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汀逝世204周年|走进这位作家的一生,一起重读她的经典作品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有这样一位女作家,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就是简·奥斯汀。
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全球性“奥斯汀狂热”是从1995年开始,触发点是1995年BBC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傲慢与偏见》,其高水平的编剧、精准的角色选择以及详尽的历史细节,一下子在英国造成轰动,引发一系列的改编。一两年内,相继出现了李安导演的电影《理智与情感》、两个版本的《爱玛》、电影《劝导》等等。简·奥斯汀的小说一部接一部地被重拍,她本人的经历也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
奥斯汀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这与她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由于奥斯汀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封建势力强大的乡村,加之家境殷实,所以生活圈子很小,这使得她的作品往往局限于普通乡绅的女儿恋爱结婚的故事当中,而她的作品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封建势力的观点。尽管奥斯汀的作品被比喻为“两寸象牙雕”,但是她仍然通过绅士太太们的日常对话交际来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百态,用幽默的语言来讽刺了惟利是图、爱慕虚荣的现象,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
今天,值此简·奥斯汀逝世204周年,就跟随小K一起重新品读她笔下的生活、爱情与人性吧!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代表作,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堪称文艺青年案头经典。
班纳特太太的毕生大志就是把五个闺女体面地嫁掉,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于是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门子弟达西与聪慧机敏的二女伊丽莎白之间的谗言误会,富家公子彬格莱与贤淑善良的长女吉英之间的欲说还休,浪荡公子韦翰与轻佻无理的小女丽迪雅的私奔秽闻……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
经典语录:
1、你千万不能为了某一个人而改变原则,破格迁就,也不要千方百计地说服我,或是说服你自己去相信,自私自利就是谨慎,糊涂大胆就等于幸福有了保障。——《傲慢与偏见》
2、一个人不要起脸来可真是漫无止境。——《傲慢与偏见》
3、这种只顾情欲不顾道德的结合,实在很难得到永久的幸福。——《傲慢与偏见》
4、人生在世,要不是让人家开开玩笑,回头来又取笑取笑别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傲慢与偏见》
5、女人们往往会把爱情这种东西幻想地太不切合实际。——《傲慢与偏见》
《诺桑觉寺》
奥斯丁于1798年开始写作《诺桑觉寺》初稿,1799年完成后,便将其搁置了几年。1803年,又修订了一遍,并取名为《苏珊》,于当年春天以10英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了伦敦出版人,但不知什么原因,该书一直没有出版。1816年,其兄亨利·奥斯丁买回《苏珊》旧稿,让奥斯丁重新修订。1817年12月底,《诺桑觉寺》与《劝导》合集出版。
痴迷于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有时把现实生活也当成传奇故事中的虚拟世界。她被带着去社交场合见世面,结交了虚情假意的索普兄妹,并与正直英俊的富家子弟亨利一见钟情,随后受亨利的父亲蒂尔尼上将盛情相邀前往他家做客。在诺桑觉寺这座幽深、古老的宅子里,凯瑟琳脑海里浮现出恐怖小说中的可怖情景,并因此闹出一幕幕可笑的历险记。嫌贫爱富的蒂尔尼上将听信索普谗言,冷酷地对凯瑟琳下了逐客令。但是两位青年恋人并没有屈服,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结为伉俪。
经典语录:
1、世上有为数不少的女人,你认识了她们不会产生别的感情,只会感到吃惊,这世上竟会有男人去喜欢她们,喜欢了还要来娶她们。——《诺桑觉寺》
2、在我们这个社会交流如此发达的国家里,每个人周围都有自动监视他的人,加上有公路和报纸传递消息,什么事情都能公布于众。——《诺桑觉寺》
3、毫无疑问,友谊是医治失恋痛苦的良药。——《诺桑觉寺》
4、尽可能多地抓住幸福是件好事。——《诺桑觉寺》
5、如果我不能被说服做我认为错误的事情,我将永远不会被欺骗。——《诺桑觉寺》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其初稿是1796年写成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后改写成《理智与情感》,则是1797年11月的事。此后十余年,《理智与情感》变得无声无息,直至1811年3月,奥斯丁才在书信中透露:她在伦敦看该书的校样。该书于当年10月30日出版。
小说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不良风气,以及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经典语录:
1、蚌将沙粒变成珍珠,苦难才能让人成长。——《理智与情感》
2、时间和机会并不是亲密程度的决定因素,是不是愿意才是决定因素。对于一些人而言,每躲过一天我更相信形形色色的人都反复无常,浮现在表面的优点啦,感情啦,都靠不住。——《傲慢与偏见》
3、只有在无法获得幸福时,钱财才会给人带来幸福,就个人而言,除了满足生活的必需之外,钱财是无法真正令人满足的。——《理智与情感》
4、生活毕竟要告诉我们,你过去相信的大半是错误的,而且你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否定自己的格言。——《理智与情感》
