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薛慎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薛)慎字佛护,好学,能属文,善草书。少与同郡裴叔逸、裴承之、柳虬、范阳卢柔、陇西李璨并相友善。起家丞相府墨曹参军。太祖于行台省置学,取丞郎及府佐德行明敏者充生。悉令旦理公务,晚就讲习,先六经,后子史。又于诸生中简德行淳懿者,侍太祖读书。慎与李璨等十二人,并应其选。又以慎为学师,以知诸生课业。太祖雅好谈论,并简名僧深识玄宗者一百人,于第内讲说。又命慎等十二人兼学佛义,使内外俱通。由是四方竞为大乘之学。数年,复以慎为宜都公侍读。转丞相府记室。魏东宫建,除太子舍人。迁庶子,仍领舍人。加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转礼部郎中。六官建,拜膳部下大夫。慎兄善又任工部。并居清显,时人荣之。孝闵帝践咋,除御正下大夫,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淮南县子,邑八百户。历师氏、御。伯中大夫。保定初,出为湖州刺史。州界既杂蛮左,恒以劫掠为务。慎乃集诸豪帅具宣朝旨仍含首领每月一参或须言事者不限时节慎每引见必殷勤劝诫及赐酒食一年之间,翕然从化。诸蛮乃相谓曰:“今日始知刺史真民父母也。”莫不欣悦。自是襁负而至者,千有余户。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慎谓守令曰:“牧守令长是化民者也,岂有其子娶妻,便与父母离析。非唯氓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慎乃亲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数户蛮,别居数年,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慎感其从善之速,具以状闻。有诏躅其赋役。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寻入为蕃部中大夫。以疾去职,卒于家。有文集,颇为世所传。薛善之以河东应李弼也,敬珍,敬祥亦率属县归附。译文:薛慎字佛护,喜爱学习,会写文章,擅长草书。年轻时与同郡裴叔逸、裴诹之、柳虬、范阳卢柔、陇西李璨友善。开始任官职为丞相府墨曹参军。太祖在行台省设置学校,选取有德行和聪明机敏的丞郎和府佐作为学生。全部都要求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参加学习,先学《六经》,然后学习子部和史部书籍。又在诸生中选取德行淳美的人,陪伴太祖读书。薛慎与李璨等十二人,都被太祖选中。太祖又任命薛慎为学师,来管理各位学生的学习和功课。太祖喜欢交谈,挑选了一百名深刻了解佛教深奥旨意的名僧,在住宅之内讲经说法。又让薛慎等十二人兼学佛经之义,要求内外各学都能掌握。因此各地竞相学习佛教大乘之学。数年后,又让薛慎为宜都公的侍读。转任丞相府记室。魏太子东宫建立,任命为太子舍人。调任庶子,依然兼任太子舍人。加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转任礼部郎中。设置六官时,委任为膳部下大夫。薛慎哥哥薛善又在工部任职。兄弟都位居清要显达的官职,当时人都认为很荣耀。孝闵帝登基,任命为御正下大夫,晋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为淮南县子,食邑八百户。历任师氏、御伯中大夫。保定初年,出任湖州刺史。州界杂居不少蛮夷,长期以抢劫为业。薛慎于是召集各位蛮夷豪帅,详细宣告朝廷旨意,并令各首领每月来州府参见一次,如果有事需要禀告,则不限时节。薛慎每次引见,都要谆谆劝诫,设酒宴款待。一年的时间,蛮夷高高兴兴归化。蛮族人相互之间说:“现在才知道刺史真是百姓的父母官。”没有谁不感到喜悦。从此携儿带女前来归附的人,有一千多户。蛮族风俗,婚娶之后,父母即使健在,也要分开居住。薛慎对守令说:“牧守令长的责任是教化百姓,怎么能儿子娶妻,便与父母分居。这不仅仅是当地百姓习俗不健全,也是任官职者的过错。”薛慎亲自教导,倡导孝顺慈爱,并令各郡县守令晓谕所管辖的地区。有数户蛮族,分居已经数年,也回归父母家加以侍养,当出外得到果品膳食,必拿回家中奉给父母。薛慎因其从善迅速而感动,将情况全部呈报给朝廷。诏书下令免去这数户蛮族的赋税徭役。因此风化盛行,与华人风俗相同。不久调入朝廷任蕃部中大夫。因病离职,在家中去世。著有文集,世上广为流传。

(0)

相关推荐

  • 韓襃(卷37)

    韓襃字弘業,其先潁川潁陽人也,徙居昌黎,祖瓌,魏鎮西將軍,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征虜將軍,中散大夫,恒州刺史. 襃少有志尚,好學而不守章句,其師怪而問之,對曰:"文字之間,常奉訓誘.至於 ...

  • 《新唐书·太宗本纪》原文及翻译

    原文:太宗皇帝讳世民.隋祚且终,盗贼蜂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与晋阳令刘文静善,文静坐事系狱,太宗夜就狱窥见,与图大事.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乃集义兵于城,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装寂告高祖 ...

  • 《史记·秦本纪》原文附翻译 司马迁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qu ...

  • 《新唐书·韦挺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韦挺,京兆万年人.父冲,仕隋为民部尚书.贞观初,王规数荐之,迁尚书右丞.历吏部.黄门侍郎,拜御史大夫.扶阳县男.太宗谓挺曰:"卿之任大夫,独朕意,左右无为卿地者!&q ...

  • 《新唐书·李百药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 ...

  • 新唐书卷二 本纪第二太宗

    ◎太宗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

  • 史记·孝景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以大事记的形式,简略地记录了汉景帝在位十六年间所发生的要事. 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本纪虽然记载简略,但从中仍可看出景帝在基本国策上对文帝的继承 ...

  • 史记·孝文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译注 [说明与解析] 这篇本纪记载了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间的种种仁政,赞颂了他宽厚仁爱.谦让俭朴的品德,刻画出一个完美贤圣的封建君主的形象. 这篇本纪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记录了许多文帝的诏书 ...

  • 史记·吕太后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解惠全 白晓红 译注 [说明与解析] 吕后名雉,字娥姁(xū,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这篇本纪成功地塑造了吕后这样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 ...

  •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本文先是现代文翻译与解析,然后是原文和注释. [说明与解析]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 ...

  • 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注释与翻译

    [说明与解析]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