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比灭商建周还要重要的事情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继承周文王遗志,举兵伐商,杀死商纣王,建立周朝。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可是,如果说周武王杀掉商纣王后,商朝的力量就完全消失于历史舞台,周朝的长久统治便顺理成章地开始,那便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周武王晚年,有一件事比灭掉商朝、建立周朝更为重要。
什么事呢?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整体形势。
商朝晚期的青铜器(一)
第一,周武王宣誓讨伐商朝时,强调的只是要除掉昏庸无道的商纣王一人。即便攻克商都后,他也没有力量全面控制。
《逸周书》记载,周武王恪守信用,赦免了商纣王手下的民众,而且立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商朝遗民的宗主,让武庚继续治理商都。[1]这其实是一种妥协。一方面说明商朝遗民的力量依然强大,另一方面则给新兴的周王朝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虽然周武王让他的几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等留下来监管武庚,形成所谓的“三监”,但隐患并不能就此消除。
第二,在决定商纣王、周武王谁胜谁败的牧野之战中,商纣王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以大量的战俘作为先锋,并重用四方逃亡的罪囚。
重用各诸侯国逃亡的罪囚,不符合当时的“国际法”,最容易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和怨恨。而以大量的战俘做先锋,这些战俘并不是只知道执行命令的“僵尸”兵团,他们虽然被迫服从商纣的命令,但内心是不满乃至非常怨恨的,很容易临阵倒戈,从而迅速成为对方的先导。果不其然,虽然在牧野之战中,商纣王的军队铺天盖地,“其会如林”[2],共七十万人,远远多于周武王率领的五万军队[3],然而周武王以仁义之师、勇武之兵奋勇冲杀,并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促使商纣王的先锋队伍迅速倒戈,这成为商军大败的一大因素。
第三,周武王其实是选择了一个最佳的机会向商纣王发动攻击的。
当时,商纣王不仅杀掉了王子比干,囚禁了贤臣箕子,使得太师疵、少师疆纷纷逃到周国;而且在军事上,商纣王已派出主力部队讨伐东夷,虽然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而最终胜利,但在周武王的军队到达商都时,商纣王身边其实没有多少真正的军队。也就是说,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仍有大量的商朝军队在外面。尽管树倒猢狲散,再加上周武王的重用武庚、保留商地等怀柔政策,商朝的旧部不是被周兵击败就是迅速归附了周朝,但这种看似毫不费力的成果,实际上增加了周朝的隐患——因为这些原本强大的力量实际上由明处转向暗处,有可能更不好对付,对此,周武王怎能不知?
第四,就是前面反复提到、却很容易被当今读者所忽视的天命观,因为它无形无影,与我们现在的世界相去甚远。但在当时的世界,天命观确实无孔不入地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尤其是商遗民,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憎恨商纣王,但商朝六百多年的统治,不能不使他们认定,商朝就是天命所在,是上天的指令,容不得转移。如果有人胆敢违背天命,则必受天谴。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当然希望废除残暴的商纣王,然而,他们又希望商王朝继续延续。
这其实是周武王最担心的事情。
商朝晚期猪形青铜器
综上所述,周武王虽然建立了周朝,但周朝远远没能安顿下来,相反,危险更大了。
大量错综复杂的矛盾由商纣王转向了周武王。
而周武王虽为圣贤,也通过大量的分封等措施维护了周初政权的稳定,但不久他就面临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他的身体。
“武王末受命”[4],也就是说周武王接受天命成为西周天子的时候,他的生命也接近了尾声。他的年龄已大,又强烈地意识到周朝面临的危机,所以非常忧虑,常常夜不能寐。
该怎样让商朝的旧族真正臣服?
又该怎样统治这一大片并不真正为自己掌控的广大国土?
周武王短时间内并没能拿出很好的办法。
长期的失眠使周武王的身体迅速恶化。他的弟弟周公旦劝兄长:“这样整夜整夜不睡觉,长久下去,谁也受不了呀。”对此,武王只有苦笑。
由于操劳过度,灭商后仅仅两年,周武王在镐京病重。他开始考虑自己的遗嘱。在遗嘱中,他将安排周王朝新的继位者和掌权者。
这件事可能比灭掉商朝更为重要,它同样决定着周朝的存亡。
面对自己都难以胜任的国事,周武王必须选择一个最能干的人来执行。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抉择。
周武王必须有一个精准的选择,一点儿都不能差。
他心目中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以上内容出自《帝王将死》)
周朝早期著名的青铜器何尊
注释:
[1]见《逸周书·武寤解》。
[2]《诗经·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意思就是:殷商的军队非常多,他们的木石兵器都多如林木。
[3]《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4]《中庸》:“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