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降糖药方

古代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中国传统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禀赋不足、五脏虚弱、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与消渴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西医在调节血糖、血脂、血压等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起效快;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医在糖尿病的治疗上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它通过整体调整延缓疾病的进展,改善体质、改善症状、减轻抵抗、消除血糖难控因素、防治并发症,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教授告诉记者。  中医将糖尿病分成4阶段  仝教授说,在中医看来,现代人过食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饮食过多和运动太少使饮食难以消化,日久形成食郁。

由食郁而生五郁,热郁、气郁、血郁、痰郁、湿郁。形成“六郁”,肝脾最先受累,造成代谢失常。这就是包括糖尿病在内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

  根据患者在糖尿病发展中的不同病理变化,糖尿病分为郁、热、虚、损的4个阶段。郁:食郁为先导,形成六郁。六郁之后热势渐盛,发展到热的阶段,郁热日久则耗伤正气,造成气、血、阴、阳亏虚,郁热与虚共同致淤,造成脉损(大血管损伤)、络损(小血管损伤)。

  医生会分析病人病情的不同发展阶段,分阶段加以治疗。如郁的阶段,以大柴胡汤为主方治疗。热的阶段根据病位不同选方:肝胆热用大柴胡汤;

胃热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肺热用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虚分3个阶段,初始为气阴两虚,代表方是麦门冬汤、百合地黄汤等。

继后阴阳两虚,代表方是金匮肾气丸;到了糖尿病晚期则以阳虚为主,代表方是温脾汤、大黄附子汤。脉损和络损是糖尿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代表方有抵当丸、大黄蛰虫丸。

其中的大黄及水蛭等多种虫类药能降脂降粘,清除污血,疏通脉络。  中医降糖有办法  首先是直接降糖。苦寒的中药有效,比如黄连、黄岑、黄柏等;

许多经典的药方也很有效,比如大柴胡汤、三黄汤等;自主研制的“降糖一号”也有很理想的降糖效果。很多病人经中医药治疗后,不用吃降糖药,血糖就能控制得很好。

  其次是间接降糖。中医对付糖尿病人的失眠、便秘、情绪波动、月经不调等血糖难控因素(下有专文介绍),效果不错。  再次是中药可以协助西药降糖。

中药的优势还在于可以提高机体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并且能够减轻降糖西药的副作用。比如有的病人是餐后血糖高而胰岛素功能正常,不宜用磺脲类药物,但吃了拜糖苹又腹胀难忍,这时用加味保和丸,可保证拜糖苹顺利应用。

  提前预防并发症  仝教授特别提及,强有力的降糖药使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大大减少,但是,现代医疗条件的进步,糖尿病病人的平均寿命比古代大大延长,这就决定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更大、程度更严重,因此,防治慢性并发症的任务和难度也就更重。

  仝教授指出,用中医治未病的观点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如肥胖的糖尿病人,大血管病变很可能从还没有出现糖尿病的肥胖阶段就开始了,等到出现心梗、脑梗、下肢动脉闭塞时再去治疗已经是亡羊补牢。

因此,仝教授强调“治疗要早期介入,从发现糖尿病那一天起就要积极预防并发症,而中医防未病,治疗手段多,疗效显著。”

  仝教授介绍说,比如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最初会引起肢体麻木、瘙痒等症,中医的办法简单而有效,如打坐对腿麻就很有效,用中药泡手脚,对轻中度病变效果很好。

而预防糖尿病肾病,则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等多种选择。中医对糖尿病引起的足部坏疽、胃肠功能紊乱、眼底出血、多汗症等等具有很好的疗效。

  总之,中医通过整体调节,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改善了病人的体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仝教授特别提醒,目前中西医都没有根治糖尿病的办法,因此有人打着中医的旗号,号称能“根治”糖尿病,是不可信的。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疗疾病的必需手段,应扬长避短,合理使用。▲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