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幽州书佐秦君石阙》

《幽州书佐秦君石阙》,1964年被北西郊石景山上庄村村民采石时发现,同时还有石表、石柱、石柱础、石阙顶等。石柱上刻有隶书“永元十七年四月□令改为元兴元年”字样,可知这批发现的石阙等为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的文物。此外,还刻有建造石阙工匠的姓名为石长宜(一释为石巨宜,似误),这是汉代石刻中所不多见的。

石柱的另一面刻有“乌还哺母”一文,隶书七行,因磨损太过,文字大多模糊不清,曾见有释文,其中也不少系臆测。即使如此,但其内容仍可知为尊崇儒学,倡导孝道,儿子为纪念亡父秦君树神道所作的纪念文字。因文字的线条与石花混杂不清,从书法的角度很难赏析。而真正令人注目的是石阙铭文:”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共十一字,分三行,首尾四字,中行为三字,阳刻,幅高四三厘米、宽四八厘米,字体在隶篆之间。

铭文“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十一字中,以体势而论,“汉”、“幽”、“秦”、“君”、“之”这五字近篆体,另外“故”、“佐”、“道”三字又是纯粹隶书,其于三字则在二者之间。以笔法而言,一字之中,把篆书和隶书的用笔混杂。通篇字形的大小、长短、广窄,既具匠心结构又显得毫无矜持之态。因此有人评论为“是由篆向隶过渡阶段的书体”,“古隶演为今隶过渡阶段时的用笔特征”。

《幽州书佐隶君石阙》把石柱上刻的隶书和石阙上的字体相比较就能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如石柱上隶书正规写法的“之”字,在石阙上就成了用隶书的笔法写小篆的结体;石柱隶书的三点水,而石阙上就写成三条短竖;石柱上隶书写法的“八”和左撇右捺,在石阙上就成了篆书笔法的向内包的两条弧线等。若以当时庙堂上的善书者的目光来审视,肯定会认为这是民间的劣等书法。当进入二十世纪的今天,以现代艺术的审美观来看,发现了它具有一种独特面貌的原始美。通观此铭文,虽寥寥十一个字,其质拙、大方、毫不矜持、雄浑博大的气势逼人。它的结体和布局、大小参差、长扁广窄,统一而又自由;用笔以方折为主,圆转为辅,偶尔出之以铺毫,率意而奔放,极具对比变化,而且线条瘦劲刚健,金石趣味浓烈,有一种与现代艺术相吻合的意味。它是在汉碑和汉简之外的另一种新的形式美。尤以因出土年近,古人均未得见,就更为可贵了。

(0)

相关推荐

  • 王羲之《十七帖》,两大基调!

    王羲之<十七帖>,是书法中最为经典的草书法帖,堪称"草书圣经". 起首"十七"二字,按照古人惯例,作为帖名.这样的编排其实很有深意,那么到底为什么要 ...

  • 东汉韩仁铭拓本

    韩仁铭 碑名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额篆"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10字."    碑额篆书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人之手, ...

  • 东汉韩仁铭

    韩仁铭 <韩仁铭>选页 <韩仁铭> 碑额 碑额 东汉隶书碑刻. 石碑篆额题<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熹平四年立于荥阳.金正大五年,为荥阳县令李天翼发现,清康熙间一 ...

  • 东汉《韩仁铭》,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

    东汉<韩仁铭>,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现存郑州荥阳市文物保管所.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金正大五年(1228)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清康熙年间又曾一度散失,后又发现.碑 ...

  • 【典藏】东汉《韩仁铭》,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

    东汉<韩仁铭>,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现存郑州荥阳市文物保管所.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金正大五年(1228)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清康熙年间又曾一度散失,后又发现.碑 ...

  • 东汉《韩仁铭》

    韩仁铭 碑名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额篆"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10字."    碑额篆书结体长短随字结构,行间茂密,和而能变,与碑文隶书同出一人之手, ...

  • 历代名碑|东汉《韩仁铭》

    碑名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 东汉熹平四年(175)刻. 现存郑州荥阳市文物保管所. <韩仁铭> 金正大五年(1228)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 清康熙年间又曾一度散失, 后 ...

  • 道教史话 | 道教真的形成于东汉吗?

    原创 昆仑千秋雪 龙虎山道教 今天 一直以来,道教的形成时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性的话题!如果道教不是形成于东汉时期,那么道教是形成于上古时期呢?还是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道教形成于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晚呢? ...

  • 汉朝历史人物——蔡邕(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yōng)(133-192)字伯喈,尉氏蔡庄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杰出的书法家.少博学,师事于太傅胡广.蔡邕年轻时以读经为主兼授徒.写作.为了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曾辞过陈留郡的辟请.还拒绝了朝庭的徵 ...

  • 汉朝历史人物——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明帝是东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薛莹<汉纪>对他极力称赞,说他"及临万几,约身率礼,恭奉遗业,一以贯之,虽夏启,周成继体持统无以加焉".华峤<后汉书>一方面 ...

  • 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后,杀害了哪些大臣?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因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朝廷从此名存实亡.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入都城讨伐十常侍.在 ...