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能润燥,是如何指导临床治疗肾病水肿的?
辛润肾燥新解
作者/彭建中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后世据此概括为辛润肾燥,即辛味之药可治肾燥之症。然观诸家药例,却各不相同。
张元素以知母、黄柏为辛润药;张介宾以附子、肉桂为辛润药;成无己以半夏、干姜、细辛为辛润药。诸家所论,虽各有其理,但总觉意犹未尽。遂留心于临证之际,更思求经旨所蕴,历久而终有一得。兹略述管见,以求正于同道。
经言:“肾苦燥”,则知肾病则燥,姑称肾燥。其证为何,当先明之,方可言治。肾者主水,职司二便,有化气行水之功。膀胱者,肾之腑,为贮水之器,得肾之气化,乃能小便通利。人身行水之权,全在于肾。若肾病则水不行,水不行,故谓之肾燥,不亦通乎?故肾燥证当特指肾病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辛润肾燥,可治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前人多有成例。
济生肾气丸用附子、肉桂,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之水肿,有助阳化气行水之功;李东垣之滋肾通关丸用辛苦大寒之知母、黄柏组方,主治湿热壅滞下焦之小溲癃闭不行;张仲景之小青龙汤之用半夏、细辛、干姜,主治痰饮内停、小便不利等证,有化饮行水之功;张子和有禹功丸,其用茴香、木香,辛香行气,使气行则水行,有决水消肿之效。
以上皆辛润肾燥之例,可见诸辛不同,当择而用之,方能各尽其用。然而尚有一辛,诸家未尝论及,即诸般风药,如苏叶、防风、荆芥、白芷、独活之属,大能润肾燥、利小便、消水肿。
昔贤张志聪尝用苏叶、杏仁、防风三味治愈风水尿闭水肿,其谓“外窍通而内窍通、上窍通而下窍利”,因著“发汗利水辨”一篇,极言其神效。
吾师赵绍琴教授善用风药利水消肿,尝用一味苏叶治愈产后尿潴留症。此皆深明辛润肾燥之理者。余得师传心法,邯郸学步,临证群集风药以治尿闭水肿,亦每获良效。
如有刘姓小儿,男,7岁,患肾病综合征3年余,曾服大量激素治疗有效,惟屡次反复。1995年夏因感冒复发,渐至水肿尿闭,西医予速尿等治疗无效。初诊时患儿一身面目浮肿甚剧,二目如线,阴囊如球,腹大如鼓,上气如喘,小溲全无,大便泄泻。诊脉沉滑且数,舌红苔白而腻,证属湿热蕴郁,复感风邪,肺气失宣,三焦不畅。
治用宣肺行水,疏通三焦之法,药用苏叶、防风、白芷、独活、桑白皮、大腹皮、前胡、槟榔、地榆、茜草、赤芍、葶苈子、茅芦根、焦三仙、冬瓜皮、茯苓皮等。给药7剂,一周后复诊,水肿、腹水全消。
据其母介绍,服1剂已有小便,服2剂尿量大增,水肿大减,7剂服完,水肿全消。服药前后,其母曾为之称量体重,药前体重35.5公斤,药后体重27公斤,七日之内,去水8.5公斤。
此案利水消肿之速,风药功不可没。盖风药之辛,能上开肺气,外达皮腠,下通水道,正合《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旨,故有利水消肿之功。其辛润肾燥之机理,亦如《内经》所言:“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