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这个动作,补肾气、治腰痛,还能抗衰老!现在学还不迟

看文章前,我们先来猜谜:
“站着看似一棵松,
走着看似一小偷。
脚跟完全不着地,
久了谁都得发抖。
(打一动作)”

没错,这个动作就是踮脚啦!

提起踮脚,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了芭蕾舞,觉得那是芭蕾舞者特有的动作。

然而,在小编眼里,踮脚是一项很重要的养生运动——

踮脚10分钟,全身都年轻
正所谓“树老根先竭,人老腿先衰”,经常锻炼腿脚,全身都受益。
踮脚早在古代就已被用来养生,每天踮踮脚,有很多您意想不到的功效:
1
补助肾气
肾虚、肾阳不足,往往就会有畏寒怕冷、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
踮脚时,主要由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支撑,可按摩足三阴经,温补肾阳,补助肾气。
2
防治腰痛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风邪湿热侵入膀胱经,就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腰痛。
踮脚可刺激足太阳膀胱经,开通经气,防治腰痛。
3
防治中风
中风是真阳衰损、阴盛阳虚的一种症状,阳气上冲聚集于脑部还会刺激中枢神经,导致脑溢血。
常踮脚可刺激脚跟,加速脑部气血运行,引导阳气下沉,归于足底,降低中风几率。
4
防治小便不畅

中医认为,男性的小便不畅是膀胱气化不利的一种症状。踮脚则可以刺激足部的膀胱经,帮助膀胱气化。

5
增强性欲
踮脚时,小腿后侧肌肉收缩,可促进腿部血液回流,增加盆底肌肉强度,使勃起时的海绵体血液充盈,提高硬度和维持勃起时间。
经常踮脚可益肾壮阳,改善性功能,特别是在小便时,踮踮脚尖,效果更突出。

你身上藏着9个健康窝,常拍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别小看了这些健康窝。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颈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 耳窝——聪耳、防感冒

耳窝位于耳垂后凹陷之处,是人体翳风穴的位置。按揉翳风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预防风邪入侵身体;还能宁心安神,缓解晕车;此外可以起到聪耳的作用。

方法:用指尖来按揉,按揉的力要沿着斜内方,朝向鼻尖的方向。每次按3-5分钟即可。

2. 眼窝——安神明目

眼窝是指眼睛四周的范围形成的一个窝。眼睛周围的穴位非常密集,有睛明穴、攒竹穴、丝竹空、承泣穴、四白穴,它们都有很好的明目、安神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改善老花眼。

方法:用指腹按揉眼眶,可以从上眼眶开始、外眼角、再经过内眼角这样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单方向按摩,力度不用过大,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也可用指腹按压重点穴位,按压时要轻柔。因为眼周的穴位比较敏感,血管也比较丰富。

3. 颈窝——改善咽喉不适

颈窝在喉结下、胸骨上的凹陷处,也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长按天突穴可以通利气道,同时也能改善咽喉不适、恶心呕吐。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的按压,同时配合吞津。因为按揉的过程中配合咽唾沫的动作能够很好的缓解咽喉的不适、干呕、恶心的症状。按揉时,用力要往斜下45度角,按3-5分钟即可。

4. 腋窝——宽胸护心、消气

腋窝是“心经”经过地方,内有极泉穴。极泉穴是心经气血循行的开始,按摩极泉穴能够梳理心经的气血循行,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容易生气的人,遇事容易急躁的人都可以揉揉腋窝。

方法:

① 按揉法:双手交叉,掌心面对胸部,用并拢的四指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以提高淋巴循环;

然后找到极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有酸、胀、麻的感觉。交替按摩100-200次即可。

极泉穴在哪里呢?双侧上肢交叉,然后左手拇指置于右腋窝下,右手拇指置于左腋窝下,指尖到达腋窝的顶端,大拇指指腹自然对应的部位就是极泉穴。

② 拍打法:四指并拢,手微曲,用“虚掌”拍打上肢的内侧面,由轻到重,节奏均匀,拍到皮肤发红。

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病患者、肿瘤有淋巴转移患者,不要随便拍打腋窝。

5. 肘窝——降胃火、改善便秘

常拍打肘窝有泻火的作用,因为肘窝附近有大肠经穴位,经常便秘、腹胀,或者牙痛、胃火大,或者风热发烧、头疼、咽喉肿痛,都可以拍拍肘窝。

方法:

用手掌的指头根部拍打肘关节的外侧,由轻到重均匀拍打100下左右,如果火气比较大,很容易就会拍出痧点。

不过久病身体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重拍打刺激,可以在肘窝处轻轻推擦。

6. 腿窝——缓解腰背不适

腿窝就是腿部弯曲后的窝,此处有一个委中穴,《皇帝内经》有“腰背委中求”一说,不管是风寒、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及扭伤引起的腰背痛,都可以求助委中穴,能够缓解腰背疼。

方法:

曲腿时,腿窝处横纹的中点处就是委中穴。先把手掌搓20-30下搓热,然后把手放在腿窝后侧捂30秒,做10个来回;用拇指指腹来按压委中穴,停留3-5秒,瞬间放松。

7. 脚窝——补肾健体

脚窝,就是蜷足时的凹陷处,也是涌泉穴所在的位置,它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

方法:

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的位置上。用手部的大鱼际单方向的擦涌泉穴,至脚底有发热的感觉,搓5-10分钟。力度、节奏均匀。

8. 腰窝——腰部不适

腰窝是腰背后的两个小窝处,是腰眼穴。无论是因腰肌劳损、内脏病变、腰椎病变引起的腰酸腰痛,都可以按揉腰眼穴缓解。常揉腰窝还有调和内脏功能的作用。

方法:

一般手握空拳,自然往后腰一放,拳头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腰窝的位置。

双手放在后腰,用我们的手掌根从上往下擦,擦到腰部发热为止,擦30-50次。胳膊不方便的人,可以和家人之间相互推擦。

9. 脐窝——改善消化功能

脐窝也就是我们的肚脐眼,是神阙穴所在之处,神阙穴有大补元气之效。爱腹泻、腹部怕冷、甚至先天体质弱者,都可以通过脐窝来保健。

方法:

拉肚子、肚子凉,需“补”之时,建议逆时针揉肚子;易便秘的、想减肥,需“泻”之时,建议顺时针揉肚子。每次可以揉100次。

站着踮脚,最简单的锻炼法

踮脚的锻炼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站着踮脚了。那么,应该如何练习呢?

1
动作要领
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然后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
2
注意事项
踮脚要循序渐进,别过于用力,以免足跟疼痛。
踮脚时重心要放在脚掌尖,刚开始如无法保持平衡,脚跟不要抬太高,稍微抬起即可。
中老年人可以贴近墙面站立,防止摔倒,但不要将身体重心靠在墙上。必须保持脊柱的挺直,腹部肌肉收紧。
花式踮脚,总有一款适合你

除了站着踮脚,还有一些花式踮脚锻炼法。

1
踮脚尖走路
在直立踮脚的基础下,慢慢向前走路。每次走30~50步,不用走太快,以感觉舒适为宜,中途可以稍稍休息。
刚开始练习可以扶墙,熟练后就不用借助外物。
2
坐着踮脚尖
保持坐姿,膝盖和大腿保持水平,开始垫脚尖,每次30~50次为宜,速度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
练习过程中可以将两个矿泉水瓶或者是宠物放在大腿上,进行负重练习,负重可酌情加减。
3
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
如感觉小腿不舒服,立刻停下来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不宜过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