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一批丁克族已步入晚年,他们现状如何?此生无子是何感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丁克,是指社会群体中,一部分具有生育能力,却选择终生不生育抚养子女的生育人群。
丁克家庭则是指选择终生不生孩子的工薪阶层的夫妻。这种家庭结构特征是:夫妻“双收入、无子女”。
依据夫妻个体差异,丁克家庭还分为主动自觉型丁克家庭,和被动消极型丁克家庭。而前者是指夫妻双方有生育能力,但却自愿不育;后者则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不具有生育能力,从而造成没有子女现状的家庭。
对于无生育能力,而造成家庭无子女现状的丁克家庭,不在我们今天话题的讨论范围内。
60年前,有生育能力和抚养能力,却一直都不生育不抚养孩子,到了离退休年龄也已然是夫妻双方这种人口结构的丁克家庭,生活到底过得如何?一生无子的他们到底是什么感受?
有能力生育却拒绝生养的“主动型”丁克家庭,到底在想什么?过得怎么样?
根据社会学调查案例显示,我们归纳总结了主动型丁克家庭的情况与现状:
【兴起】 “丁克”潮流兴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这股潮流出现时,加入其中的家庭会遭受社会和他人的议论,甚至夫妻双方会被怀疑存在“生理问题”。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丁克这种家庭开始逐渐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在普遍社会调查中,高达六成被调查人员都同意“夫妻结婚,可以不生育孩子”这一观点。而在这些被调查者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已经选择并实践了这样的生活,其他大多数被调查者还都只是丁克的“局外人”。
【理由】
1.既定人生路线之外,有了新的选择可尝试。夫妻双方均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生孩子养孩子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2.年轻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较重,尤其是家庭影响,因而对传统结婚必须生子观念有强烈抵触,所以拒绝孩子的到来。
3.个性特征上比较自我,自私,自利。一来不想让自己太累,二来认为孩子的成长必然会倾轧掉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认为自己一定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所以不如不生育。

4.婚姻之前的原生家庭影响,导致对自己日后的家庭生活没有信心,不想让孩子受到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争吵、打骂、受虐待、担惊受怕的那种状态。而且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有效应对这种婚姻状况,因此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孩子。
5.经济条件不具备,主观认为自己的工作和物质条件还不稳定,也对自己未来是否能够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存在怀疑态度,因此不打算冒这个险,让孩子受苦。
6.精神意识上比较独立和自我,认为家庭幸福,情感丰富不一定需要孩子,主观认为没有儿女自己和婚姻中的另一半也可以活得很幸福充实。
7.主观确信和相信,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养老保障功能的进步,丁克家庭认为“养老”未必一定要靠子女来实现,并主张养老功能逐步由规范的社会机构来承担。
【利弊】
从历史角度来说,家庭的功能向来都是以抱团取暖,集体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锅的功能已经产生了一些疑问和怀疑。
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这一经济结构体有可能会解体或瓦解。
也有人认为结婚却不生育,这种意识和行为有悖于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随着少子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这种“不育文化”潮流的扩展,对人类繁殖生息极其不利。
这期间,更有医学界人士特别指出,身为女性,如果其一生中有过一次完整的生育过程,那么,在未来生命过程里,其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得到提高,而不孕不育,则会导致女性身体免疫功能以及体质的下降。

此外,不孕育和抚养孩子的丁克家庭,其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关联程度、对社会现状的理解程度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等各个方面,都会陷入到一种不完善的孤岛状态。
因为缺乏怀孕、生产、抚养、教育等人生关键环节,因此,丁克家庭在对社会各种制度包括教育、安全、卫生、医疗、未来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看法,会逐渐陷入因未涉足而导致的偏颇和狭隘之中。
虽然丁克家庭群体是社会群体中的少数,但是这种心态和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有时甚至影响共同生活的社区内的一些具体生活状态。
截至目前,中国第一批丁克家庭中的男女,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状态。
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丁克家庭的人们似乎并无过多忧虑,有人很早就与养老院签订了长期协议,通过社会机构给自己养老;有人与亲戚家族同住,并不担心自己没有孩子养老送终。
而有的家庭则危机重重,两个人之间由于常年相处,缺乏子女、父母等人际关系润滑剂,而关系紧张;情感淡漠,真正过成了彼此埋怨又无法单独隔离而独自生活的情绪共生人。
也许这就是两个情感已经寡淡的人,彼此搭伙过日子而已,作为人的生命传承意义和价值已经丧失殆尽,而作为社会人的角色,两个人也完全处于萎缩和边缘状态。
虽然少数学历较高,工作较忙的丁克家庭,依然凭借自身的实力活跃在社会活动和岗位上,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丁克家庭的生活走到晚年时分,往往都孤寂、难捱且痛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Maslow, A. H., & Frager, R.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Delhi: Pearson Educatio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