5、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理智与情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庸俗无聊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有这样一位女作家,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就是简·奥斯汀。
奥斯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庸俗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全球性“奥斯汀狂热”是从1995年开始,触发点是1995年BBC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傲慢与偏见》,其高水平的编剧、精准的角色选择以及详尽的历史细节,一下子在英国造成轰动,引发一系列的改编。一两年内,相继出现了李安导演的电影《理智与情感》、两个版本的《爱玛》、电影《劝导》等等。简·奥斯汀的小说一部接一部地被重拍,她本人的经历也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
奥斯汀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这与她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由于奥斯汀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封建势力强大的乡村,加之家境殷实,所以生活圈子很小,这使得她的作品往往局限于普通乡绅的女儿恋爱结婚的故事当中,而她的作品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封建势力的观点。尽管奥斯汀的作品被比喻为“两寸象牙雕”,但是她仍然通过绅士太太们的日常对话交际来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百态,用幽默的语言来讽刺了惟利是图、爱慕虚荣的现象,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
今天,值此简·奥斯汀逝世204周年,就跟随小K一起重新品读她笔下的生活、爱情与人性吧!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代表作,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作品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和门第观念对婚恋的影响。堪称文艺青年案头经典。
班纳特太太的毕生大志就是把五个闺女体面地嫁掉,故而总是把近旁有财产的单身汉看成某个女儿应得的一笔财产。于是有了几对青年男女跌宕起伏的分分合合:豪门子弟达西与聪慧机敏的二女伊丽莎白之间的谗言误会,富家公子彬格莱与贤淑善良的长女吉英之间的欲说还休,浪荡公子韦翰与轻佻无理的小女丽迪雅的私奔秽闻……最终男女主人公放下了各自的傲慢与偏见,做出合乎自己道德的选择。
经典语录:
1、你千万不能为了某一个人而改变原则,破格迁就,也不要千方百计地说服我,或是说服你自己去相信,自私自利就是谨慎,糊涂大胆就等于幸福有了保障。——《傲慢与偏见》
2、一个人不要起脸来可真是漫无止境。——《傲慢与偏见》
3、这种只顾情欲不顾道德的结合,实在很难得到永久的幸福。——《傲慢与偏见》
4、人生在世,要不是让人家开开玩笑,回头来又取笑取笑别人,那还有什么意思?——《傲慢与偏见》
5、女人们往往会把爱情这种东西幻想地太不切合实际。——《傲慢与偏见》
《诺桑觉寺》
奥斯丁于1798年开始写作《诺桑觉寺》初稿,1799年完成后,便将其搁置了几年。1803年,又修订了一遍,并取名为《苏珊》,于当年春天以10英镑的价格将版权卖给了伦敦出版人,但不知什么原因,该书一直没有出版。1816年,其兄亨利·奥斯丁买回《苏珊》旧稿,让奥斯丁重新修订。1817年12月底,《诺桑觉寺》与《劝导》合集出版。
痴迷于哥特式恐怖小说的乡村牧师之女凯瑟琳,有时把现实生活也当成传奇故事中的虚拟世界。她被带着去社交场合见世面,结交了虚情假意的索普兄妹,并与正直英俊的富家子弟亨利一见钟情,随后受亨利的父亲蒂尔尼上将盛情相邀前往他家做客。在诺桑觉寺这座幽深、古老的宅子里,凯瑟琳脑海里浮现出恐怖小说中的可怖情景,并因此闹出一幕幕可笑的历险记。嫌贫爱富的蒂尔尼上将听信索普谗言,冷酷地对凯瑟琳下了逐客令。但是两位青年恋人并没有屈服,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结为伉俪。
经典语录:
1、世上有为数不少的女人,你认识了她们不会产生别的感情,只会感到吃惊,这世上竟会有男人去喜欢她们,喜欢了还要来娶她们。——《诺桑觉寺》
2、在我们这个社会交流如此发达的国家里,每个人周围都有自动监视他的人,加上有公路和报纸传递消息,什么事情都能公布于众。——《诺桑觉寺》
3、毫无疑问,友谊是医治失恋痛苦的良药。——《诺桑觉寺》
4、尽可能多地抓住幸福是件好事。——《诺桑觉寺》
5、如果我不能被说服做我认为错误的事情,我将永远不会被欺骗。——《诺桑觉寺》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其初稿是1796年写成的书信体小说《埃丽诺与玛丽安》,后改写成《理智与情感》,则是1797年11月的事。此后十余年,《理智与情感》变得无声无息,直至1811年3月,奥斯丁才在书信中透露:她在伦敦看该书的校样。该书于当年10月30日出版。
小说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不良风气,以及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经典语录:
1、蚌将沙粒变成珍珠,苦难才能让人成长。——《理智与情感》
2、时间和机会并不是亲密程度的决定因素,是不是愿意才是决定因素。对于一些人而言,每躲过一天我更相信形形色色的人都反复无常,浮现在表面的优点啦,感情啦,都靠不住。——《傲慢与偏见》
3、只有在无法获得幸福时,钱财才会给人带来幸福,就个人而言,除了满足生活的必需之外,钱财是无法真正令人满足的。——《理智与情感》
4、生活毕竟要告诉我们,你过去相信的大半是错误的,而且你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否定自己的格言。——《理智与情感》
5、婚姻,只考虑家境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境是愚蠢的。——《理智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