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林黛玉的妓女,下场远不如林黛玉,五十多还要出来卖
妓女,按照郭老师的话,就是有技术的女人。民国时期,这些有技术的女人常用一些传说中纯洁少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花名。这是出于一种猥琐的心理因素。许多男人内心深处特别渴望亵渎圣洁,这种花名恰好迎合了一些男人心里的阴暗面。
但是,万万没想到,有一位妓女竟然起名林黛玉。林黛玉在《红楼梦》里的形象是脆弱倔强、多愁善感、不易接近,这样的美女是否能让一些色狼产生冲动,我不知道,但是这个林黛玉确实为当时的上海滩增添了一抹香艳。
最美的林黛玉
清朝末年,民间的妓女分为书寓、长三堂子、幺二堂子,都是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妓女,满街招嫖的都是不入流的货色。原本书寓的妓女规格最高,一直到同治年间,她们都只卖艺不卖身,只管陪酒,绝不过夜。
同治之后,书寓的妓女沦落,再也不能清高。书寓没落后,长三成了妓女的最高级别。林黛玉就是在长三堂子中成名,不仅是高级妓女,还是高级妓女中的佼佼者。
长三堂子广告
林黛玉出身不可考,年龄不可考,原名不可考。有人说她是苏北人,有人说她原名陆金宝,有人说她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死于1919年前后。但是这些说法都来自当时上海的文人笔记、无聊的小报,说法不一,差别巨大,无法确定真假。
当然,“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在通往顶级妓女的道路上,林黛玉走得很辛苦。长三的妓女,除了卖身外,吹拉弹唱必须精通一样,还是那句话,妓女必须有技术。
民国喝花酒的场面
林黛玉出道的时候,学的是苏州评弹。接客时,林黛玉一张嘴,嫖客就笑傻了。这哪是评弹啊,根本就是杀猪。一夜之间,林黛玉成了妓女行业的笑话,根本没人上门找她,林黛玉断了生计。
树挪死,人挪活。林黛玉在上海呆不下去了,只好北上天津,继续从事皮肉“事业”。刚一扎根,林黛玉就感受到了北方人民的热情,比上海强多了。天津的客人纷纷上门,要与林黛玉共度良宵。
民国时期嫖娼用的花船
客人多,固然挣钱也多,但是难保有个别客人不干不净。林黛玉在天津开业没多久,就染上梅毒。脸上长出大疮,眉毛掉得一干二净,彻底毁容,无法接客。林黛玉只好匆匆忙忙逃回上海。
将养一段时间,病总算养好了,林黛玉东山再起。为了掩饰脸上的疤痕,她往往化特别浓的妆;为了掩饰一无所有的眉毛,林黛玉用炭笔给自己画眉。无奈之举竟然成为一时的时髦,许多女子纷纷效法林黛玉。从此以后,林黛玉开始大红大紫。
陈晓旭版林黛玉
当时上海滩对于高级妓女的追捧,就像今天的媒体对流量明星的追捧一样。经常有媒体、记者、无聊的文人组织进行妓女比赛,评出十大美女排行榜之类的,就像今天香港小姐评选一样。
在这些评比中,林黛玉经常霸占榜单。比如,她入选了妓女行业的“四大金刚”,入选了上海滩妓女行业十六大美女。许多妓女都有一技傍身,林黛玉的技能是“健谈”,什么时髦话题,政治话题,她都能轻松应付,插上几句话,显得与众不同。毕竟在北方呆过,回到上海就显得卓尔不群,完全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是两码事。
旧时代的妓女,最好的归宿自然是能嫁给一个好人家。所谓“卖油郎独占花魁”,许多人以为是卖油郎占了大便宜,捡到个原本不属于他的美女,其实嫁给卖油郎才是花魁最好的归宿,跟着那些风流倜傥的公子哥,花魁这辈子什么都得不到,花魁才是那个占便宜的人。
电影一步之遥说的是民国妓女评比
林黛玉大红大紫的年代,也梦想能有自己的卖油郎上门。她几次从良出嫁,又几次“不忘初心”,重回妓女岗位“发光发热”。一直到50多岁,林黛玉依旧在报纸上打广告:“真正潇湘馆旧主老林黛玉立马路应征侍酒。”
林黛玉的悲剧是无法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而这个林黛玉的下场却是一辈子堕入风尘,永世不得翻身。相比之下,好像这个妓女更惨些。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二十世纪初到达上海,还曾请林黛玉陪酒,当时林黛玉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但在芥川龙之介笔下,林黛玉依然颇具风采。只不过,这是林黛玉留给世人最后的演出。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
此后没过几年,林黛玉瘫痪去世,只能靠姐妹们的帮衬才得以安葬。可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