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一——破蒙

【内容提要】谈到启蒙,就不得不谈入学礼。在古代,“入学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入学仪式在古代称为“开笔礼”、破蒙,目的是为了“童蒙养正”。古时的入学礼非常庄重,根据《礼记》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经过“入学礼”后,能让孩子明白上学的意义,并懂得“尊师重教”的意思。

(二)求学

1、启蒙: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就是“三百千”了,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一般私塾“开蒙”则必先学这三种。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初级读物。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但“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谈到启蒙,就不得不谈入学礼。在古代,“入学礼”是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入学仪式在古代称为“开笔礼”、破蒙,目的是为了“童蒙养正”(童蒙养正: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人生教育分为四阶段,即“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其余三句话尚不知出处,只找到了蒙以养正的出处,这句话出自《易经》蒙卦,原文为“蒙以养正,圣功也”。)。古时的入学礼非常庄重,根据《礼记》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经过“入学礼”后,能让孩子明白上学的意义,并懂得“尊师重教”的意思。

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来,现代私塾逐渐流行,一些学校开始举行仿古的传统入学仪式,其中“入泮大礼”最引人注目。其实,不然。在明清时期,“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指的是在州县考试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礼,而并非儿童初入学校的入学仪式。

泮,就是指古代的学校。春秋前期,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开凿泮池,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明清时代,在各府、州、县的学宫挖掘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名曰泮池。凡考中“秀才”者,即取得入学资格,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进学”或“入泮”。踏上泮池,就好像进入了最高学府,入了泮也就进入了孔学的大门。

“入泮”这天,生员穿戴有一定讲究,所有生员必须戴雀顶、穿蓝袍,在学官的统一带领下祭拜孔子,跨过泮池,拜谒自己的恩师。此外,新入学的生员还必须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由于当时没有照片,所以生员们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身中(即身高)、面白、或有须、或无须”,再由教官统一整理后送往各个学院。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这些生员便正式成为孔门弟子,从此进入到中国古代科举大军的队伍中,开始了“漫漫其修远”的求学路。

我们这里要讲的是旧时孩童入学的一些礼仪。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由于古代私塾没有固定的开学时间,所以家长在送孩子初次入学时,首要事情就是择定吉日。入学当天,从家庭到学堂都会举行一系列隆重的仪式与典礼,作为孩童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一种纪念仪式。

择定入学日期后,家长要为孩子筹办入学用品,内容主要包括一套学习用的桌椅和文房四宝。当然,家境富裕的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入学用品要丰富得多。除此之外,父母还要筹备祭拜圣人的礼物。

孩子入学当天,父母会给孩子换上新衣服和红鞋子,同时还要为孩子准备四道早餐,名为“食长进”。分别是猪肝炒芹菜、蒸全尾鲮鱼、豆腐干炆葱、两个红鸡蛋。其寓意则分别是勤学当官、跃入龙门、聪明伶俐、连中双元。

古人尊师重教,拜请老师是孩子入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古代的私塾教师一般都是当地学识出众、德行兼备的知识分子。拜请老师时,家长们需要准备丰厚的礼品和学费(古代又称“贽见礼”),同时请人写下邀请函,以表尊敬。

邀请函格式一般如下:“乡侍生某姓名顿首启硕德某先生道丈执事:侧闻先生学行纯懿,里闬钦仰之日久矣……兹某择某月日,敢以乡校教事见屈。盖欲一乡童蒙观感,弗纳于邪,启其聪明,养之以正,他日成人,克遵名教,是大有造于某也。倘不遐弃,则某荣幸之至。敬因执事者以闻。某年月日,某再拜启。

古代没有学费一说,那时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束修)。束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可以理解为学费。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

《礼记·少仪》说:“其以乘酒壶、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这里的“乘壶酒”是“四壶酒”;“束脩”则是十条绑在一起的干肉,古代诸侯大夫拿这些东西互相赠送,学生入学时也向老师进献这种礼物。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什么意思呢?“只要人家能送我十条肉干儿做见面礼,我不会拒绝收留他做学生的。”

在古代,孩子们的学费没有定额,一般由家长根据家庭情况自由奉送给老师。乡贤范紫东的父亲礼园公曾长期在礼泉设馆,范先生因迫于家计也曾做过私塾先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陕西连年大旱,饿殍载道,尸横遍野,全陕冻饿而死者两百余万。大灾之后,范紫东为生计所迫,以年修仅九串钱就馆于富豪之家,居馆授徒,得麦养母,边教边学,毫不懈怠。对此,他曾作联自嘲云:“七属一名士,全年九串钱。”这“七属一名士”是指先生曾以咸阳地区七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三原宏道学堂。清政维新,陕西创办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仪器、图书较为完备;教师也大多思想进步。其时,陕西学政使来到乾州,集中乾州、彬州七属县秀才通试。范紫东时年二十五岁,以通考第一名的最佳成绩选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

“开笔”仪式入学的那一天,家长会带领孩子来到私塾中。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而后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礼成,还要设宴款待老师。

开笔礼的内容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拜笔师等内容。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由于“痣”与“智”谐音,所以这一仪式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而击鼓明智的风俗则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思是通过击鼓,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描红开笔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这个字往往笔画简单,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以上过程逐一完成之后,孩子们便可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安心读书。从此以后,每日清晨,学生们必须先于老师到达学校,对着孔子牌位行完叩首礼后,再回到各自课桌做功课。

入学当天或数天后,老师还会给每个学生起个书名,以后在私塾里学习和参加科举考试就使用书名。在私塾中,每年遇上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的生日,学生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至于说,为什么会挂一张梅花鹿的图画,老师们的解释是这“鹿”和“食人俸禄者”的“禄”属于谐音相通的。

另据2019年9月5日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来源于《北京日报》薛芮才变得《尊师敬学:古人的“开学第一课”》一文,说入泮礼应该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四个环节,现选刊于此,并予以致谢。

《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让学生明白仪容整洁之重要性的“正衣冠”便是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个内容:新生在入学时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助整理好衣冠后,才能到学堂前恭立,等待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步入学堂后,便要进行拜师礼。在拜师礼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双膝跪地叩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再向先生叩拜,并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包括: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苦心教授的莲子、寓意鸿运高照的红豆、寓意早日高中的红枣、寓意功德圆满的桂圆,以及表达弟子心意的干瘦肉条(即束脩)。

在行过拜师礼后,学生会按照先生的指示将手放到水盆中,进行净手环节。通过净手喻示净心,使日后的学习能够达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境地。净手过后,便是开笔礼的程序,也就是朱砂开智,是指由先生手持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以“痣”的谐音暗示“智”,寄寓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开启智慧、融会贯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