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潮歌新作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再次带来戏剧新体验

21个剧场内,将有近千名演职人员上演30多个剧目。园内所有剧场可同时容纳10000名观众,其中三大主剧场可同时容纳5000人,单是其中的幻城剧场,就有近3000个座位。所有剧目单次演出总时长近700分钟,旺季单日演出总场次可达近200场、总时长近5000分钟。理论上来讲,观众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完整看完所有演出。

这是中国最大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总导演是王潮歌,她的其他作品有“印象系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和“又见系列”(《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又见敦煌》)、以及“只有系列”(《只有峨眉山》《只有爱·戏剧幻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她在此次作品发布会上说“只有河南的戏剧,从规模上来讲,全中国最大;从时长上来讲,全中国最长;从这个品类的新鲜度来讲,是全中国唯一的。”足以可见,这一次王潮歌导演孕育了6年之久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最特别的。

“印象系列”属于山水实景演出,而跨过“又见系列”的室内实景表演,再到这次“只有系列”,《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演变成为了“戏剧群落”,这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创新,是王潮歌导演一次全新的尝试。不再拘泥于外部环境的实景,而是通过自然景观和人工置景使得整个演出现场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群落,既能让人感受到地域之美,又结合了现代化的视觉效果,整体的戏剧创作是推陈出新,是与时俱进的。

“麦田是我的第一个演员。它是序幕,也是尾声。”

作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第一批观众,走进剧场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麦田着实具有震撼力。走进剧场,便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表达,进场时是绿油油的麦田,退场后是被雾森、灯光映衬下的金黄色麦田。5月的麦穗饱满有生气,用这样“活生生”的植物迎接观众的到来,这样的戏剧作品有心了。

关于“麦田”,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解读。在王潮歌导演的心里,麦田是她最大的一个意象,是一个理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片麦田,从栽种、生长,再到收割、沉淀,最后内化为思想和寄托。这样的形容是对看完这出剧之后最贴切的形容。初来看剧的人,走进剧场,看到一片百亩麦田和328米的夯土墙,,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以及这场剧的神秘;走进剧场,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幻城,人们会很容易在这里迷失自己,但惊喜的是,每一个剧场、每一条路线,都可以是私人订制的,每个剧场和路线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一个个等待着观众去开启;走出剧场,覆盖在麦田上的迷雾和光芒为剧目做了一个漂亮的收尾,静谧黑夜下的麦田好像都闪着光。

就如王潮歌所说“麦田是我的第一个演员。它是序幕,也是尾声。”带着如此艺术氛围和文艺气息,这样的戏剧作品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的。

21个剧场都讲述怎样的故事?

除了大气壮美的剧场布景之外,《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故事究竟讲述的如何?此前也说了,要想解锁全部的剧目,大概需要三天的时间,因为时间的关系,作为首批观众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游园”,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

很遗憾只看到了二十一分之一的幻城,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观赏过的剧目都是可圈可点的:第一场关于80后青春记忆的剧目,全程沉浸式演出,从一进去就被同学邀请玩“跳房子”游戏,随后在课堂上还遭受到了老师的点名等等,时间仿佛倒流到80年代,全程体验了一把回到过去的感觉;在火车站剧场,所有人凝视台上的演员,他们都是来寄存物品的,他们都在寄存什么?一个年迈的老人说要寄存一件衣服,问到何时来取?她回答“来生”,每一件寄存物品的背后都裹挟了每个人的一生,所有人的故事讲述下来不禁令人泪目;更具创新意识的下沉式演出也颇为惊喜,所有人“向下看”,演员扮演着不同朝代的人穿越,带领观众回到古代,近距离感受别人的人生……

故事很多,有令人喜悦的、令人怅然的;有关于过去的、关于未来的;有描写历史的、有展现科技的……包罗万象的剧目,总有一处能戳到人们的心。6月6日正式迎客,初体验不过瘾,郑州,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是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城市。今后,因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更给了人想要来再次打卡的冲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