,佛的空静,似乎都能让人陶养其中,滋益多多。弘一书法每有此效。 赞 (0) 相关推荐 勾线技巧 勾线技巧 书法点画线条的厚度和质感 原创翰墨书道2019-12-16 00:27:44 [书法点画线条的厚度感] 好的书法是有厚度的.千百年来,书法家所强调的"中锋用笔",主要是追求线条的厚度.有立<东方朔画赞 ... 线描 | 关于花朵的线条练习 天气已经十分炎热,手心总在出汗,笔也拿不住了,画也画不下去了,愁人啊!空调吹几分钟便觉关节不爽,关掉又觉汗腺太发达,难啊!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的原来是让我们克服困难啊! 所以大家就忍忍,克服一下吧, ... 卢沉一一论水墨画的线与用笔(三) 卢沉 <东坡先生醉归图> 作画用笔一定要像书法用笔一样,仿佛有点画撇捺等笔划的相互贯通,有的地方笔画绕得很多,有的地方猛地又拉长,这样松松紧紧疏疏密密地组织衣纹.画时要达到这种精神境.要养 ... 辩证的线质标准:古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中国书法在线质感上的共性追求, 表现出明显的辩证意味. 01/ 书法线条要有力度, 但它是刚柔兼济的. 讲究力度,是中国书法的传统,落实到线条,即要求『多力丰筋』『骨法用笔』.线条有力,线质坚实,字才 ... 破解奇门“八神”的真实含义,古人到底用神表达什么 记得第一次从湖南老家来哈尔滨来的时候,刚下车就有一个感觉,北方的天气给人的感觉和在南方的感觉不一样,南方天气给人感觉比较柔和,北方的天气给人感觉比较干爽,凭这种感觉,就知道这里肯定不是南方,这两种感觉 ... 从马王堆古墓的星象图到古代的观星术,古人到底怎么研究的星象? 从马王堆古墓的星象图到古代的观星术,古人到底怎么研究的星象? 齐帆齐微刊:现在的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齐帆齐微刊:现在的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古人到底有多聪慧?《增广贤文》中的5句话,每一句都是经典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古训集<增广贤文>,当中讲述的就是古代的蒙学经典.在清朝时期,周希陶就对这本书籍进行了修改,不只是将原书的顺序进行着调整,甚至还增加了许多的内容.这本书籍展现着人性险恶,用 ... 到底应该追求长线复利还是短期暴利? 一.复利故事 1.棋盘与麦粒 一个古老的传说: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 ... 《海上钢琴师》:人这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文 | 江徐 · 主播 | 培培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浮世匆匆,每个人都在找寻想要的某种生活. 苏轼一生走在路上,却始终想着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顾城在诗歌里说,他想要最狂的风.最 ... 古人到底能活多久?40岁并不靠谱,这个才最真实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古人的寿命大都是比较短的.到底有多短呢?曾经有历史学家根据史料和存留的尸骨测量,得到了各朝代的平均寿命统计表,具体如下: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古人的寿命确实很短.男大致在40岁左右, ... 玩密室逃脱被要求“双人运动”?追求刺激的年轻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要问时下的年轻人最喜欢什么休闲娱乐,那必然是剧本杀.密室逃脱. 这种创新模式能让年轻人身临其境地进入另一种身份角色,感受另一种人生,极大满足年轻群体的好奇心.但物极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