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到!暑不避暑,为养生王道!看懂本文的,身体都不会差!

福建民族医学网

10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大家好,我是杰哥!

小暑节气,大家都在说:热啊热啊热啊!避暑避暑避暑啊!……但杰哥提醒大家: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怎么讲呢?

“暑”字上下两“日”,中间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实乃天道。

“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时空状态,乃至它对生物的影响:

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排斥炎热即是否定生长。

看不明白的别急,《黄帝内经》讲了个道理,到夏天的时候万物是向上向外发散,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都浮上来了,它失去了根基,

但如果你吹着空调,毛孔关闭,病走出了骨髓,却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所以感觉浑身那么酸、那么难受,坐不好,躺不下。

所以,夏不炎热,不出透汗,秋冬必然寒凉,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证埋下祸根。因为暑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避暑是逆“天”而行。

怎么办?把毛孔打开!使酸性的汗液走出去,使身上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散发的办法后文会说,切勿望文生义,暴晒妄动哦~)

避暑有三害,个个都入髓

而且,从大暑开始,我们要连续接受异常的三段气候,即是“夏行秋令”、“秋行冬令”和“冬行春令”。气候的错位必然带来流行性的疾病:

大暑至小雪四个月,以瘀阻为因的心梗、脑梗会成为主证;小雪至大寒两个月,以心气不足为因的心衰、脑梗、脑溢血会成为主证。

所以,小暑天养好不但是当时好,还是为了以后好。学习更多中医请关注“福建民族医学网”公众号平台。

暑期避暑,危害有三:

  • 一是热邪不出,内外热邪勾结,心焦、肉酸、气短、皮粘等诸多不适缠绕周身;
  • 二是热邪壅阻,外遭风寒,常患热伤风感冒;
  • 三是体内阳气不足,身心不长,表现为秋冬心寒,四肢不温。

拿古代的人来说吧,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值得尊敬的皇帝。可是却都忽视了一个定律——暑天不避暑。

“康乾盛世”是清朝茁壮生长的暑期,也正在这个时期,三位睿智的皇帝却做同一件蠢事,即是建设皇帝的避暑山庄。

康熙、雍正、乾隆修而未住,创造了康乾盛世的佳话。康熙的继承人嘉庆住进了避暑山庄,据说是被雷劈死,开始了大清朝的衰落。

虽然说大清的衰落政经文的各种原因都有,不能怪在这个避暑上,但历史有许多巧合,可是究竟宇宙真相,只有因果必然,没有巧合。

回到养生上来说,今年公历7月7日才到小暑,可是在今日之前的小满,我们似乎提前45天进入了暑期,人们将此比作“桑拿天”。

圣人讲好坏的分别皆由心造,暑期的提前和延长,是难得的机缘。

对此,我们时令养生人,非但不感到熬煎,反而欢喜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缘和盛宴。

“暑夏病无根。”特指这样的时空,病邪向外发散,是人祛病的良机;借天力将病拔出,不亦乐乎。

所以我们讲:秋冬的病往往是夏天播种的;夏天播种秋天的疾病,也会播种秋天的健康和充实。

暑夏在身心播种了充足的阳气,秋天心旷神怡,肌肉充满活力,气色如白绢裹璞玉;如果种下寒凉,秋天肠胃虚寒,肢体萎软,面色青灰。

暑期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过?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当然有啦!文章开头不是说要排除酸性汗液嘛!

当然,把毛孔打开不是要求大家去太阳西下暴晒,也不是要求大家去做剧烈运动,毕竟出太多汗会让血液更加粘稠,增加心脏的负担。

我们“福建民族医学网”公众号推荐大家,在此不避暑、排除暑湿的方法:泡脚。

据说小暑泡脚的人

身体都不会太差

《黄帝内经》云:聪明的人没有病就去养生,因而不会生大病。愚蠢的人不养生,等到有病才去治,好象敌人来了才想起打造兵器,渴了才去挖井,岂不太晚了吗?所以,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

晚上泡脚,养肾补血

晚上九点泡脚,最能养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水温控制——水温以40℃~45℃为宜。可以先用手试试,糖尿病人保险起见,可以用温度计做测量。

泡脚的窍门

上半身不出汗,下身出汗,代表着肾寒。

上身发热,下半身不出汗,代表着气虚。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也早就有“一年四季沐足: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理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水中放盐:治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治脚臭,祛除脚臭、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治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治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

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 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新开公众号“杰哥讲坛”请大家先行关注!

