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堂|谈修身
谈 修 身
所谓修身,即修养身心。人们通过学习、思考、实践,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等方式,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养成高尚的品性和行为规范,塑造无私奉献,磊落担当的价值观,才能立志高远,胸怀宽广。
我国传统文化素来注重修身养性。在儒家学说中,修身更是关于个人修养的最核心内容。《大学》有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说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大事也要从修身开始。因此,修身是根本。
曾在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上看到一副对联:“曾三颜四,禹寸陶分”。这副八字对联为清代文人郑板桥所作。上联中,曾者曾参,颜者颜渊,都是孔子学生。曾参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颜四”则指颜渊著名的德行守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下联则以“大禹惜寸”和陶侃“当惜分阴”的典故,勉人惜时守阴,切勿荒怠。寥寥八字,蕴含自谦自律自爱之意,更有贤士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生命追求。
据说伦敦有个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教堂下面有块名扬世界的墓碑,这块墓碑上刻着一段经典的忠告。它吸引了众多政要和有识之士。其大意是:“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无可阻挡,我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但当我成熟之后,我发现我并不能改变它,我将视野又缩小了,决定我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其实国家我也改变不了,我的最终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然后这也没能做到。在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能去改变我自己,做一个优秀的、有修养的人,我很有可能由改变我自己、我的家庭,进而改变我的国家,然后呢,或许我真的会改变这个世界”。这块碑文无不令人感慨万千,有人称之为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它是一种灵魂的自省。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块碑文时,他顿时感到了醍醐灌顶,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他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成以暴制暴,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变了。他自此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入手,经历了几十年的自身修养,终于炼就成了一个品格高尚、有远大理想追求的伟人,最终拯救了他的国家。
改变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是一个蜕变的过程。对党员干部来说是自我革命的具体表现。
修身,就是使“身”“修”。这里的“修”有“修养”“修行”“修炼”之意;“身”是指“身体”“自身”“本身”,延伸开来,指自身的生命、品德、才力等。修身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变,籍此提升自身素质、培养完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态决定事态,修心即是修行。“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其心”“诚其意”讲的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
修剪欲望。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大千世界,诱惑多多。大凡能抵得住诱惑,控得住欲望的人,必将走得更远,笑到最后;而被欲望俘虏、被欲望征服的人,虽然也许能得到一时的满足,但终会因欲海无边、贪得无厌而前功尽弃。“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修剪掉不合理、不健康的欲望,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不贪婪、不奢求,就能知足常乐,就能拿得起、放得下,以自然洒脱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落沉浮。
修理问题。党员干部对存在问题要敢于动真碰硬。无论是自身主观上存在的问题,还是所处环境客观上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制度上存在的问题,都要敢于去发现,去剖析原因,要有较真的精神去实实在在地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解决。党员干部对存在问题要敢于碰硬。问题查找出来是基础,问题的整改落实才是关键。要把问题的整改当成是自我革命的一种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敢于自我淘洗,剔除尘垢,达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
修炼品行。品行是精神和道德上的社会共识。这种共识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也包含着千百年来代代传承的做人做事真理。党员干部要常修从政之德。德为权之灵魂,权为德之体现。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民群众敬重的,是党员干部的品味而不是官位;人民群众拥护的,是党员干部的魅力而不是权力。党员干部要坚定自己的操守,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