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将为什么唯独程普嫉妒周瑜
周瑜不但人长得好,被人称之为周郎,而且还很得人心,东吴大将绝大多数都非常服气。不过有一个人对他却不买账,这个人就是程普。那么,程普为什么看不起周瑜并数次凌辱他呢?
(程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程普是跟随孙坚的老人,在宛城、邓县讨伐黄巾军,在阳人打败董卓军,他都是有功之人。孙坚死后,程普跟随了孙策,打淮南,攻庐江,他都立有战功。孙策过江掠地,程普有功,当队伍壮大后,程普所带之兵也扩大为两千人。打下会稽后,程普成为吴郡都尉。程普还因为救孙策于危难,当孙策拥有江东后,被任命为荡寇中郎将兼零陵太守。很多人不注意的是,程普也是孙权的顾命大臣之一。程普这个人长得还比较好,善于应酬对答。
也就是说,程普这个人资格老功劳大,但自孙策时代开始,他却始终比不上周瑜。
建安三年,孙策授予周瑜建威中郎将,给了他二千士兵,当时周瑜只有二十四岁。不久,周瑜又被任命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当打下豫章和庐陵郡后,周瑜留下来率军驻守。孙策去世,周瑜率军回来服丧,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留在吴地辅佐孙权。此后,像孙瑜这样的孙氏大将都归于周瑜指挥。建安十三年,孙权亲征江夏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人们说到赤壁之战,第一印象肯定是周瑜指挥的,由于苏轼有“三国周郎赤壁”的词句,这一印象更是几乎被固定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程普和周瑜当时虽然为左右督,但主力肯定是周瑜。尤其是曹操撤军北还,吴军到了江陵城下,两军合一,指挥就成了周瑜。
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程普这个资格老,战功大的大将,从孙策时期开始,风头几乎被周瑜盖过,这将让他情何以堪!
除了军中事务,其他方面程普更是难以和周瑜相提并论。一说起大乔小乔,人们马上就会和孙策周瑜相联系,却不知更早两人就已经“升堂拜母”。这个事情一直延续到孙权时期。建安七年,曹操携打败袁绍之威,要求孙权送人质过去,孙权当年不愿意,但手下大臣张昭却犹豫不定。朝堂上定不下来,孙权带着周瑜来到母亲面前商量。周瑜一番议论,老夫人说,公瑾这个说法是对的。还说,公瑾和你哥哥同年,我也把他当儿子看待,你要把他当兄长看待。在实际事务中,周瑜还真就这样做了,比如说赤壁之战前的是否抗曹问题。当时的东吴笼罩在一片消沉氛围当中,孙权本来是准备抗战的,面对这种局面,你让他拿什么去向曹操拼杀?还是鲁肃提醒了孙权,说您赶紧把周瑜调回来吧!周瑜一回来,政治军事的一通言论,孙权立马就做出了决定。关键是周瑜一开口,东吴人都不吭声了。后世人的那句“外事不决问周瑜”并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
都是统兵大将,程普似乎只有军旅之事,而当军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孙权似乎只问周瑜,并没有程普什么事。
古代打仗,将军立功就会得到赏赐,有物质的,也有职务和荣誉的,这些周瑜得到的都是最多。还是在孙策时期,就给与周瑜鼓吹,还为他修建馆舍。后来,周瑜的女儿嫁给了太子孙登,长子周循娶了公主,就连周瑜的侄子周峻也得到了任用。周瑜的次子周胤,虽然因罪被贬,但最终还是因为周瑜的功劳得到了赦免。
军人是非常讲究资历和战功的一个行当,所以君主会给一方主将节钺或者是尚方宝剑之类的东西,那就是给与他绝对的权威,让他能够镇得住像程普一类的老将。说起来,东吴有名的四任大都督,差不多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如吕蒙给鲁肃画策、孙权想给吕蒙设立左右督,尤其是陆逊抗刘备,诸将军或者是孙策旧部,或者是公室贵胄,因此一个个都“各自矜持,不相听从”。程普能被人称之为程公,并不是仅仅靠资历一项,也是有本事的,其他人可能还达不到那个层次,也没有资格看不起周瑜。在程普来说,他可能认为周瑜是靠关系上来的,因而有点儿看不起周瑜。不过,周瑜绝对不是关系户,他是有真本事的人,因此程普以后也真服气了。此后,程普经常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就好像饮甘醇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看起来,在军人的世界里,战之能胜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