杰哥讲坛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水中放干姜:治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归通脉。

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缓解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泡脚禁忌

  • 太饱太饿时,都不宜泡脚;
  •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病人,当心晕厥,一般在40℃~45℃为最佳,泡10分钟左右。
  • 糖尿病患者,千万得留意水温;
  • 脚气患者,要小心感染,,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
  • 老人泡脚,不要泡太久,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小暑来了,接下来就是三伏天、大暑天、秋老虎……对有些人或是炎热的熬煎,对时令养生人来说,是天赐良缘。天地给了我们更加丰厚的生长条件。感恩天地,感恩古圣先贤,感恩时代!

 《福建民族医学网》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0)

相关推荐

  • 【中医养生】脚部常用穴位有哪些?都在哪里...

    [中医养生]脚部常用穴位有哪些?都在哪里? 足部分布有很多的穴位,脚部常用的穴位,比如跟腱和内踝连线的中点是太溪穴.跟腱和外踝外侧连接的中点是昆仑穴,再往前在脚背处第一拇指和第二拇指之间往下一寸的位置 ...

  • 四季泡脚略说--周良清

    四季泡脚略说--周良清 近期有很多网友提议,请我讲讲有关四季泡脚的养生知识.我研究中医养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坚持每天晚上泡脚这个好的习惯,但是要让我谈谈泡脚的心得体会,一时还不知从哪里讲起. 借这 ...

  • 用脚吃药,把病泡掉!泡脚泡对了,活到80岁也不生病

    2021-07-13 17:19·大医本草堂 本文审核老师: 真一,中医健康管理师.高级营养师,帮助了超10万个朋友获得健康生活,专注中医养生12年,持续致力于公益传播中医内调外养古法养生内容. 清朝 ...

  • 【养生】秋冬季泡脚学问多,专家手把手教你正确泡脚!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 不少市民又开启泡脚养生的模式 如何对症泡脚很关键 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佛山市中医院骨十三科(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江泽平表示, ...

  • 己亥小暑 暑不避暑

    2019年7月7日(农历己亥六月初五)17点20分,太阳到达黄经105度,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

  • 养生王道

    <中庸>"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 ...

  • 小暑节气暑未极,分享一个甲状腺结节外敷膏,散结效果很好。

    今日进入小暑节气. 从气象学角度来讲,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时,这天即为小暑.古人认为积存土地里的热气一直都潜伏在土地中,到小暑时热力才开始慢慢地散发出来. 小暑表示暑气尚未极致,此时天气开始炎热,但 ...

  • 小暑(7.7-7.21)养生方

    小暑(7.7-7.21),全国南北方都进入到炎热的天气里面,要防中暑,饮食就适合于比较清淡. 养生的食物可以用大枣五十克,龙眼肉十五克,黑豆五十克来煮汤喝,能够治疗阴虚盗汗,能够治疗血虚心悸.如果老是 ...

  • 节气歌里说:小暑大暑暑相连;古代人是靠心静自然凉来熬过酷暑吗

    今年7月7日是小暑节气,华夏大地几乎都进入了一年之中最酷热的季节.太阳是毒的,正午时分,胆敢抬头看一眼天空,尽是白花花的日头光,这光热照在手臂和脖子上,整个人都快要融化似的.风是热的,有人恨不得穿着超 ...

  • 小暑大暑暑相连,不以肉艳而喜,勿以肉绿而悲!

    前言 如何向多肉植物百科投稿: 方式1: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进入提交表单(或公众号下回复"投稿"二字) 方式2:word或者美篇编辑后附上相关信息发邮箱:tougao@duorou ...

  • 老年人夏季怎样避暑养生?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加上老年人体质偏虚.气血趋虚,相比常人,更容易出现头身困重.食欲不振等"湿气困体"的症状,若不及时调理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功能障碍.新陈代谢紊乱等诸多问题 ...

  • 明日小暑,该吃这碗养生粥了!补气又养颜,营养赛人参

    BTV暖暖的味道 每天16:00,五星大厨教你4道家常小菜!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明日即将迎来小暑,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民间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

  • 养生跟着节气走,小暑时节吃什么好,养生美味推荐啦!

    养生跟着节气走,小暑时节吃什么好,养生美味推荐啦! 小暑是入伏的头一天,小暑之后就是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炎热的气候使人体出汗增加,消耗大,因此进入小暑后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